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十景

永康十景

浙江省永康市是風景旅遊資源大市,附麗於丹霞地貌的自然景觀雄奇秀美,以祠廟書院為代表的人文景觀源遠流長,以方岩文化廟會為中心的民俗活動豐富多彩。1997年被評為“浙江十佳美景樂園”,2003年底,經國務院批准方岩風景區被建設部列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2004年2月,方岩風景又被評為“浙江十大最具吸引力的旅遊景點景區”。

飛橋盤天

永康十景 永康十景

飛橋為上方岩唯一通道,地勢險要,鑿石架木為磴,盤空逶迤而上。雲霧縹緲,時隱時現。原為太

平呂留耕堂建造,今為解放後所重建。

——永康十景詩之一

天上瑤宮知幾重?山門不閉白雲封。

飛橋百折盤空上,半是仙花半是鍾。

石鼓新聲

石鼓寮自然環境優美,宋石天民等嘗讀書其中,有宋東萊書院故址。今民營企業家胡關妙建有影視城,

永康十景 永康十景

已拍攝電影、電視劇多部,由此聲名遠揚。石鼓寮北倚方岩,南接靈岩,是距今約一億年的中生代白堊紀生成的典型的丹霞地貌區。站在入口處舉目遠眺,但見在層巒迭嶂的丹霞峰林之巔,有一圓肚形的巨石巍然屹立,高可數十米,頂面平整如坻,頂邊一顆顆棕黃色鉚釘狀凸起歷歷可數,分明是一架碩大無朋的石質鼙鼓。

——永康十景詩之二

危崖喧瀑小西天,誰說新聲造化添?

極目影城天半起,清歌妙舞走天涯。

五峰問學

永康十景 永康十景

五峰為宋浙東學派發祥地之一,陳亮朱熹等嘗論道於此:明清王陽明學說在此大張其幟。抗戰時,浙江省政府曾一度駐蹕於此。

——永康十景詩之三

五老峰前儒域開,浙東薪火接鄉醅。

弦歌千載縈空壁,木鐸聲敲冷月台。

五指迎暾

永康十景 永康十景

五指岩高聳雲天,壁立如削。山頂有密溥古剎,宋呂皓嘗隱居於此,著述自娛。山巔觀日,氣勢磅礴,令人浮想聯翩,精神振奮。——永康十景詩之四

崇山霧靄自氤氳,樹影花光綴澗濱。

指顧蒼茫豪氣涌,金波滾滾瑞暾升。

西津尋夢

永康十景 永康十景

西津橋始建於清初,為石橋墩木結構重檐廊橋,浙江省重點文保單位。全橋橫跨永康江,儼若長虹臥波。橋上尋夢,美不勝言。——永康十景詩之五

雪瀑涵秋一水回,雙溪流月轉徘徊。

高眠橋上尋殘夢,暇對清溪話舊碑。

南岩幻境

永康十景 永康十景

南岩與方岩相峙,風景絕佳。今民營企業家胡關妙投資建有胡公巨像、碑廊、圓夢塔等人文景觀多處。嵐靄瀰漫,若入太虛幻境。——永康十景詩之六

南岩日色冷青松,長與白雲共一峰。

半醉流霞紅映臉,先鞭肅肅鎮蛟龍。

靈湖漁歌

永康十景 永康十景

靈山湖水域空闊,青山為屏。水榭亭台點綴在山光水色中之中,分外美麗。碧波蕩漾,漁歌問答:輕槎泛月,塵襟頓洗。節假日遊人如織。——永康十景詩之七

春晴鎮日意何如?放釣靈湖樂有餘。

漫踩煙波歌幾曲,臨風瀟灑共相期。

石城帝蹤

永康十景 永康十景

《山海經》晉郭璞注云,黃帝嘗游永康石城山。有識之士據此議建黃帝文化旅遊區,今已建成軒轅廟等,石城訪古,別饒情趣。——永康十景詩之八

帝蹤渺渺出山經,坐見煙雲鎖石城。

絕山獻扶筇尋往跡,山深何處賞龍吟。

雙塔凌秋

龍鳳雙塔高聳於永康江南北兩岸,約建於五代年間,重建於上世紀末。臨風而立,氣象萬千。登高眺望,令人心曠神怡。

——永康十景詩之九

雙塔凌秋華水湄,登高望遠興頻催。

手撫銀漢連星燦,懷攬風光抖擻回。

後吳遺韻

永康十景 永康十景

後吳今存明清古建築多處,舊時營造風格清晰可見,或簡潔明快,或繁縟典麗。自名傳杭滬後,中外觀光者不絕於途,皆交口稱譽。村民淳樸,古風猶存。——永康十景詩之十

明清日逝舊居尋,苔石斑梁落積塵。

樹掛斜陽堪入畫,秋風一枕動臨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