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川牌豆豉

永川牌豆豉

永川豆豉屬毛霉型豆豉。富含蛋白質和人體所需胺基酸,香氣濃郁,滋味鮮美,即可用於烹飪,也可代菜佐餐,不但營養價值高,又有開胃助食解表祛汗之功效。

簡介

6

重慶的永川市以生產豆豉而聞名,素有豆豉之鄉的美稱。永川豆豉生產工藝起源於永川家庭作坊,距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

永川豆豉屬毛霉型豆豉。富含蛋白質和人體所需胺基酸,香氣濃郁,滋味鮮美,即可用於烹飪,也可代菜佐餐,不但營養價值高,又有開胃助食解表祛汗之功效。

2008年6月7日,國務院公布“永川豆豉釀製技藝”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相關名菜

和豆豉相關的另一個名菜應屬永川的豆豉魚,有幾百年的歷史。

傳說從前有這么一家人家,家裡很窮,全家三口人,小兩口和一個生病的婆婆。老人的身體不好,經常生病,兒子媳婦都很孝順。可是家境貧寒,吃糠咽菜,沒有錢給老人治病,要想給老太太做點好吃的又沒有,怎么辦呢?小兩口商量,媽媽有病,家裡又沒錢給老人治病,天氣又冷,得想個辦法給老人補點營養,做點什麼東西吃呀。她和丈夫商量來商量去,想到了家裡沒有什麼好吃的了,就還有點大黃豆,把它拿出來做點菜給老人吃吧。於是就找出黃豆來,把它用清水泡上,放在鍋里加上點鹽用水一煮,給老人當菜吃。老人吃了幾次,因為有病,吃不出味道來,就不怎么愛吃了。

兒熄婦一看老人又不怎么愛吃煮黃豆了,這可怎么辦呢?她想怎樣才能把黃豆做出味道來呢?要是放上各種佐料,可能就好吃多了。這天她煮黃豆時放進各種佐料,再把黃豆煮爛一點,開鍋後滿屋子清香撲鼻。她高興地想,這回婆婆準愛吃,就端給老人。老人這回吃了,覺得很好,還想吃。媳婦便接著做起來。從此以後,老太太的病就一天比一天好了,精神也比以前強多了。

後來小兩口一商量:這黃豆有營養,我們做得又很好吃,我們兩人借點本錢作個小買賣吧,多少還能掙幾個錢。

二人商量好了以後,就在村頭路旁開了一個賣酒、賣煮黃豆得小鋪子。過往行人就經常來喝酒,用這煮豆當酒菜。一來二去地就有了點本錢,兩人在煮黃豆上下了很大的功夫,每次都是精工細作,加上佐料煮出來的豆子呈現出黑紅色,味道清香可口,無硬心,到口即爛,成為營養價值很高的補養食品。

小兩口對黃豆又做了進一步的研究,越做越好吃,就給煮黃豆起了一個菜名叫“豆豉”。用它來炒菜、單吃都可以,當佐料也行,給顧客當酒菜也可以。這個小飯館受到過往的客人的歡迎。

有一天丈夫出去買回幾條鮮魚來,媳婦說:這魚和豆豉放在一起做一個菜,可能會更好吃的。丈夫也很贊成她的主意,於是二人又進一步研究,把魚去鱗洗好後,用油炸成黃色,再把豆豉放在魚里燉。真沒想到用豆豉做魚吃起來鮮美極了,成了一道可口的美味佳肴。小兩口非常高興。

後來這個菜就出了名。來往的客商們路過這個小酒館,都要到裡邊吃點喝點。人們越傳,名聲就越遠。這樣傳來傳去的,就傳成“永川豆豉魚”了。後來經名師加工細作,“豆豉魚”暢銷全國,竟成了蜀中的名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