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曲棍球

水下曲棍球

水下曲棍球英文名稱Underwater Hockey,是一種新興的類似曲棍球和冰球的在水下進行的球類運動。1954年被一群英國潛水愛好者發明(應該是一群可愛的女潛水員)。20世紀50年代在英國及其聯邦和南非先流行起來,隨後流傳到世界各國。

基本信息

基本介紹

比賽場地

比賽器械比賽器械

水下曲棍球比賽是在一個長25米,寬12米、水深2—4米的游泳池池底進行。在寬12米池底兩端端線中間各有一個長3米,寬300毫米,高180毫米的木製球門;

比賽著裝

運動員身著泳褲,戴泳帽、面罩、呼吸管、手套,穿橡膠腳蹼,手持一個短的木製的能夠在水中水平擺動的球棍,全隊統一為黑色或白色。

比賽時間

全場比賽為33分鐘,分上下兩個半場,各15分鐘,中間休息3分鐘。

隊員組成

運動員全隊由10人組成,包括在水下6人,陸上2名替換隊員、2名後備隊員。

比賽規則

比賽用球是一個直徑為80mm,厚30mm,重150克,內置鉛塊外包橡膠的扁圓型球(與冰球相似)。運動員在水下用球棍可以運球,傳球,射門,將球打入對方球門獲得1分,最後總積分多者為勝利隊。運動員可以出水呼吸換氣。禁止在比賽中拉人,抱人,用球棍傷人。賽場裁判員為3人,1人在游泳池岸邊,在水下中線兩端各1人,身著裝備共同裁決競賽。

盛行國家

水下曲棍球運動目前主要盛行在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南非美國紐西蘭荷蘭辛巴威瑞士法國等。

主要球隊

在所有隊伍中,新加坡隊有著奇特的地位。新加坡水下曲棍球隊於2004年8月由三個愛好者自發成立的非盈利性質俱樂部。2008年主要運動基地是女皇鎮水上運動中心(Queenstownswimmingpoolcomplex)。新加坡水下曲棍球俱樂部最大的特色,正如新加坡這個移民國家一般,隊員來自世界各地多個國家。

歷史沿革

水下曲棍球運動員水下曲棍球運動員

水下曲棍球的出現源自蹼泳運動的開展,最開始在歐美流行,源於歐美人親水的特性。十九世紀八十年代,在東南亞地區水下曲棍球首先來到了菲律賓,進而擴展到整個東南亞。如今東南亞地區近來已經出現水下曲棍球的熱潮。

20世紀40年代,當潛水愛好者把潛水運動引進游泳池,並轉化創新為競技潛水蹼泳運動,並於1967年和1976年先後舉辦了首屆歐洲蹼泳錦標賽和世界蹼泳錦標賽後,由開始的3個競賽項目,發展成現在的30項。蹼泳已成為年輕人感興趣的體育競賽項目,特別是對“水下屏氣潛泳”更感興趣。但它在30項競賽中,只有2項,蹼泳人深感不足,於是進一步聯想:若把球類競賽活動引到水下進行,當會對蹼泳人和潛水人產生更大的興趣。兩個新的水下項目就這樣出現了。

水下曲棍球於20世紀50年代,在英國及其聯邦和南非先流行起來。而水下橄欖球則是在60年代起源於聯邦德國(西德)。1959年世界水下活動聯合會成立後,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其少數會員國也開始嘗試著開展這兩項活動。

這兩項運動的發展較為緩慢,初期的交流也只是在少數幾個國家之間進行,而且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活動方式和裝備要求,如在水下曲棍球比賽中,有的國家規定運動員必須採用雙手握持一個“長的球棍”;而有的國家則規定,單手握持一個“短的球拍”。在水下橄欖球比賽中,有的國家規定是“8個運動員在水下”,而有的國家則只要求在水下有“4個人參加”。這種各行其是也影響了兩項運動的迅速開展。

為了打破這種局面,1974年荷蘭人威利·派珀斯和西德人卡爾·海茵斯·科爾向世界水下活動聯合會建議:將它們納入運動委員會的體育競賽項目內。

世界水下活動聯合會研究了上述建議,同意在運動委員會中建立一個協會,具體領導這兩項水下球類競賽活動,統一規則和要求,開展國際間的競賽活動。於是,1977年“水下曲棍球和水下橄欖球協會”成立,英國人艾倫巴·克斯為第一任主席。

協會成立後,首要工作是制訂出2項球類活動的國際競賽規則,設計了統一的競賽場地設備、運動員的器材裝備、參加競賽隊員的人數和要求,各國按統一的規定參加競賽。同時,制訂了初期的競賽活動規劃,並於1978年舉行“第一屆歐洲水下橄欖球錦標賽”(在瑞典瑪爾默),1980年舉行“水下曲棍球國際邀請賽”(在加拿大溫哥華),1982年舉行“第一屆水下曲棍球世界錦標賽”(在澳大利亞布里斯班)。

特點

(圖)水下曲棍球水下曲棍球潛水員水下檢查

水下曲棍球運動的最大弱勢在於沒有觀賞性,水面上的觀眾無法看到精彩的比賽過程,因而注定無法成為商業化的寵兒。但是對於參與者來說,水下曲棍球隊員有著賞心悅目的身姿,嫻熟的技藝,激烈的對抗,這足以令人興奮。一般來說,這種非奧運項目的每個球隊的隊員都非專業人士,而是來自各種工作崗位,有著各種社會地位和經濟狀況。不同階層種族乃至國家的人由於這樣一個項目彼此熟悉,這至少在新加坡也成為整個社會和諧共處的一份潤滑劑。

水下曲棍球對於中國,尤其像成都這樣的內陸城市有著特殊的意義。潛水運動已經悄悄的蔓延到了中國每一個有消費能力的城市。但平常工作日,沒有良好海域甚至是內陸城市的潛水員,也希望能找到一個方法培養或者滿足自己親水的特性,這就需要靠就近的水中運動。世界現有的水中運動絕大多數是非對抗運動,例如游泳、蹼泳、跳水、水上芭蕾等,奧運會選用的均為非對抗運動。但正如有的人喜歡跑步田徑而更多的人喜歡籃球足球一樣,有對抗的運動總能吸引到更多人參與。水中的對抗運動主要有水球,水下曲棍球,水下橄欖球等。其中水球實質上是一種水面運動。水下橄欖球有著過多的身體接觸,首先在安全上形成一些問題,其次在單薄的泳衣泳褲下容易引起亞洲文化圈的不適應。(事實上亞洲人就不喜歡橄欖球)水下曲棍球雖然是在水下完成,但規則上不允許過於激烈的身體對抗。在水的阻力和設備的保護下,運動員即便被踢或者打到也不易真正受傷,是一種更文明的水下對抗運動。

成都興起

2015年8月,四川成都就成立了一支“成都水下曲棍球隊”。由於連日的高溫,成都白領們選擇了這個消暑又鍛鍊身體的運動。

據介紹,這個水下曲棍球共有30多名隊員,大多為海歸白領一族。“成都水曲隊”的元老陳軍說,這個還未被商業化且具有娛樂性的項目給她帶來了“與眾不同的體驗”。他開始接觸水曲時,甚至還不會游泳,但現在,他的水下動作已經頗為嫻熟,還讓他練就了好身姿。

由於水下曲棍球不便於觀賞,因此很多觀眾無法看到精彩的比賽過程,從而不了解這個運動。為了讓更多人了解這項運動,“成都水曲隊”還建立了微信群、QQ群,並通過降低參與成本等方式吸引招募愛好者。

世界上一些奇怪的比賽

十項最瘋狂的極限運動

如果想要用極端的刺激振奮一下每天千篇一律的日常生活,再合適不過。可惜的是,下面的運動危險性太高,很多保險公司根本不受理,所以,如果想玩,先確定萬無一失再說……
太空球| 走軟繩| 水下曲棍球| 高空飛越| 低空跳傘| 高空跳水| 火山滑板| 車底溜冰| 火車漫遊| 速降滑雪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