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資源時空調節

水資源時空調節通過工程技術措施對水資源在一定時間或不同地域間的重新分配。修建水庫、開挖渠道或利用提水設備等把富水時期或豐水地區的水調配到缺水時期或缺水地區,以豐補缺,協調天然來水與人類生產和生活用水間的供需關係,以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益。

簡介

水資源時空調節的概念和工程實踐早在現代水利工程技術的發展之前就久已存在。古羅馬、古代中國和埃及規模宏大的灌溉輸水工程和中國的大運河就是人類歷史上水資源調節工程的範例。水資源時空調節科學理論和方法,特別是河川徑流調節的理論和方法體系,是在20世紀30年代才開始逐漸形成的。近代發展的主要方面,一是用隨機過程理論研究河川水庫徑流調節和各種調節特徵值如供水、水庫蓄水、棄水等的機率;二是用水資源系統分析方法研究水庫群和水利系統的統一調度問題,其中包括多目標水庫調度理論和方法,以及大規模引水調水對河流、沿程環境、生態平衡的影響後果、引水沿途的水資源平衡等。

時間調節

大多數用水部門要求有比較固定的供水數量和供水時間,而天然來水的情況並不常與這種要求相適應。另一方面,河川徑流在年內變化很大,有時大部分水量僅集中在汛期幾場洪水,來量集中而河槽泄水能力有限,往往引起洪水泛濫。為充分利用水資源,也為了減輕或消除洪澇災害,要對河川徑流等水資源加以控制和調節。

從時間上調節水資源的主要措施是建造水庫或利用天然湖泊,加築控制性水工建築如閘壩等。利用水庫的徑流調節,按調節周期的長短(即按水庫從每次蓄水開始到這次蓄水量放空時的時間間隔)分為日調節、周調節、年調節(或季調節)和多年調節等。日調節的作用是把一天中均勻來水改變為不均勻的需水過程;周調節的作用是把休假日的多餘水量調配到其他工作日,以提高其用水量;年調節或季調節的作用是把一年中各季的流量重新分配,攔蓄一部分洪水,以提高河川枯水期流量;多年調節的作用是把豐水年的水積蓄起來,以補足枯水年或連續枯水年所不足的供水水量。按調節功能的特點又有補償調節和反調節等。前者指按未控制的區間徑流情況,上游水庫補充放水,以滿足下游電站或給水、灌溉引水口的用水需要;後者指在水電站或水庫的下游另建水庫使上游放水能滿足航運或灌溉等用水需要的再調節。

空間調節

一般指跨流域性的引水,如中國的引灤濟津、濟海(河),計畫中的(引長江的)南水北調,引松(花江)濟遼(河),以及較小規模的劈山引水等。美國已建跨流域調水工程11處,年調水量共 200多億立方米。巴基斯坦的西水東調工程是當今規模最大的調水工程,渠線總長663公里,年調水量148億立方米。此外,蘇聯、澳大利亞、西班牙、秘魯等國,也都建成了跨流域調水工程。

水資源的空間調節也可包括地下水與地表水之間的互補調節,如井渠結合,以井補渠,在有條件的地區還可建立地下水庫來蓄積地下徑流,調節地下水資源;利用河道沿線窪地、湖泊進行中繼調蓄等一系列措施,也屬水資源的空間調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