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管理幹部學院

民政部管理幹部學院

(簡稱民政學院)前身是1959年成立的內務部幹部學校。1983年12月經國家民政部批准,國家教育部備案正式成立民政部管理幹部學院。1984年7月開辦大學專科學歷教育。1995年民政部培訓中心成立,與民政部管理幹部學院合署辦公,實行一個機構、兩個牌子。目前學院主要承擔民政部直屬機關幹部和系統民政幹部職工在職培訓任務,同時,與其他院校開展聯合辦學,培養社會工作、民政管理、社區建設、殯葬管理、康復工程等專業人才。經過多年建設,民政部管理幹部學院已經初步形成以幹部教育培訓為龍頭,繼續教育、理論研究、科研開發為一體的多元化教育培訓科研機構。

基本信息

所處位置

學院遠景學院遠景
學院地處北京城東燕郊經濟開發區,占地310畝,學院有配套齊全、設備先進的攝像、語音、計算機等電教設備,有可供4000餘名學生學習與生活的教學樓、圖書館、學術報告廳、多功能體育館、室外運動場、公寓、食堂、健身中心。新建的培訓樓主要用於民政幹部教育培訓,上前,一期工程已經投入使用,可以同時為100名幹部進行培訓。二期工程峻工後,可以同時為300名民政幹部提供培訓服務。

教育發展

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學院在專業建設、師資隊伍、教材、科研等方面都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學院現有民政管理系、社會工作系、經濟與信息科學系、假肢矯形康復系、民政部假肢研究所、民政部101(殯葬)研究所等四系兩所。
學院現有專職教師85人,兼職教師25人,其中副高以上職稱的35人,中級職稱30人,碩士、博士占30%。中外,學院與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著名高校有著密切的學術關係,從這些名校聘請了名校客座教授20餘名,形成了一支具有高素質,知識結構合理、精通專業的專兼職教師隊伍。
學院十多年來編寫和公開出版了30餘部專業教材。許多教材都是開創性的,填補了學術領域的空白,如《民政管理髮展史》、《民政概論》、《社會保障教程》、《社會工作教程》、《中國基層政權建設》、《中國社區工作》、《發展社會學》等;編寫內部教材40餘部,合作翻譯社會工作教材20餘部,開創了具有自己專業特色的教材體系。
在對外交往和國際合作方面,學院同加拿大挪威有著長期的社會工作項目合作關係,中國-歐盟村務管理項目也已正式啟動,此外還與德國、美國、澳大利亞、瑞典、英國、紐西蘭等國家和組織及我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台灣地區的學術團體、院校、社會工作教育協會建立了廣泛的聯繫,開展了廣泛的國際合作

學院規模

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學院在專業建設、師資隊伍、教材、科研等方面都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學院現有民政管理系、社會工作系、經濟與信息科學系、假肢矯形康復系、民政部假肢研究所、民政部101(殯葬)研究所等四系兩所。
學院現有專職教師85人,兼職教師25人,其中副高以上職稱的35人,中級職稱30人,碩士、博士占30%。中外,學院與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著名高校有著密切的學術關係,從這些名校聘請了名校客座教授20餘名,形成了一支具有高素質,知識結構合理、精通專業的專兼職教師隊伍。

出版書目

學院十多年來編寫和公開出版了30餘部專業教材。許多教材都是開創性的,填補了學術領域的空白,如《民政管理髮展史》、《民政概論》、《社會保障教程》、《社會工作教程》、《中國基層政權建設》、《中國社區工作》、《發展社會學》等;編寫內部教材40餘部,合作翻譯社會工作教材20餘部,開創了具有自己專業特色的教材體系。

對外交流

在對外交往和國際合作方面,學院同加拿大、挪威有著長期的社會工作項目合作關係,中國-歐盟村務管理項目也已正式啟動,此外還與德國、美國、澳大利亞、瑞典、英國、紐西蘭等國家和組織及我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台灣地區的學術團體、院校、社會工作教育協會建立了廣泛的聯繫,開展了廣泛的國際合作。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