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彩瓷鎏金彌勒佛

民國彩瓷鎏金彌勒佛

整個塑像真實、生動、活潑、親切可人,似能給會館商人帶來層出不窮的財運,同時也反映了當年景德鎮瓷廠的藝術大師高超的彩瓷工藝水平。

基本信息

名稱:民國彩瓷鎏金彌勒佛
彩瓷鎏金彌勒佛彩瓷鎏金彌勒佛

類別:陶瓷
年代:中華民國時期
尺寸:高57.2厘米

文物鑑賞

民國彩瓷鎏金彌勒佛屬“福建會館”款,出自晚清至民國時期,高57.2厘米,為常人身高的三分之一。彌勒是未來佛。傳說中國五代明州布袋和尚是其轉世化身,時號長汀子布袋師,常住浙江省奉化縣岳林寺,後端坐石上而逝。宋、明以來,江南諸寺多塑其身,在杭州更為普遍。在明代中晚期,隨著手工業紡織工場的產生和商業的發展,中國東南地區同籍商人常辦有會館,具有住宿、貿易和商會的多種功能,大大便利了同籍商人的貿易合作和信息交流,對促進社會進步和當地經濟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民國彩瓷鎏金彌勒佛像做工精緻,彩色亮麗,神態可人,應是某經濟繁華之地的福建會館用重金在景德鎮瓷廠聘良工定做的。民國彩瓷鎏金彌勒佛像坦胸露乳,大腹便便,雙耳垂肩,笑看天下。其頸下帶雙圈黑色菩提子佛珠,右腰間懸米黃色粗布袋,左手持靈芝狀如意,右手托雙迭金元寶。民國彩瓷鎏金彌勒佛身披紅褐袈裟,兩袖自然下垂,腰裹棕色短裙,裙褶迭起。其右腰下米黃色粗布袋,經緯織紋明顯可見。佛腰橫系一條黑色腰帶,帶的寸頭自然飄動,增加了雲遊中的感覺。該佛像下身著古綠色代褲長裙,密布紅蕊白花,周邊拖地,露出一雙腳趾,突出遊走四方的灑脫氣氛。其左手所持靈芝狀如意,頭和中柄鑲的綠松石色瓷釉鏡面,與真綠松石無二。中柄兩邊所嵌粉玉螭龍,十分逼真。右手所持迭起的兩隻元寶,金色透白,十分明亮。因久經年代,許多商人求財心切,焚香求助,頂禮膜拜。手摸氣撫,佛身斑駁脫落,似向人們訴說著與會館人員共同度過的滄桑歲月。整個塑像真實、生動、活潑、親切可人,似能給會館商人帶來層出不窮的財運,同時也反映了當年景德鎮瓷廠的藝術大師高超的彩瓷工藝水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