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痛症

水痛症是由水誘發的一種皮膚反應,在接觸水幾分鐘後或剛停止接觸水時就出現嚴重的刺痛感,但無可見的皮膚損害,可持續15~45分鐘。本病可能是由於接觸水後所發生的一種去甲基腎上腺能性疼痛。也可視為水性瘙癢現象的延伸。

基本信息

病因

發病機制尚不清。疼痛的發病機制涉及介導痛覺的交感神經,研究發現拮抗交感神經的介入可消除疼痛和痛覺過敏。而在灼痛局部注射或外塗去甲基腎上腺素,則可產生劇烈的疼痛。普萘洛爾為β腎上腺能阻斷劑,也有治療作用,但比α2腎上腺能阻斷劑可樂定療效弱。水性瘙癢可能有一相同的去甲基腎上腺源,故水痛症又被視為水性瘙癢中的一種特殊類型。

臨床表現

在沐浴後全身有強烈的灼痛感,但無可見的皮膚損害,可持續15~45分鐘。局部外用可樂定(可樂寧)-α2腎上腺能拮抗劑,可消除症狀,但可重複出現。

檢查

在皮膚疼痛時,血漿兒茶酚胺的水平升高,去甲基腎上腺素在浴前為726ng/L(血漿),浴後為1103ng/L(正常為120~180ng/L)。腎上腺素浴前為120ng/L,浴後為163ng/L(正常小於60ng/L)總兒茶酚胺浴前854ng/L,浴後為1266ng/L(正常140~730ng/L)。血尿常規、血生化指標,IgA等免疫指標、纖維蛋白原均正常。皮膚病理正常。

治療

抗組胺治療效果不佳,UVB、PUVB治療可能有效。可樂定和普萘洛爾可使病情部分緩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