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南社區

水南社區

水南社區居委會位於慈谿市城市視窗中心。所轄範圍:東至糖坊弄,南至329國道,西至滸山江,北至解放街。地域面積為32萬平方米。社區共有居民小組39個,居民總戶數2377戶,居民總人口5691人。這裡既是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又是商貿、金融、醫療、服務的繁華地段。該區域,歷史悠久,人文薈萃,經濟發展,環境優美,治安穩定,社會和諧,是慈谿市城市興旺繁榮的發源地。

浙江省慈谿市滸山街道水南社區

水南社區,位於浙江省慈谿市滸山街道境內,該社區是經過撤擴並新建的。2002年3月由水門村、南門大街居委、水門路居委會合併為水門社區居委會。南門村、大池居委會、沈府巷居委會合併為南門社區居委會。在2004

年6月,根據城市發展的需要,水門社區居委會與南門社區居委會地緣相鄰、習俗相近,又一次進行合併。合併後的社區,因原水門社區內歷史上曾建有滸山古城水上之門——即水門,南門社區內曾建有滸山古城陸上之門——即南門,水南社區居委會由二門綜合而命名。社區辦公室設在天九街18號樓201室。社區所轄範圍,東至塘坊弄、南至329國道、西至滸山江、北至解放中街,地域面積32平方米。本社區共有村民小組12個,居民小組27個,居民總戶數2496戶,居民總人口5875人。社區有共建單位8家,社區黨總支有黨員220名,其中在職黨員40名。水南社區下設水門和南門二個股份經濟合作社。2004年集體固定資產累計2600萬元,集體年可用資金達到250萬元。轄區內水門路、南門大街、天九街縱貫南北,新市路、南城路、水南路橫穿東西。轄區內交通便捷,高樓林立,街心綠園點綴其中,是一個集商貿服務、金融為一體的繁華地段。區域歷史悠久、人文薈萃、經濟發展、環境優美。在慈谿市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中,水南社區居委會在滸山街道黨工會、辦事處的正確領導下,社區全體黨員幹部和廣大居民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精神,堅持“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社區建設為已任開拓創新、與時俱進,為開拓文明進步,健康向上的水南社區新樂園而努力奮鬥。 

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九江鎮水南社區

水南社區位於九江鎮沙頭版圖東面,西與城區、西橋村緊鄰,南與南金村、石江村相鄰,北與朗星村一河相隔,下轄保華、莘深、清平、青叟、沙涌、羅客6個村民小組。本社區常住人口

3059人,外來務工人員6000人。2009年全社區經濟總收入57761萬元,其中第一產業2009萬元,工業產值36377萬元,第三產產值19375萬元。村民人均年收入9690元。由於鄰近城區,交通便利,商業化程度高。工業主要以包裝、印刷、塑膠、紙箱、服裝行業為主,共有工業企業90家。農業以養殖高值魚為主,養殖面積規模大,農業年收入超千萬元。水南社區總支部現有黨員90人,其中1人為預備黨員,本黨支部為2011年“村改居”後新成立的黨總支部。水南村“兩委”成員共5人,平均年齡45歲,男女比例為4:1。黨總支部成員:書記何家洪、副書記崔永成、委員周喜安,社區居委成員:主任崔永成、委員何有歡、委員何秉偉。水南社區在發展經濟的同時,近年來不斷加大生態環境建設的投入,做到有規劃地對我村村道進行硬底化,並規劃出綠地建設,結合村內原有的綠化和閒置雜地進行綠化改造提升,抓好整體規劃,在確保村內工業企業污染治理和排放達標的基礎上,有效保護了自然生態環境,近幾年來未發生過污染或生態破環事故。曾獲得“廣東省衛生村”、“佛山市生態示範村”、“十好和諧文明村”、“南海區四星級健康村”、“南海區五星級體育強村”、“南海區平安村居”“南海區優秀安全小區”等稱號。

浙江省縉雲縣五雲鎮水南社區

縉雲縣五雲鎮水南社區成立於2002年,由水南、橋南、上交嶺三個居委合併而成,內有水南、灣潭、橋頭、占山、謝山等5個行政村。東起白雲路,經西南方向沿好溪直至東渡橋頭,位於五雲鎮好溪南端。轄區面積約1平方公里,常住非農居民1584戶計2964人,共有12個居民小組。社區黨總支下設4個支部,社區黨員139名。社區內有水南街、水南商廈等商業集聚地,是縉雲縣城繁華的商貿中心之一。
社區建有黨員活動室,經常開展寓教於樂的活動,加強對離退休黨員、下崗職工黨員和流動黨員的教育管理。設有社區議事協商委員會,社區居委會下設服務保障、治保、調解、衛生計育、文明創建等6個工作委員會。
社區的“照鏡子”流動牆,已經連續宣傳了500多期牆報,內容豐富真實,通過批評周圍居民生活的陋習,社會案例宣傳,教育效果顯著,多次受到《麗水日報》等媒體的宣傳報導。社區每年在縉雲二中舉辦暑假期間學生思想道德培訓班,開展“四有”青年演講會、烈士陵園英雄事跡講解、“好搖籃”家庭交流會等活動,對青少年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先後被授予“浙江省先進老年活動室”、“浙江省老齡工作規範化社區”、“市級文明社區”、“縉雲縣法制宣傳教育先進集體”、“縉雲縣民主法治社區”等榮譽稱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