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市圖書館

永安市圖書館是國家舉辦的縣級綜合性公共圖書館,是面向社會公眾提供書刊資料和信息諮詢服務的社會公益性文化機構。是永安市文獻收藏利用、圖書目錄、圖書館間協作協調、業務研究及交流的中心。永安市圖書館成立於1956年。原館舍面積930平方米,現已拆除重建,新館將於2007年年初建成,它坐落在燕江河畔,是一幢五層樓的現代化綜合性圖書館,建築面積6081平方米,是永安市委、市政府為民辦實事的重要項目之一。

基本信息

簡介

永安市圖書館現有人員12人,具有大、中專以上學歷的有10人,其中中級職稱5人,初級職稱6人。圖書館設有:辦公室、采編部、技術部、音視頻資料觀摩室,電子閱覽室,少兒閱覽部、外借部、報刊閱覽部、特藏部、地方文獻資料室、報刊資料室、參考諮詢部、業務輔導部和報告演播廳、讀者服務中心等部門。

概況

建館50年來,永安市圖書館取得較大發展,現有藏書17多萬冊。其中中文圖書14多萬冊,報刊合訂本近3萬冊,普通線裝書3658冊。年訂報刊近400種。建材、紡織、林業、旅遊和地方文獻是本館的的藏書重點。

地方文獻徵集,採取電話預約或者上門收集的方式進行徵集,接受社會各界捐贈和交流,已徵集到地方文獻2000多冊,初步形成具有永安地方特色的文獻收藏體系,並設立地方文獻展覽廳。圖書館採用ILAS圖書館自動化集成管理系統,目前實現了文獻採訪、編目自動化管理及網上信息服務。

永安市圖書館始終堅持“讀者第一,服務至上”服務宗旨,積極開展內強素質,外樹形象活動,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業務工作管理規則和崗位職責,強化隊伍素質。在全館倡導“以人為本”新理念,樹立“為人找書,為書找人”的職業觀念,努力提高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

積極開展預約借書、館際互借、信息諮詢以及為特殊群體讀者送書上門等特色服務。充分開發和利用館藏書刊資源,對廣大讀者進行社會主義、愛國主義、普及科學文化知識的教育。基本讀者隊伍2000多人,經常舉辦讀書演講、書評講座、知識競賽等活動,每年5月份的圖書館服務宣傳活動,向讀者宣傳圖書館,向讀者推薦新書、好書。全年365天開館,每周開館時間56小時以上。

長期以來,永安市圖書館注重加強對機關、廠礦、鄉鎮、學校、社區、部隊等基層圖書館(室)的業務輔導,致力於提高他們的業務水平和服務質量。按照“知識工程”實施方案精神,積極協助籌建萬冊鄉鎮圖書館活動,開展向社會收集閒散圖書,成立“農友圖書儲蓄所”等。

永安市圖書館在做好陣地讀者服務工作的同時,大力拓寬新的服務領域,提出以辦分館方式帶動基層圖書館(室)發展的思路,從原藏書中抽調數萬冊圖書,積極開展送書進鄉村、進社區、進部隊等活動,目前,已先後在安砂鎮、洪田鎮、貢川鎮、曹遠鎮、燕北社區、新安社區、武警一中隊、73296部隊等設立8個分館,在北塔社區、中山社區、江濱社區、消防大隊、73892部隊設立圖書流通點,定期上門更換書刊,每年為分館和流通點提供書刊流通達到10000多冊,最大限度地滿足各類讀者對知識和信息的需求。

2003年開始在農村建立鄉村圖書流通庫,採取市、鄉、村共同出資建設的辦法,逐步形成以市圖書館為中心(總庫)、鄉鎮為分中心(分庫)、村級為圖書點的共建共享圖書流通網路,有效地緩解了鄉、村缺乏購書經費,農民民眾看書難的問題,對加強農村的文化建設,促進農村三個文明建設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2006年被文化部確定為全國文化共享工程建設試點縣,把“高起點謀劃、高標準建設、高效益學用”作為我市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工作的指導思想,建立了市圖書館電子閱覽室面積700平方米,擁有300平方米的播放廳一間。 1986年,成立信息諮詢部,不同程度地為永安的省地市屬企事業單位的生產和工作提供書刊資料和信息服務,口頭和書面解答讀者的諮詢,幫助解決生產和工作上遇到的疑難問題。每年編印《信息薈萃》6期,還編印了推薦書目、文摘、索引等。1988年,市圖書館牽頭成立了有部分省地市屬企事業、學校、鄉鎮文化站等29個單點陣圖書館(室)參加的“永安市中心圖書館委員會”,開展了館際協作活動,進行了館際互借,讀者工作經驗交流、業務人員培訓等活動,促進了永安圖書館事業的發展。

近年來,永安市圖書館在為三個文明建設服務發揮了很大的作用,1994年度和2004年度,被文化部評為“三級圖書館”;1998-2005年度均被永安市人民政府授予“文明單位”。

進入21世紀,圖書館事業面臨新的挑戰和選擇。今後本館將加快自動化建設的步伐,儘快實現圖書館的自動化、網路化建設,重視館內信息的組織和檢索,重視網路信息的組織、存取和生產。拓展新的服務功能,以新的面貌,為廣大讀者提供最優質的全方位服務,使圖書館能夠不斷滿足讀者的多種閱讀需求,成為我市學習知識的中心和文獻信息交流的中心。

地理位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