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苄西林鈉氯唑西林鈉

氨苄西林鈉氯唑西林鈉是氨苄西林鈉和氯唑西林鈉按活性成分含量11組成的複方製劑。

基本信息

含量測定

由於氨苄西林和氯唑西林的疏水性相差較大, 在通常的反相色譜系統中, 氨苄西林的容量因子約為1, 與有關物質的分離較差; 氯唑西林的容量因子約為30, 使得分析時間很長。本文建立採用陽離子交換柱的H PLC 法可同時測定注射用氨苄西林鈉/氯唑西林鈉中的氨苄西林和氯唑西林的含量, 該法可在不足10m in時間內有效分離氨苄西林、氯唑西林及其主要雜質。

1儀器與試藥高效液相色譜儀; 色譜柱( 200mm ! 46mm, 5m ); 氨苄西林和氯唑西林對照品(中國藥品生物製品檢定所); 注射用氨苄西林鈉/氯唑西林鈉(上海新先鋒藥業有限公司); 磷酸和磷酸氫二銨均為分析純, 乙腈為HPLC級, 水為蒸餾水。

2色譜條件流動相為磷酸鹽緩衝液( 001m o l/L 磷酸氫二銨溶液,用磷酸調節pH 值60) 乙腈( 9010); 流速10m l/m in; 柱溫25∀; 檢測波長225nm; 進樣體積20l。

3方法與結果對照品溶液取氨苄西林和氯唑西林對照品各20m g,精密稱定, 置200m l量瓶中, 加水溶解並稀釋至刻度, 搖勻。供試品溶液取供試品50m g, 精密稱定, 置250m l量瓶中, 加水溶解並稀釋至刻度, 搖勻。系統適用性溶液稱取供試品約50mg, 置50m l量瓶中, 加水溶解並稀釋至刻度, 搖勻, 室溫( 約25∀)放置24h, 即得。氨苄西林峰和氯唑西林峰的理論板數分別約為3500 和3000, 拖尾因子分別為10 和11, 兩者間的分離度約為40。31線性與範圍取氨苄西林和氯唑西林對照品各20m g,精密稱定, 置100m l量瓶中, 加水溶解並稀釋至刻度, 搖勻,作為貯備液。精密量取此液75、60、50、40 和25m ,l 分別置10m l量瓶中, 加水稀釋至刻度, 搖勻, 在上述色譜條件下分別進樣分析。

以面積( A)為縱坐標, 濃度( C )為橫坐標, 回歸方程分別為: 氨苄西林A= 1647C+ 76 r= 10000氯唑西林A= 4585C+ 107 r= 10000 氨苄西林和氯唑西林分別在45~ 134和44~ 131g /m l範圍內呈良好的線性關係。32檢測限和定量限氨苄西林和氯唑西林的檢測限按信噪比31 計均為01g /m ,l 定量限按信噪比101 計均為03g /m l。33精密度取同一批供試品, 配製成6份溶液, 分別進樣分析, 氨苄西林和氯唑西林含量的平均值分別為4467% ( RSD= 05%, n= 6)和4438% ( RSD= 06%, n= 6)。34耐用性另選用2支相同品牌填料的色譜柱實驗, 均得滿意的色譜圖。35回收率精密量取同一份供試品溶液10m ,l 分別置20m l量瓶中, 精密量取並加入對照品貯備液5m ,l 加水稀釋至刻度, 搖勻。在上述色譜條件下進樣分析。測得氨苄西林和氯唑西林的平均回收率分別為999% ( RSD = 04%, n= 6)和1000% ( RSD= 05%, n= 6) 。36樣品測定採用國家藥品標準方法[ 1] 對同一批供試品進行測定, 測得氨苄西林和氯唑西林的含量分別為4430%( n= 3)和4491% ( n= 3) , 與本文方法的測定結果一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