求仁得仁

求仁得仁

求仁得仁qiú rén dé rén求仁德便得到仁德,無愧於心便沒有什麼可以遺憾的。亦指比喻理想和願望實現。

基本信息

基本含義

發 音 :【qiú rén dé rén 】

用 法 :作定語、謂語、賓語。

示 例 :君所謂 求仁得仁 ,亦復何怨:老夫耄矣,不能驅役鬼神,預人家兒女事。(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十七)

釋義

1、 原指伯夷、叔齊兄弟讓國,本是求仁的表現;既然讓國而心安理得,已經得仁,就沒有怨言了。

2、今用來比喻理想和願望均實現。

3、也比喻一個人的作為恰如己願,自然能心安無怨了。

4、 後人引用孔子的話,把"求仁得仁"四字用在志節上,來稱為仁義而死的人,但也有人用在其他事情上,不專指殺身成仁;更有人用輕薄的口吻,把這話以"自作自受"四字來代替,去譏笑別人的。

典故

出 處 :

《論語·述而》冉有曰:“夫子為衛君乎?”子貢曰:“諾;吾將問之。”入,曰:“伯夷、叔齊何人也?”曰:“古之賢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為也。”

伯夷、叔齊是古時候的賢人,他們認為周武王伐紂是以暴易暴,恥於吃周武王的糧食,餓死在首陽山上。孔子評價他們是古代賢人,為求仁德,不惜艱難,毫無怨言。

翻 譯 :

冉有(問子貢)說:“老師會幫助衛國的國君嗎?”子貢說:“嗯,我去問他。”於是就進去問孔子:“伯夷、叔齊是什麼樣的人呢?”(孔子)說:“古代的賢人。”(子貢又)問:“他們有怨恨嗎?”(孔子)說:“他們求仁而得到了仁,為什麼又怨恨呢?”(子貢)出來(對冉有)說:“老師不會幫助衛君。”

簡 析 :

衛國國君輒即位後,其父與其爭奪王位,這件事恰好與伯夷、叔齊兩兄弟互相讓位形成鮮明對照。這裡,孔子讚揚伯夷、叔齊,而對衛出公父子違反等級名分極為不滿。孔子對這兩件事給予評價的標準就是符不符合禮。

解讀

伯夷、叔齊,是商朝時孤竹 (國名)君的二個兒子,孤竹君未死的時候,想傳位給小兒子叔齊做國君。 後來他既死,叔齊不肯即位,認為兄為長,應該讓給哥哥伯夷就位才是。伯夷遵守父親的遺命,也不肯接受,暗暗地溜走了。叔齊見哥哥避走,也馬上逃避到外面去。孤竹國的人沒法只好擁立孤竹君第二個兒子當國君。伯夷、叔齊聽說西伯侯姬昌(文王)很敬愛老人,於是不約而同的去投奔他,到了那裡,西伯侯文王卻已死了。他的兒子武王,拿他父親的神主,說是奉了文王的遺命去討伐商紂。伯夷、叔齊兄弟見武王父親死了,還沒有殯葬,就用兵器去打仗,不是做兒子應有的道理,並且他攻伐的人又是商王,認為這樣做不是忠臣。於是跪在馬前,扣住武王的馬,勸止武王。武王不聽,並想殺死他們。姜太公見二人很有義氣,把他們釋放了。後武王滅了商朝,建立了周朝,天下百姓也都歸附。 但伯夷、叔齊兄弟卻認為武王的行為不正,不但不肯事奉周朝,且立志不吃周朝的東西,逃到首陽山去隱居,摘些野菜充飢,當時有人諷刺他們說:“ 既然不吃周朝的東西,所吃的野菜還不是周朝領土上所長的東西嗎?”於是二人竟餓死在首陽山。 後來孔子說:“伯夷、叔齊這兩人,追求仁德,便得到仁了,他們有什麼怨恨呢?”

衛靈公治國有方,但為人無道,其夫人南子品行不端,臭名遠播。“治國者必先齊其家,齊家者必先修其身”。衛靈公身不修,家不齊,教子無方,其太子蒯聵仇視南子,並欲加害。衛靈公知道後發怒,欲行懲治,蒯聵跑到晉國。衛靈死後,國人推立蒯聵的兒子蒯輒為國君,即衛出公,也就是本章的“衛君”。衛出公的父親蒯聵知道兒子立為國君,於是借晉國兵力攻打衛國,以期奪回國君之位,衛出公率兵拒之。父子相殘,祖孫三代如出一轍。

相關資料

董叔欲為系援

董叔將娶於范氏,叔向曰:“范氏富,盍已乎!”曰:“欲為系援焉。”他日,董祁訴於范獻子曰:“不吾敬也。”獻子執而紡於庭之槐,叔向過之,曰:“子盍為我請乎!叔向曰:“求系,既系矣;求援,既援矣。欲而得之,又何請焉?”

董叔想要娶范氏,叔向說:“范氏富有,為什麼要和她成親呢?”董叔說:“我想想攀附於她。”過了幾天,董祁(於范氏)對范獻子抱怨說:“董叔不尊敬我。”獻子就把董叔抓起來綁在了院中的槐樹上。叔向經過的時候,董叔對叔向說:“您可以為我求情嗎?”叔向說:“你想攀付的願望達成了,還請求什麼呢?”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