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陸兩用車

水陸兩用車

水陸兩棲車:又名水陸兩棲船,水陸兩用船,水陸兩用車,水陸兩用艇;它是結合了車與船的雙重性能,既可像汽車一樣在陸地上行駛穿梭,又可像船一樣在水上泛水浮渡的特種車輛。由於其具備卓越的水陸通行性能,可從行進中渡越江河湖海而不受橋或船的限制,因而在交通運輸上,具有其特殊的歷史意義。多用於軍事,救災救難,探測等專業領域。後經開發改造用於旅遊。

基本信息

概念

水陸兩棲車輛是同時具備車與船的特性,既可在陸地行駛,又可泛水浮渡的特種車輛。由於兩棲車輛具有卓越的水陸通行性能,可從行進中渡越江河湖海,而不受橋或船的限制,因而在交通運輸上,特別是軍事上得到廣泛的重視和套用。

(圖)水陸兩用車
水陸兩用車

2009年,青島從澳大利亞引進了國內第一輛水陸兩棲巴士。“冒險鴨” (英文名:Adventure Duck)是中國第一輛水陸兩棲觀光巴士,之前在亞洲只有新加坡有。

冒險鴨既能在陸地行駛,又能在海上行走,陸地速度為120千米/小時,水中速度為18千米/小時,當然,更令人期待與激動的是,它能帶你開始一段俯衝入海、浪花四溢、水陸轉換的魔幻過程。因為它下海衝浪,青島現在流行起“四大怪”的口頭禪:騎車沒有走路快,啤酒裝進塑膠袋,夏季泳裝穿在外,巴士敢往海里開。

冒險鴨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二戰時期的登入艇。在二戰中,美軍建造出一批水陸兩用的登入艦,出其不意地幫助盟軍在法國諾曼第成功登入,最終扭轉了二戰的局勢。

發展

(圖)水陸兩用車水陸兩用車

水陸兩用車的發展可追述上百年的歷史,最早的關於水陸兩用車的記載是1805年美國人的發明,準確的描述是“一輛使用蒸汽動力的裝有輪子的船”從結構和使用上判斷這個發明的確是一隻能在陸上行走的

近年來,民用水陸兩用汽車的研髮腳步很快,各國發明家紛紛設計出了不同風格的水陸兩用車。例如,英格蘭的一家公司,研製成功了一種水陸兩用汽車,陸地上的最高時速可達100英里,在水面上的航速則為每小時30英里。據說,該汽車計畫投入生產100台。

水陸兩用車真正得到套用並大量生產的還是在軍事領域,比較有名的水陸兩用車就是二戰期間德軍裝備的大眾166型水陸兩用車,陸地行駛最高速度接近90公里/小時,水中速度10公里/小時左右。該車裝備部隊以後受到德軍官兵的廣泛歡迎,到1944年末,沃爾夫斯堡工廠和保時捷位於斯圖加特的工廠總計生產了14238輛。

中國曾於70年代初開發過以北京吉普為底盤,車型類似原蘇聯GAZ46的兩棲越野車,但因某些政治原因的影響而夭折。

構造

水陸兩用車,水陸兩用車,帶有敞開式座椅系統,包括一個驅動馬達(2)用於藉助至少螺桿相互獨立的離合器交替地或同時地驅動一個全輪驅動行走機構和一個設計為噴氣式驅動器(5)的浮游機構,其中驅動馬達(2)基本上布置在座椅系統下方行走機構之間的中間位置。

功能

英國也推出了一種“超級水陸兩用汽車”,它在公路上行駛的保險時速為224公里,在水面上的時速為114公里,這種汽車採用了200多種高新技術,其中86項屬於最
水陸兩用車
新科技發明。汽車發動機採用了全封閉裝置,直到汽車完全報廢為止,無需更換,既安全又不會污染空氣和水源。車身殼體採用特製的纖維增強塑膠,不管在淡水、海水裡都不會被腐蝕,同時又大幅度減輕了車身重量,易於在水上漂浮行駛。車上所有的零件全部由電腦控制,任何零件出現問題,電腦都會拒絕開車,並在電腦螢幕上顯示出“待救”的信號,維修十分方便。
而且在汽車車身底部還安裝有超感應感測器,一旦遇到水域,感測器就立即通知電腦,電腦控制系統會使4個車輪自動上升,減少水中阻力,成為水上高速快艇。這一切均由電腦自動操縱,不需要駕駛人員動手。水陸兩用汽車最精華的部分是車上配置了全球衛星導航定位系統。汽車一旦進入海洋,駕駛員只要向電腦輸入所要到達的終點,一切都由衛星導航系統全自動駕駛。途中若遇到阻礙,衛星導航系統會指揮汽車自動避開,不會發生交通事故。
世界汽車製造行業的專家認為,水陸兩用汽車將風行整個21世紀,人類從此可以實現直接駕車飄洋過海週遊世界的夙願。

公車

荷蘭是一個地勢極低的國家,許多國土都處於海平面之下,因此,兩棲汽車在該國的實用性顯得更加迫切。也正因為這樣,荷蘭推出了一款水陸兩棲公車投放鹿特丹進行運營,並吸引了大批遊客。據悉,此款公車本身就能夠吸引很多遊客,並成為都市新景觀。
水陸兩用公車水陸兩用公車

據悉,此款公車能夠載著遊客在鹿特丹公路和水路到處穿行,讓遊客能在各個地點欣賞城市風光。當地居民聲稱,暴雨來襲,海水暴漲時,此類公車能夠發揮更大的作用。
官員稱,此類水陸兩棲公車投入這種商業運營在當地屬首次。

國內情況

這款水陸兩用車是中國一位普通的農民兄弟花了自己半生的心血製造發明出來的,除了汽車的發動機是他購買的外,其餘所有配件都是自己的作坊造出來的(當然汽車的噴漆是由一家企業免費給噴的)。德國人的水陸兩用車是9位工程師7年時間造出來的,中國的水陸兩用車是一位普通農民兄弟13年時間在自己的作坊里造出來的。
水陸兩用水陸兩用

從外表看這是一輛流線型的精美跑車,兩扇前車門向上徐徐打開,便“長”出一雙獨特的“翅膀”,時速可達120公里。更令人稱奇的是,這輛車還能在水裡以每小時50公里的速度行進,就象一隻展翅欲飛的海鷗。今天上午,這輛神奇的汽車被它的主人開到了南京的玄武湖,他是來南京參加國慶節開幕的南京國際汽車節的。
這是河北省遷安市汽車修理工王宏君多年潛心研製發明的“水陸兩棲新概念休閒小跑車”。
王宏君啟動液壓裝置,兩扇前車門自動向上打開。年近不惑的王宏君介紹說,這輛“水陸兩棲新概念小跑車”是經過10年才設計完成的,除發動機、轉向設備、車輪是購買的外,包括車體外殼等車上90%以上的零件都是自製的,跑車發動了,幾乎聽不到什麼聲音。時速表在迅速攀升,10秒鐘時間錶針就指向了120公里,而平穩的感覺與高級轎車沒有什麼差別。王宏君說,不久前他試車時時速達到140公里,如果試車條件允許的話,時速180、190公里也不會有問題,而耗油量只有百公里8升左右。“長”著翅膀的跑車行駛在玄武湖內的公路上,引得行人紛紛駐足觀望,不少人圍過來觀看,嘖嘖稱奇。
王宏君說,這輛車的底盤採用雙層設計,車體周圍也是中空設計,不用外動力,車就能在水裡浮起來。他還指著安裝在車體後下測、並不太起眼的螺旋槳說,到水裡就靠它來驅動了。
回想十來年來的艱辛,王宏君有些無奈。為了實現自己從小就夢寐以求的研製水陸兩棲車的願望,一參加工作,他就從微薄的薪水裡擠出一點錢,用於購買汽車零配件。後來他開了一家機車修理廠,然後傾其所有用於汽車研製。
談起的狀況,王宏君說在技術上已不存在什麼問題,最大的困難是資金,他還想將水陸兩棲車設計得更完美,將世界上最先進的汽車性能都體現出來。這輛車雖已獲得兩項國家專利,但至少還有6項專利因為缺乏資金無法申報。他希望通過各方努力,讓世界上更多的汽車愛好者都擁有物美廉、性能可靠的水陸兩棲車。

高速車

在2010年北美車展上展出一款由韓國電動汽車生產商推出了大空間水陸兩棲車MultiAmphibiousVehicle。,廠商稱此款4座水陸兩棲車在陸上時速為64公里,在水中可達152公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