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蠟樹

水蠟樹

落葉或半常綠灌木,高可達3m,樹冠圓球形。樹皮暗黑色。多分枝,成拱形,幼枝有柔毛。紙質單葉對生,橢圓形或矩圓狀倒卵形,長2~7cm,先端鈍,有時尖或微凹,上面有短柔毛或無毛,下面沿中脈有明顯柔毛;葉柄長1~4mm,密被短柔毛。圓錐花序頂生,略下垂,長2~3.5cm;花梗及萼片具短柔毛;花白色、芳香,花冠長4~10mm,筒部比裂片長2倍。核果橢圓形,黑色,稍被蠟狀白粉。

基本信息

生長環境

水蠟樹 水蠟樹

喜光、稍耐陰,較耐寒。對土壤要求不嚴,但喜肥 沃濕潤土壤。

水蠟樹生長快,萌芽力強,耐修剪。易移栽。病蟲害很少,易於管理。

性喜光及肥沃濕潤土壤,生長快,病蟲害少,易於管理,可長成蔓山的常綠灌木,具有小而光滑的暗綠色矛形葉片,小形的白色管狀花,6-7月開成圓錐花序。花蜜分泌於管狀花的基部,以遠離那些前來采蜜的短舌昆蟲,只供長舌的蜜蜂來採集,但是,蜜蜂採過水蠟樹的花蜜後,因為具有三甲胺,其蜂蜜會帶有魚腥味道,然而,從花朵萃取的沐浴精,則完全沒有這種味道。

分布範圍

原產中國。山東、河南、河北、江蘇、安徽、江西、湖南、陝西、遼寧等省均有栽培。

主要價值

園林用途

水蠟樹 水蠟樹

可用於風景林、公園、庭院、草 地和街道。可叢植、片植或作綠籬。

藥用

當皮膚因冷風吹襲或烈日曝曬而引起乾裂時,塗抹提煉自水蠟樹花朵的萃取液,可迅速消炎。

栽培技術

主要應掌握以下幾點:

注意光照

水臘性喜陽光,亦耐蔭,盛夏季節避免曝曬,以免灼傷嫩梢,中午12時至下午3時適當遮蔭,春、秋、冬季節,可全天放置向陽處。其性強健,能耐濕、耐熱、耐寒。

保持水份

水臘盆土要見乾見濕,不乾不澆,澆必則透,偏濕無妨。若在陽台蒔養,於夏秋季節要經常用水噴灑葉面,保持一定的空氣濕度。越冬時要保持盆內水份,切忌過乾,否則將會影響來年新梢萌發。

控制施肥

水臘平時需肥不多,更不宜追施濃肥,否則將會使其枝幹徒長,葉片過大,甚至根系受到損傷。在生長期,每月可追施一次稀薄液肥,為使肥料加速分解,第二天早晨要澆一次“回水”,既有利於植株吸收,又可避免肥害。

修剪蟠扎

水臘應以“修剪為主,蟠扎為輔”,其根系發達,萌發力強,要不失時機地進行修剪摘心。一般修剪時間在春末和秋初為宜。對徒長枝、重疊枝、高權枝、輻射枝和病枯枝要隨時剪去。蟠扎時間,一般在4、5月份進行,植株進入休眠期,應停止蟠扎。

隔年換土

水臘一般不擇土壤,但最好採用腐殖質壤土。在隔1—2年的春天翻盆換土一次。換盆時剪去植株老根枯根,適當施放一些基肥,以保持健壯生長。

防治蟲害

白蠟蚧是蚧科昆蟲的一種。一年發生1代,受精的雌成蟲在枝條上越冬。3月中下旬越冬雌成蟲開始取食,蟲體逐漸膨大,5月中下旬雌成蟲開始孕卵,每年5月末6月上旬,卵孵化若蟲。雄若蟲有群集危害,先孵化的為雌若蟲,雄若蟲孵化晚1周左右,若蟲孵出後先在葉片背面或枝條上爬行,尋找適宜的取食場所固定下來危害。其以刺吸水蠟汁液為食,逐漸分泌大量白色蠟質,白色蠟質覆蓋物極豐富,圍繞樹枝,似裹敗絮。樹的營養被白蠟蚧吸走了,造成樹木衰弱,嚴重時導致樹木死亡。

水臘主要蟲害是蚧殼出、白粉虱。可用80%敵敵畏乳劑1比1500--2000倍水稀釋後噴殺1—2次即可滅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