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辦南華工商學院

民辦南華工商學院

民辦南華工商學院是由廣東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並在國家教委備案的普通高等學校。是全國第一所由社會團體--工會創辦的具有普通高等專科學歷教育的學校,也是廣東省最早成立的民辦高校之一。學校先分兩個校區。

基本簡介

民辦南華工商學院是由廣東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粵府函【1993】350號),並在國家教委備案(教計廳【1994】9號)的普通高等學校。民辦南華工商學院是在廣東省總工會幹部學校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是全國第一所由社會團體--工會創辦的具有普通高等專科學歷教育的學校,也是廣東省最早成立的民辦高校之一。
學院現有兩個校區,校本部坐落於風景秀麗的白雲山麓,交通極為方便;黃埔教學區,坐落於聞名中外的黃埔軍校所在地-----廣州黃埔區長洲島,這裡古木參天,風景宜人,環境幽雅,毗鄰在建中的廣州大學城。廣東省總工會副主席孔祥鴻兼任學院黨委書記,易江博士任學院院長。學院自1993年起參加全國高等學校統一招生,目前在校全日制學生2598人,另有三個合作辦學單位:石油大學(廣州)、廣東工貿職業技術學院(原南華工商學院西院)、廣東青年幹部學院,共有學生1882人,合計在校生4480人。合作單位的校區管理實行合作辦學,相對獨立的管理模式。
民辦南華工商學院前身是廣東省總工會幹部學校,該校擁有悠久的歷史。它創辦於1952年秋。
80年代開始,與中山大學等高校聯合舉辦大專學歷教育,積累了一定的學歷教育經驗。
1993年6月16日,由廣東省高等教育廳評審委員會組織專家組論證,一致通過同意在廣東省總工會幹部學校的基礎上建立民辦南華工商學院。
1993年7月19日,廣東省人民政府發文批准建立“民辦南華工商學院”。首屆酒店系、法律系招生81人,隨後專業和招生數逐年增加。
自1993年以來共為社會培養合格人才4245人。
學院現設有國際貿易系、法律系、旅遊經濟系、金融系、環境藝術系、計算機系、外語系、工商管理系、運動人體科學系等9個系、14個專業。面向廣東、湖南、湖北、河南、四川、陝西、海南、重慶、寧夏、甘肅、浙江、福建、安徽、江西、貴州、新疆等十五個省市招生。
學院現有占地面積201.8畝,建築面積70567.62㎡,經費總投入6389.3萬元,其中儀器設備投入1184.3萬元。專任教師110人,其中本科以上學歷103人,副高職稱以上29人。現有實驗室3個,校內外實訓基地20個,語音室3間,多媒體課室5間,計算機機房、電腦室共8間,計算機共343台,本部開通了校園網。圖書館2個,擁有藏書170876冊,閱覽室4間。擁有400米環形田徑場1個,排球場1個,籃球場9個,羽毛球場8個,游泳場1 個,網球場1個。
學院成立以來,一直受到教育部、省委、省政府和廣東省教育廳及社會各界的熱情關懷和支持,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廣東省委書記謝非同志親自為學院題寫了校名。學院創辦以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專家組、世界銀行教育部門官員、香港亞洲電視台等團體曾來我院進行考察、訪問和學術交流,更榮幸的是得到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楊振寧博士的關心和指導。
一九九三年以來先後被中共廣東省委、省人民政府、省直屬機關黨委和省總工會授予“廣東省文明單位”,“廣東省先進集體”、“先進基層黨委”等光榮稱號,學院因綜合管理得力,先後獲得“廣州市天河區安全文明小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先進單位”。
民辦南華工商學院在短短的九年間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默默無聞到成為廣東省民辦高校的知名品牌;從1993年招生的81人,到2002年的在校生4480人;從一個校區發展為兩個校區,並且成功搶灘進入大學城----未來廣州市最有發展前途的區域,其成功的經驗就在於有明確的辦學目標和辦學特色,使學院的發展總能搶得先機,站在時代的前列。
為了能在激烈的競爭中勝出,民辦南華工商學院提出學院的教育目的是:培養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的高素質和有責任感的建設者;辦學目標是:辦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有博雅特色的高等院校;校訓是誠信創新;學風是求真務實;校風是儒雅自尊;教風是嚴謹和諧。辦學思路:以市場需求為導向設定專業,為社會、基層和生產一線培養高級技術人才。辦學特色:注重實操同時開展博雅教育,使學生一專多能。
在準確的市場定位,清晰的辦學思路的指導下,民辦南華工商學院摸準了市場的脈搏,首先從專業設定上搶占制高點。當1993年法律、酒店管理專業剛興起的時候,剛成立的民辦南華工商學院以此為切入口,結果當年的招生成績喜人,初見成效。在後來的專業設定上均在詳細的市場調研的基礎上,經過周密的論證,確認後迅速申報。由於定位和時機把握得恰到好處,因此,踏著時代的節拍,穩步發展。同時,民辦南華工商學院充分利用新型的專科學院“船小好掉頭”的優勢,根據市場的變化調整專業的設定。如1995年申辦民用建築專業時很熱門,可是該專業的教學設備要求高、投入大,同時,專科畢業生在該領域的發展前景不大,因此,學校及時調整了專業方向,改為具有廣闊發展空間的建築與裝修專業,2002年又增設環境藝術設計專業,使適應面更廣。不斷的根據市場需求的變化自我調整,從而保證了該專業長久的生命力。出於同樣的考慮,2002年,在法學專業的基礎上增設國際法專業,在酒店管理專業的基礎上增設旅遊經濟專業。2002年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基礎上增設的報關與國際貨運專業,成為最成功的範例,再一次驗證了民辦南華工商學院市場定位的準確,辦學思路的清晰。報關與國際貨運專業是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特別是我國加入WTO的需要而設定的,屬該領域最新興的專業,全國僅有四所高校開辦了這個專業。因此,該專業頗受到廣大考生的青睞,新生報到時場面火爆,特別是外省新生到得多、素質高,最後該專業由原計畫的4個班,擴大到6個班,雖然為此增加了許多困難和工作量,但全系的教師都樂在其中。
專業設定的合理是搶占生源至關重要的第一步,如何進一步鞏固生源,擴大市場份額,把蛋糕越做越大,保證長遠發展,實現南華人的百年名校之夢,百年樹人的理想呢?這是南華人從創辦學院之日起,就不斷思考探索的問題。經過不少的挫折,我們對民辦南華工商學院的定位有了更清晰的認識。高職高專院校,既不象重點大學培養基礎理論、高科技研究人員,不象普通本科院校為機關、事業單位、大中型企業輸送中高層管理人才,也不象我國大量的中等技術學校為生產一線培養高級技術人員,而是為社會基層和生產一線培養高級技術套用型人才,即“灰領”。“灰領”不是“藍領”但它必須以“藍領”為基礎,要具有很高的實踐和操作能力。“灰領”不能局限、停留在操作能力上,必須具備較強的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要能判斷、發現生產一線出現的問題並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措施和方法來,就要求這類人員有一定的綜合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比操作者高一個層次。對於培養目標有了明確的定位,因此,各個專業結合本專業的特點,制定了教學計畫等有關教學管理的措施和方法。在全院師生的共同努力下,民辦南華工商學院的教學辦出了特色,學生一專多能,2001年就業率達到87%,使學院在廣東省的知名度越來越高,2002年一次性招生(指沒補錄)且火爆的報到場面就是最好的證明,社會的認可就是對我們辦學成績最好的肯定。

相關條目

本科院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