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史上最大空難事件

時間:1977年3月27日

地點:洛斯洛德斯機場

死亡人數:583人

客機:波音747客機

概述

1977年3月27日,非洲西北大西洋中西班牙加納利群島特那裡夫島上的洛斯洛德斯機場跑道上,兩架波音747客機相撞,一瞬間,旅客和機組人員死亡583人,幸免於難的僅61人。這是民航史上最大的空難事件。

事件簡介

過一天,陰雨和霧氣籠罩著整個加納利群島,洛斯洛德斯機場也在濃霧之中。這個機場只有一條跑道,長度為3400米。跑道的方向是由東北向西南延伸.機場的海拔高度為600米,處在島上最高的皮科得太山的東麓。由於機場地勢高,被濃霧籠罩是常有的事。大西洋潮濕的海風吹來時,往往在山峰周圍形成雲霧圈。有時,濕潤的空氣突然刮來,與山峰周圍的冷空氣相遇,濃霧來得快,散得也快。這種變化無常的天氣,對航空港來說,實在是一個很不利的自然因素。可是,它使島上的植物生長茂盛。濕潤、溫和的自然條件,造就了島上美麗的自然風光。
荷蘭航空公司的一架波音747客機正停在跑道上,等候地面塔台發出準予起飛的命令。飛機上載有247名旅客,機長雅各布·贊吞,51歲,是一位已經有1500飛行小時的優秀駕駛員。他得到準予起飛的命令後,嫻熟地操作駕駛桿,發動機隨著轉速的增加而不斷提高音調,發出震耳欲聾的轟鳴聲.制動器已完全鬆開,飛機開始滑行。機長掃視了各種儀表,一切正常。
但是,機場上的霧氣象青煙般地越來越濃,能見度也越來越低。飛機在滑行中,猶如在雲中穿行,駕駛員只能看到跑道兩旁的信號燈在飛機的兩翼下迅速往後退去。機械師不斷向機長報告飛機時速:
“80,90,100,120...”
傳到駕駛員耳朵中的除了轟動機的轟鳴聲外,就是飛機時速報告聲:
“200、220...”
隨著飛機不斷加速,跑道兩旁的信號燈也越發迅速地向機身後面飛逝、濃霧好象要把飛機吞沒一樣。突然,在濃霧中駕駛員隱約看到跑道前方有另一架巨型客機的輪廓,而且兩機正以每秒60米的速度相互接近。
“拉!”機長在這千鈞一髮之際,向駕駛員發出急促而又果斷的命令。駕輕員迅速地將駕駛桿拉向身邊,企圖使飛機立即騰空而起,越過那架正在跑道上迎面而來的飛機。終因速度還未達到足以使飛機升空並可以超越障礙物的程度,飛機的機頭剛剛上仰,機身底部猛烈接在那架來不及躲避的飛機上。一場可怕的空難事件就在這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的傾刻間發生了。這架被撞的也是波音747客機,它屬於泛美航空公司,機上有旅客30O多人,是剛剛從美國飛來的。

事件過程

加納利群島上有兩個機場,分布在兩個相距不遠的島上。這裡是歐洲非洲南北美洲空中交通的聯結樞紐。許多飛越大西洋的飛機都在這裡中轉和加油。其中一個機場位於特那利夫島,這就是發生兩機相撞的洛斯洛德斯機場。這個機場每年的旅客吞吐量為400萬人歡;另一個是拉斯帕爾馬斯機場,每年的旅客吞吐量比前者更大,達450萬人次。
兩機相撞的當天,在拉斯帕爾馬斯機場的候機樓內發生了一起炸彈爆炸事件——地點在候機樓出口處附近的鮮花店櫃檯邊上.這起事件雖然未造成人員傷亡。但在旅客和迎接旅客的人們心中引起了恐慌。大批警察來到現場。搜尋是否還有別的隱患存在。因此,嚴重打亂了這個航空港的正常運轉,許多航班被推遲起飛。從外面飛來的航班也被臨時安排到洛斯洛德斯機場降落。拉斯約爾馬斯機場的臨時關閉,這不但對洛斯洛斯機場增加了巨大的壓力,而且也干擾了該機場的正常運轉。
洛斯洛得斯機場這一天顯得特別繁忙、有時機場跑道上和滑行道上飛機首尾相接,一架飛機剛剛騰空而起,另一架飛機又向跑道沿來;有時一架飛機剛剛著陸。另一架飛機又在空中盤旋等待著陸。
這架荷蘭航空公司的波音747飛機在準備起飛之前,機長在計算了飛機重量後,認為可以再加2.1萬加侖汽油,以便在飛抵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之後,無須在那裡再加油就可以飛回拉斯帕爾馬斯機場來。因此,本來可以早早起飛的飛機被推遲了起飛時間。
正當荷蘭飛機加足汽油準備起飛時,那架泛美航空公司的波音747飛機也出現在滑行道上準備起飛。這架飛機是剛剛從美國洛杉磯飛來的,目的港是拉斯帕爾馬斯機場。由於那個機場臨時關閉,這架飛機只好在洛斯洛得斯機場作臨時停靠,等待那個機場開放後,再起飛前往。
下午4點半左右,洛斯洛得斯機場被告知:拉斯帕爾馬斯機場已經開放。調度室為了減輕機場候機樓的擁擠狀況,有意安排荷蘭和泛美公司的兩架大型飛機首先出港。
荷蘭公司的飛機在得到塔台控制員的同意後,準備向跑道滑行。但是,塔台又通知機長,由於停機坪飛機擁擠,他必須直接滑行到跑道去,而不是象平常那樣先進入滑行道,然後再進人跑道的起點。荷蘭公司的飛機按照這一指令向跑道前進。
與此同時,泛美航空公司的1736號波音747客機機組已在做飛機起飛的準備。這架飛機是以機長的名字命名的,稱為克利伯·維克多號飛機。機長維克多徵得管制中心調度員的同意後,飛機開始離開候機樓向跑道前進。這架泛美公司的飛機滑行方向同荷蘭公司的飛機略有不同。它在滑行道上前進了一段路程後,先進人跑道,然後,進入滑行叉道滑行,最後才能進人跑道的起點,當它離開跑道進人滑行道時,照理跑道應是空著的,以便讓荷蘭公司的飛機可以首先起飛。
泛美公司飛機的機長維克多,是一位經驗豐富的駕駛員。他已有32年的駕齡,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就已經開始駕駛飛機在空中翱翔了,人們給他起了一個美名“鐵鷹”。“鐵鷹”維克多十分喜歡這架飛機,對它的操縱可以說是得心應手,萬無一失。無論起飛還是著陸,他都能駕馭自如,十分平穩。不過,這一龐然大物到了地面,由於體積大,行動就不如輕型飛機那么靈活了。這架飛機的兩翼展開寬度達60米,機身長度為70米。“維克多,你把跑道趕快讓出來!”“鐵鷹”從耳機中聽到地面塔台的命令。
“等我滑出跑道,跑道一空,我就立即告訴你。”維克多的回答是有條件的。
“好,謝謝!”塔自立即作了回答。
泛美公司的這架維克多號飛機繼續在跑道上滑行,在它的左側已經看到由跑道轉向滑行道的岔路口,在飛行圖上標記是C-3。這是專門為必須迅速離開跑道的飛機使用的。但是,維克多沒有進入這個叉口,因為若要進入這個叉口,飛機必須來一個135度的大轉彎。這是一架大型飛機,要作這樣的大角度轉彎會有一定困難,一則可能使起落架的輪子壓壞跑道邊上的信號燈,再則可能使輪胎被扎破。因此,維克多沒有按照塔台的指令立即離開跑道,而是繼續向前滑行。與此同時,他在耳機中聽到了塔台調度員同荷蘭飛機機長的談話聲、荷蘭公司的飛機已如期滑行到跑道的起點,等待批准起飛。跑道上的能見度是500米。這樣的能見度,飛機是可以起飛的。荷蘭飛機的機長向塔台調度請示說;
“荷蘭公司飛機已在跑道起點,等候起飛命令。”
“OK!請稍候,一會兒我再呼你。”塔台回答說。
這時,塔台向泛美公司的維克多發出詢問;
“機長先生,你還在跑道上嗎?”
“是的,我暫時還在跑道上滑行。”維克多機長向塔台作了回答。他環顧了一下各種儀表,一切正常。
災難現場:大火燃燒了20多個小時才被撲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