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鐘鼓樓

永昌鐘鼓樓

位於甘肅省永昌縣城中心。又名聲教樓,建於明萬曆十五年(1587年),明末毀,清乾隆年間(1736-1795年)重建。樓建於台基上,通高25米。為重檐廡殿式建築。兩層,下層面闊進深各三間,上層置望台,四面連通,最高處置寶頂,斗拱單翹,造型渾厚。台基每邊長22米,為夯土版築,四周包磚,東西、南北向兩道拱洞縱橫其中,直通四街。

信息

物質文化遺產
永昌鐘鼓樓永昌鐘鼓樓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古建築
甘肅省
永昌鐘鼓樓VI-802

簡介

永昌鐘鼓樓(又名聲教樓),位於永昌縣城中四街交匯之處。建於明神宗萬曆十五年,距今近400年。東西寬22米,南北長23米。分樓閣和樓台兩部分。台基邊寬22米,高7.2米,通高24.5米;樓閣重檐廡殿頂共二層三檐,下層面寬三間,進深三間,四面置格扇門,門左右置楹窗,斗拱為雙翹無昂,共五踩,卷剎弧線。上層屋檐及檐柱向內緊收,面闊仍同下層。最上層為屋頂,上置寶頂。
..

樓台以夯土板築,四周包磚,兩道拱門縱橫其中,通達四街。樓體四面各懸巨匾三塊,匾文為“麗日摩雲”,“民淳俗美”,“金闕迎恩”,(東上、中、下);“文運天開”,“魁壁聯輝”,“雲錦天香”(南上、中、下);“中天一柱”,“懷柔西域”,“玉關通道”(西上、中、下);“聲聞四達”,“保障金川”,“威宣沙漠”,(北上、中、下)。台基拱門上鐫有:東“大觀”,南“迎熏”,西“寧遠”,北“鎮朔”。一層樓台上置大鐵鐘一口,內置大鼓一面。整個建築結構謹嚴,造藝精湛,高聳挺拔,雄偉壯觀。200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國保單位。鐘鼓樓曾多次維修。清順治時參將鄭續善補修。乾隆三十二年(1767)知縣白鍾麟動員鄉里大事修繕。此後200多年裡,經歷了多次地震。民國十六年(1927)大地震後,樓體傾斜下陷,部分構件斷裂脫卯,樓頂層層滲漏,有倒塌危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曾經幾次維修,1981年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永昌鐘鼓樓內置鍾、鼓,晨鐘暮鼓,聲聞四達,籍以振興文教,教化民眾,歷經數百年風雨浸潤,是永昌歷史文化的象徵。整個建築結構嚴謹,雄偉壯觀,是河西走廊重要的古建築之一,是研究明清以來古代建築藝術的重要實物資料。
永昌縣城地處河西走廊東部,是漢、唐中外交通要道“絲綢之路”上的一座古城。從歷史上看,永昌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反映在鐘鼓樓這一古建築上,具有蒙漢党項等多民族文化交融一體的風格。其一:從藝術造型上看,形體是由屋頂,木構架,台基三大要素所構成,沿襲了漢朝的做法,是我國民族建築風格的主要特徵之一;其二從平面布局看,鐘鼓樓設在全城正中,掌管全城作息和夜禁時刻,是元朝的制度,也是蒙古族建築的布局手法,它置鐘鼓於一樓,與宋金明清時期“鼓樓在東,鐘樓在西”的形制不同;三:從建築形式上看,盝頂式屋頂是元代常見的造型之一,明初,元朝宮殿多被拆除,唯獨永昌鐘鼓樓上有蒙古族風格的寶頂,這在國風的古建築中尚無先例。永昌鐘鼓樓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在盝頂之上加了一個八卦寶頂,突出了民間盛行的五行之說;其四:圍欄共分三格,扶手下一空格,中有墊墩,中間一小格,用木版裝實,刻有卷草花紋圖案,下一大格,用木版裝實刻有降幕雲圖案,系西夏宮廷建築風格。另外,三層樓室內五片直彩的第一到第二片直彩間,置一小斗,系宋代建築風格。其五:從油漆彩畫看,柱、門、窗為深朱紅色,斗拱青綠間色,即蘭升斗間以綠昂拱,綠升斗間以蘭昂拱,分別以三青三綠及綠華退暈,墨線壓邊。斗拱板面塗紅底,畫蘭綠火焰三寶珠,均為典型的明代州城彩風格——鏇子彩畫。

修建歷史

鐘鼓樓曾多次維修。清順治時參將鄭續善補修。乾隆三十二年(1767)知縣白鍾麟動員鄉里大事修繕。此後200多年裡,經歷了多次地震。民國十六年(1927)

..

大地震後,樓體傾斜下陷,部分構件斷裂脫卯,樓頂層層滲漏,有倒塌危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曾經幾次維修,1981年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84年,中共永昌縣委,縣人民政府報經省、市人民政府批准,對鐘鼓樓進行了落架重修,1984年6月24日動工,1986年6月底竣工,7月28日由省、市文化部們參加剪彩驗收。維修堅持修舊如舊,保持原樣。通天柱選用優質紅松,椽材精選祁連雲杉,飛頭斗拱多取原件。用南山石制礎,以鋼筋混凝土固基。由北京琉璃製品廠重造琉璃瓦獸八卦式寶頂。請國內各地知名書法家依原文重書匾額。由鹹陽古建築維修隊彩繪。由縣離合器廠新鑄高1.35米,口徑1.1米,重1噸鐵鐘。由縣木器社等單位新制面直徑1.6米大鼓一面。對損壞的風鈴等原件,均恢復原樣。這次維修,共用經費53萬元。其中民眾集資1萬元。總用工2.6萬個。1994年,縣政府撥款5萬元,對永昌鐘鼓樓一層木件重新油漆彩繪;2000年,縣政府撥款對鐘鼓樓一樓地面進行了防滲水技術處理;2002年,縣政府撥款對鐘鼓樓四面門洞加固了不鏽鋼金屬圍欄,有效地保護了鐘鼓樓的外圍安全。永昌鐘鼓樓,又名聲教樓,冀鐘鼓之聲以振文教。樓位於縣城中心。明萬曆初由指揮僉事趙希雲主持奠基,萬曆十四年(1586年)建成。鐘鼓樓是永昌僅存的造藝精湛的明代木結構建築。

建築形式

永昌縣城地處河西走廊東部,是漢、唐中外交通要道“絲綢之路”上的一座古城。從歷史上看,永昌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反映在鐘鼓樓這一古建築上,具有蒙漢党項等多民族文化交融一體的風格。鐘鼓樓的盝頂式屋頂是元代常見的造型之一,明初,元朝宮殿多被拆除,唯獨永昌鐘鼓樓上有蒙古族風格的寶頂,這在國風的古建築中尚無先例。圍欄共分三格,扶手下一空格,中有墊墩,中間一小格,用木版裝實,刻有卷草花紋圖案,下一大格,用木版裝實刻有降幕雲圖案,系西夏宮廷建築風格。另外,三層樓閣室內五片直彩的第一到第二片直彩間,置一小斗,系宋代建築風格。 從油漆彩畫看,柱、門、窗為深朱紅色,斗拱青綠間色,即藍升斗間以綠昂拱,綠升斗間以蘭昂拱,分別以三青三綠及綠華退暈,墨線壓邊。斗拱板面塗紅底,繪有藍綠火焰三寶珠,均為典型的明代州城彩風格——鏇子彩畫。東西寬22米,南北長23米。分樓閣和樓台兩部分。台基邊寬22米,高7.2米。

特點

永昌鐘鼓樓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在盝頂之上加了一個八卦寶頂,突出了民間盛行的五行之說。
從鐘鼓樓的這些建築造型和風格上,充分反映出永昌自古就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永昌的歷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之間民族相互交融,和諧發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