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縣年鑑

永定縣年鑑

《永定縣年鑑》是中共永定縣、永定縣人民政府主辦,永定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具體組織編輯出版的一部綜合性資料工具書,本年鑑主要記述2006-2010年永定縣政治、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各方面的信息,共設18個類目、1083個條目。本書於2012年3月由中國文化出版社出版。

《永定縣年鑑》導讀

概述

《永定縣年鑑(2006-2010)》按年度全面、系統記錄永定縣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發展情況,真實的反映了永定縣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力求全面、系統、翔實地記載全縣經濟建設、社會事業的基本面貌和發展狀況,著重反映各個方面、各條戰線的新成效、新經驗、新面貌和新問題,旨在“資政、教化、存史”及“服務、科研、交流”。

地理位置

永定縣位於福建省西南部,介於北緯24°23'~25°05',東經116°25'~117°05'之間。東連南靖縣,東南與平和縣交界,西南與廣東省大埔縣、梅州市梅縣區接壤,西北與上杭縣相連,東北與新羅區毗鄰。全境東西最寬距離68公里,南北最長距離80公里,總面積2223平方公里。

資源

縣內已探明礦產資源36種。其中非金屬礦有煤、石灰岩、紅色花崗岩、輝綠岩、混合岩、霏細岩二長花崗岩、花崗斑岩、耐火粘土、水泥原料粘土、瓷磚粘土、建築沙、石、石墨、石英砂、高嶺土、鉀長石、鋁土、水晶、礦泉水、溫泉等22種;金屬礦有金、銅、鉛、鋅、錫、鉬、鈮、鈦、鈷、鉭、稀土、鐵、錳、鎢礦等14種。

行政區劃

2006-2010年,全縣行政區劃無變化,有24個鄉(鎮),其中10個鎮、14個鄉;有279個村(居)民委員會,其中社區居民委員會18個,村民委員會261個。

人口

2010年末,永定縣戶籍人口481480人,比2005年增長4.33%,年均增長0.85%。5年間,累計遷出43385人、遷入38289人,淨遷出5096人,自然增加22257人。縣內人口遷移變動幅度縮小,自然變動幅度加大,戶籍人口逐年增加。

水文

永定縣境內河流為降水補給性河流,降雨和徑流基本一致,年內分配不均勻,年際變幅較大。如2006年,年降水量為2456.8毫米,屬豐水年,全年徑流量就隨著增大;2009年乾旱,年降水量為1101.2毫米,屬枯水年,全年徑流量則偏小。
2006-2010年,永定河年平均淨流量為9.176億立方米,其中最豐年為2006年,年淨流量12.73億立方米;最枯年為2009年,年淨流量3.813億立方米。
5年間,永定河輸沙模數總體比前5年大,原因是此5年高強度的集中降雨量對流域表層強烈沖刷,導致河水含沙量較大;同時,縣境內大量工廠、道路的施工對水土流失有一定的影響。

作者簡介

永定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是縣人民政府直屬正科級財政核拔事業單位;主要職能是編纂出版志書、綜合年鑑,指導協助有條件的鄉(鎮)、村、部門、廠礦編纂史志,整理舊志,開展調查研究,蒐集、整理地情資料,提供地情諮詢服務,編寫地情叢書等。

基本信息

主 編:永定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出 版:中國文化出版社
總 編 審:中國文化出版社國內編審處
責任編輯:徐傳洲
印 刷: 龍巖中藝彩印有限公司
開 本:889×1194mm1/16
字 數:1300千字
印 張:36.25
版 次:2012年3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定 價:180.00元

出版社簡介

中國文化出版社是一家歷史悠久的綜合性出版機構,主要出版文化、藝術、教育、衛生、經濟管理類圖書和書畫、攝影作品集以及各類學術專著。該社前身是1936年成立於上海的中華文化書局,1938年遷入香港,1955年更名為香港文化出版社,1982年定名為中國文化出版社。在多年的發展中,經歷了不同的歷史階段,出版了上萬種圖書,業務範圍遍及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目前,中國文化出版社已成為一家在國內外具有廣泛影響的多元化文化出版機構。業務包括圖書編輯出版、書刊代理發行、文化學術交流等。附屬機構包括作家委員會、《水墨味》雜誌社、《藝術典藏》編輯部、《中華翰墨》編輯部等。總社地址:中國・香港九龍彌敦道208-212號四海大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