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岳父:宋查理―陳廷一傳記文學系列

民國岳父:宋查理―陳廷一傳記文學系列

《民國岳父:宋查理―陳廷一傳記文學系列》,由陳延著作,東方出版社出版。

圖書簡介

作者: 陳延 著
出 版 社: 東方出版社
  • 出版時間: 2008-9-1
  • 字數:
  • 版次: 1
  • 頁數: 335
  • 印刷時間:
  • 開本: 32開
  • 印次: 1
  • 紙張:
  • I S B N : 9787506031752
  • 包裝: 平裝
定 價:¥30.00

內容簡介

天下鮮花,唯洛陽牡丹最艷。
天下美女,唯“宋氏三姊妹”最美。
國色天香,詩琴書畫,才貌雙全。
人們在驚艷三姐妹的同時,幾乎忘掉了培養她們的偉大父親。
本書以翔實的歷史資料,揭示了“宋氏三姊妹”的父親宋查理,從一個少年華僑成為一名富商,積極投身於推翻清王朝統治的鬥爭中,以及他當年培養宋氏三姐妹的良苦用心。
他是孫中山、蔣介石的岳父。
他是“民國岳父”。

目錄

序一 於友先
序二 萬伯翱
第一章 宋家大樹韓家根
 濃郁的鄉風民俗和豐厚的民族文化底蘊擁抱著一個神秘的家族
 一本古拙的家譜,把人們帶進了歷史深處;一本古拙的家譜揭開了一個古老的謎
 椰兒院的韓氏家譜
 英雄爺爺韓錦彝
 韓家子孫智慧星 
第二章 血色少年
 他最記恨父親的一件事:父親不讓妹妹上學心中的女神
 清瀾灣的濤聲鑄就堅定的反叛個性
 1875年:恐懼的蒙面人
 離家,踏上大洋的浪尖
 落霞時分到達美國波士頓
第三章 揚帆在異國
 大洋此岸的中國仔,大洋彼岸絲茶店的實習生 
 像一位新娘“嫁”給了宋家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第四章 風雨漂泊
 出走在一個暴風雨的夜晚
 “天朝人”穿上了美利堅合眾國水兵的制服
 彷徨中的阿虎,上帝再次向他伸出救援之手
第五章 跨進教會之門
 走進聖三一學院偌大的紅門
 卡爾將軍原是個有眼光的人,為何卻給我送來個衣冠不整、鼻青眼腫的醜小鴨
 “歡樂王子”――全班40名新生送給宋查理的見面禮
第六章 人生加油站
 聖三一學院的愛情風波
 宋查理的經商意識ABC
 求醫悲喜歌
第七章 虎落平陽
 他曾是胡適的老師,胡適是學生中的調友王。不是他收拾了胡適,而是胡適捉弄了他
 他處在極度矛盾的漩渦中。他想投江,一個洪亮的聲音喊住了他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人若倒霉,喝口涼水都塞牙
第八章 初出茅蘆
 第一次街頭布道時,竟被幾個頑童拋出的石塊將頭擊破,血流如注
 取下“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牌子。讓國人昂起頭,走進上海外灘公園
 巡捕將槍托擊來,宋查理一個鷂子翻身躲過。拱手抱拳道:打人是有罪過的
 愛情的金太陽,因宋林齟齬而隕落了
第九章 上帝賜福
 愛情是上帝送給人間的一種情緣。愛琳病逝,宋查理痛不欲生
 查理出車禍,桂珍正巧碰上,查理桂珍互訴心聲
 晨曦中,雙目對視,互道珍重
第十章  崑山傳教的艱難歲月
 崑山乃困山。沒到崑山想崑山,到了崑山真困山。宋查理想哭哭不成,想笑笑不出聲
 崑山遙遠,卻牽著她的心;上海遙遠,他永遠忘不了心上人
 風雲突變,住室著火,宋查理及時逃脫,否則將在烈火中永生
第十一章 聖潔的婚禮
 基督徒之愛是兄弟般的愛,是神聖的愛。只有在男女的結合中,愛才具有雙重意義,才是生命脈搏完美的跳動
 也許是上帝的安排,他終與孫中山在碼頭相見
 這成了宋查理兒童救濟事業的開始,並一直延續到他的兒女們
第十二章 愛國從傳教開始
 在兩股力量中尋找共同點:關心國事與傳授福音是統一的,將兩者對立不可取。堅持一面,充其量只是一個理想主義者。
 變革,使他一夜成為百萬富翁
 林肯紀念目,長女出生。宋查理為懷念心中的美國戀人――愛琳(後寫靄齡)
第十三章 商戰風雲
 屈辱的歲月,爆發的時刻……
 “美華”變“華美”,宋查理打了個漂亮“仗”
 一筆巨額捐款被對方當成“炮彈”回敬,宋查理遇車禍事出有因
第十四章 再晤中山,醞釀革命
 宋查理與孫中山會晤,小慶齡誕生。小慶齡血管里流著父輩宋查理奔騰不羈的血
 上書朝廷之事,宋查理與孫文發生爭執
 在遠東有三位熱血青年,為驅除韃虜,振興中華,創立合眾政府,在黑暗中燃起了一盞燈
第十五章 戰火的洗禮
 宋查理除喜得貴子,再也沒有比革命更令他開心的事
 廣州起義的日子,人稱是宋查理生意場最為黑暗的日子
 炸彈在腹心開花,堡壘從內部攻破?起義失敗,令宋查理心碎
又一次荒唐受挫,令孫中山反清名聲大噪,成為舉世聞名的新聞人物
第十六章 一個“童話”的誕生
 炮火伴她誕生,她成為中國航空事業的奠基人
第十七章 教兒育女
 宋查理的偉大:一是支持孫中山革命。二是精心把兒女培養成華盛頓、林肯式的人物
 讓孩子的天性充分地發展
 歡樂應該歸還孩子
 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陶冶孩子的心靈
 教育孩子懂得金錢的來之不易
 公認的中西女塾早熟的學生
 兒戲不得,假“皇后”變成了真“皇后”,歷史的必然
第十八章 痴心不改圖破壁
 命運使他們生死與共。一封平安信,值抵千萬金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戲劇連著戲劇,傳奇連著傳奇
 惠州起義慘敗,給中國人留下了不泯的沉思
第十九章 弄潮上海
 上海,一座革命的城
 他不僅是孫中山革命的追隨者、中國民族工業的創始人,同時還是中國基督教教會的創始人
 營救鄒容君,宋查理捨生忘死
第二十章 赴美籌款,再顯英雄本色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籌款200萬美元,累倒了英雄漢,一種不祥的徵兆像烏雲籠罩
 在他的頭頂
 羅斯福總統接見宋靄齡,宋靄齡質問總統,羅斯福啞口無言
第二十一章 革命召喚
 不西不中的姑娘回來了
 宋靄齡不是把自己作為宋查理的女兒,而是作為一個應聘的秘書
 為起義捐款,宋查理與長女比賽
第二十二章 煎熬的日子
 宋查理和宋靄齡扳著指頭計算日子,焦灼地盼望著南國的驚雷
 廣州起義失敗,宋查理和宋靄齡神情黯然
 按照宋查理的指示,宋靄齡一天之內給尚在國外的孫中山連發三封加急電報,敦促他放下一切,馬上回國主持大局
第二十三章 歡呼雀躍迎共和
 孫中山回國。宋查理說:今天不僅有成千上萬的中外人士爭睹先生風采,更會留下無數照片留傳於世,要穿戴得不失我們領袖的尊嚴
 孫中山向宋查理由衷地讚揚宋靄齡:你推薦的秘書我非常滿意,她有美國式的高效率
第二十四章 鐵路狂想曲
 宋查理說:子文不要爭了,還是你大姐去。宋子文來了個美國式的聳肩:在我們家呀,重女輕男
 宋靄齡直言不諱地向孫中山袒露心跡,結果卻使宋靄齡大失所望 
第二十五章 談錢得婿
 傍晚時分流亡日本
 宋查理請客,談錢得婿
第二十六章 孫宋連理起波瀾
 孫中山與宋慶齡相愛
 宋查理感到全家人忽然都成了哲學家:宋慶齡是理想主義,宋靄齡是實用主義,自己是“違心”主義,媽咪呢,好像是虛無主義
 宋查理來晚一步,宋慶齡和孫中山已經在日本著名律師和田瑞的主持下舉行了簡樸的婚禮,迎接他的是一對新人幸福的笑臉
尾聲 輝煌永駐
後記

書摘

第一章 宋家大樹韓家根
 濃郁的鄉風民俗和豐厚的民族文化底蘊擁抱著一個神秘的家族
  3月的海南,椰風習習,天藍地綠,海天一線。俯視海島,海南就像一隻不沉的航空母艦。它背靠祖國大陸,面朝南海群島,與越南毗鄰,與香港同伴。處處鬱鬱蔥蔥,真可謂是綠色之鄉、綠色之島。
  海南自古就是中國的領土。
 在這座中國的第二大島上,有一座歷史文化名城――文昌。
  文昌,望名生義,就令人想到這是一個重視文化教育、以昌盛祖國文明為其傳統的鄉地。
  它位於海南島的東北角,像一顆珍珠,鑲嵌在海島的前沿。古人預言,這裡背後有靠,出路開闊,是一塊能出偉人的寶地。的解,這裡出過海瑞――明朝的一塊硬“骨頭”。他藐視權貴,剛直不阿,愛民如子,執法如山。他甚至敢冒犯龍顏,對皇帝直言相罵,也會利用下象棋之機,耍弄花招,誘騙皇帝減免天下賦稅。文昌人歷來把海瑞視為敢斗惡勢力的化身,視為當地的一大驕傲。
儘管海瑞從前一直是文昌的第一名人,可在今天中國大力發展商品經濟的時代,那些為了發財致富跑到海南,又繞道文昌想來拜佛取經的人,興趣卻不在“海青天”身上。他們要朝拜的,是文昌、也是中國近代史上有名的人物――宋查理及其一家。宋查理依靠自己的信念和努力,一步步發展成為擁有許多著名企業的大富翁。他目光遠大,慷慨資助和積極參與孫中山領導的民主革命,功勳卓著,名揚天下。他對子女的精心培養,使他們一個個成為中國政壇上的風雲人物。他的長子宋子文幾度出任國民黨行政院院長,次子宋子良、幼子宋子安也都事業有成。他的三個女兒,對一個家庭來說,尤其是亘古未有的一個奇蹟:她們不僅一個個天生麗質,受過良好的教育,而且在愛情上有獨特的眼光和追求。三姐妹中一個嫁的是國民黨行政院院長、四大家族之一的孔祥熙;一個成為偉大的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中華民國第一任總統孫中山先生的伴侶,被尊稱為國母;一個嫁給了先後統治中國內地和台灣近半個世紀的蔣介石,成為第一夫人。在那樣一個因襲著沉重的封建傳統、婦女地位還十分低下的時代,她們卻能成功地實現其人生目標,成為女性中的佼佼者:愛錢的,生財有道,一生斂積的財富,據說超過百億美元,不僅堪稱中國首富,在世界富豪榜上也可名列前茅;愛國的,為人民的解放奔走呼號,為人民幸福殫精竭慮,受到億萬人民的尊敬愛戴,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名譽主席;愛權的,在國民黨統治全國的二十多年裡,參與了政治、軍事、外交等幾乎一切重大國事的決策活動,在蔣氏政權退到台灣後的慘澹歲月里,他們夫婦仍然牢牢地控制著這個海島上的一切。文昌的這一家人,儘管政治傾向有所不同,但從他們自身的追求來說,卻一個個都是事業成功的象徵。他們吸引初到海南闖世界、打天下的人前來膜拜,就自在情理之中了。
海風拂面,椰香撲鼻。在文昌,人們還有幸瞻仰新近修葺竣工的宋氏祖居。祖居保持著原有風貌,近似北京的四合院。在院內的石桌上,三姐妹的堂弟、88歲高齡的韓裕老人講述了這片聖土的神秘,講述了宋氏家族的興衰,講述了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的故事。在文昌,人們深為這裡純樸的鄉風和濃郁的民俗文化培育出的吃苦耐勞的文昌人而感到驚奇。在文昌,出現影響中國近現代史的宋氏家族一點也不足為奇。
一本古拙的家譜,把人們帶進了歷史深處;一本古拙的家譜揭開了一個古老的謎
  在文昌市,當你乘船溯清瀾灣徐徐而上,前往椰兒院――宋氏家族故居時,仿佛是隱進了歷史深處。當初沿灣兩岸,文昌農民從事耕作的身影,歷歷在目。他們的耕作水平,和今天的差不多。他們耕作的土地,是最早占據肥沃的清瀾灣的神秘的客家人耕作過的土地。客家人,像我們星球上其他最有才幹的民族一樣,是各部族和個人的混合體。他們背井離鄉,有的充軍,有的刺配,還有其他的原因,來自環境優越的內陸,來自黃河兩岸,來自民族文化的發祥地。
他們操著同一種鄉音,面朝黃土背朝天,在同一片土地上――清瀾灣(又名清瀾港),重建家業。
清瀾灣雖是客家人的第二故鄉,那種鄉情別緒,那種鄉風民俗,那種民族文化的氛圍,像是一種無形的繩索,連著客家人的心,縱是大海、縱是魚米之鄉的清瀾灣也難以割斷。這種情思維繫了一代又一代――直至他們生命的終極。他們中的大多數人,由於交通困難,沒有再回故鄉一趟,但他們至今仍保持著故鄉的風俗,過節過年,紅白喜事,與故鄉無異。
筆者曾來到宋氏家族的故居――椰兒院,那是一個紅霞碎開的傍晚。天上一個太陽,海中一個太陽,是椰兒院一天中最美麗的時光。
海風習習,平緩的海灘,浪花在嬉戲,海鷗在追逐;高高的椰林中,還能看到幾棵檳榔樹,碎開的紅霞,在釋放著最後的能量;七彩金針銀針,在林中家舍的炊煙中,變幻著各種顏色,非常好看。
椰兒院,雖經裝點修葺,仍保持著南北建築風格之妙處。由於這裡日照時間長,屬於亞熱帶地區,住房一般比較高闊,且房頂有通風天井。據說這種房子冬暖夏涼。房檐都有出頂,多則一米,少則半米。院子裡,幾隻母雞在覓食,神態安然。即使人們走近,它們也不肯躲開。
說明來意,宋查理的堂侄――88歲的韓裕老人主動取出珍藏很久、封面已經斑駁的韓氏家譜。
  一本古拙的家譜,把人們帶進了歷史深處;一本古拙的家譜,揭開了一個古老的謎。
椰兒院的韓氏家譜
宋氏家族當年本姓韓,宋查理原名韓教準。
宋查理的先祖是河南安陽人。
安陽古稱相州,是戰國“七雄之一”韓國的首府所在地,亦是古代的殷都,號稱中國七大古都之一,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
漢代志書載,劉邦麾下有一位賢才名叫韓信,又稱“胯下將軍”。這便是韓氏家族在歷史上可查證的最早的傑出人物。韓信後來之所以得到劉邦青睞重用,源於一段“蕭何月下追韓信”的傳說。韓信有才,蕭何愛才。這一追一趕,演變成千古流傳的活劇,名傳天下,發人深省。
韓信下世,韓姓從此一蹶不振。待到宋朝,出現了韓琦大將軍。傳說韓琦是韓信的化身,令韓姓後人篤信不疑。此人可與韓信齊名。
北宋韓琦為相州安陽人。相傳韓琦將軍統軍抵禦西夏入侵,正是一個飛沙走石之日,風借人勢,人借風勇,如入無人之地,以一當十,銳不可當,建有赫赫戰功,從此官運亨通,被封為魏國公,享盡榮華富貴。但好夢不長,北宋衰亡,韓琦以淚洗面,舉家南遷廣東,投靠曾任廉州太守的族人――韓顯卿門下,受到熱情的接待――這便是韓氏家族的第一次南遷。
1197年,待到韓顯卿官星隕落,韓姓家族便在海南文昌落下腳來生息繁衍。傳到宋查理曾祖父韓儒循這一代時,已有20代了。宋查理的祖父韓錦彝、祖母吳氏生有二子――鴻翼和鵬翼。
宋查理的父親韓鴻翼是一位喝過墨水、能寫方塊字的文化人,在文昌頗有盛名。每逢過年貼春聯時,東家請西家求;誰家出現紅白喜事,他便是當然的主持;誰家出現糾紛,他又是不請自到的調解人。文化人尊稱他為秀才、舉人;經商人尊稱他為先生;當地百姓尊稱他為老師,實際上他沒有教過一天書。他只是在城裡開了一個店鋪,經營米糧。因他為人忠厚,自然生意興隆。
母親王氏,知書達理,出身於秀才之家。後來家境衰敗,待她長大成人時,便有姓無名了。據考證,王姓家族的根也在內陸,要比韓姓遷居文昌早上百年。傳說宋元之交,王姓一族的上賢因參加抗元,心向宋室,激怒了龍顏,王家才被迫南遷。還有一說,王家是被皇帝充軍到海南的。明末清初,王家又舉旗反清,結寨五指山,血染萬泉河,使清軍聞風喪膽。當年,宋查理的母親不過十二三歲,也學著先祖之膽,手執木棍上陣,扮演了軍中巾幗女傑的英雄形象。王家之所以選定韓家為親,主要是看中了韓家乃文化之家、儒商之家。
在宋查理幼小的心靈中,父親是他心中巍峨的五指山――堅毅崇高;母親則是他心中碧波粼粼的萬泉河――柔情似水。這一剛一柔,剛柔相濟,給小查理的成長營造了一個有屈有伸的空間。他能享受嚴父的管教,又能盡享慈母的溫存。在這個家庭中,兄妹三人,他既不像弟弟致準那樣無拘無束,又不像妹妹佇三那樣自來嬌慣。他2歲時,已能獨立穿衣起床了。3歲時,在媽媽的教授下,他已能大段大段熟誦唐詩宋詞了,並且會讀會寫。媽媽的故事也成了他的故事。5歲時,他能親口編講自己的故事了。他講的神話故事,多是揚善除惡,惡有惡報,善有善報,因果報應。那故事中透著善良,透著骨氣,透著堅強。所有這些,日後都影響著小查理的成長。
父親韓鴻翼只有一個弟弟韓鵬翼。他比父親小5歲,也和父親一樣,繼承爺爺的職業――做米店生意。按當地風俗,長子立門單過,老人則隨小者生活。待父親韓鴻翼成家立業後,爺爺奶奶便隨叔叔韓鵬翼一起生活了。
叔叔韓鵬翼,自幼不愛上學,自然沒有父親韓鴻翼喝的墨水多。男大當娶。18歲那年,由爺爺做主,一台花轎抬來了宋家姑娘為妻。宋家亦是當地的一個大家族,出洋打工做生意的較多。單說嬸母宋氏的一個哥哥就在美國經商賺了大錢。嬸母過門韓家時,僅陪送的嫁妝就拉了三馬車。嬸母宋氏常以出洋的大哥引以自豪。和宋查理媽媽嘮起家常來,咯咯的笑聲總掩飾不住內心的高興勁兒。
小查理伏在媽媽王氏身上問:“媽媽,嬸嬸為啥笑得這樣響?”
“她高興唄!”媽媽說。
 “啥事?”小查理瞪大了眼睛。
“你一個舅舅在美國做生意賺了大錢。你瞧你嬸嬸脖子上的金項鍊都是你舅舅買來的,多漂亮!”
“媽媽,等我長大了,也出洋打工,也給你買金項鍊。”
“好吧,媽媽等著這一天。”
“阿虎,”嬸母說話了,“等你舅舅回來了,讓他帶你一起去,好嗎?”
 “好啊。”宋查理笑了。
  “正好,你舅舅缺兒子,乾脆你就給他當兒子好了。”嬸母又說。
“不,我是爸爸的兒子。”宋查理不解地說。
媽媽道:“傻孩子,你可不知道,嬸嬸是抬舉你。要是別家的孩子,給你舅舅,你舅舅還嫌礙事呢。”
孰不知,妯娌間這番平常而又平常的家常話,竟影響到小查理今後的一生――包括他改韓姓宋。
英雄爺爺韓錦彝
 宋查理,乳名阿虎,學名韓教準。
  文昌雖是昌文之鄉,但千年的封建傳統,孩子的乳名、學名包括個人的婚姻大事,皆由父母一手包辦。宋查理也不例外。
說起宋查理的乳名阿虎來,似有昌文不足、尚武有餘的意思。阿虎出生在1863年2月,比孫文出生早三年。這一文一武,反映出兩家人對文、武的深思和反省。阿虎出生這年,恰逢清廷腐敗,民不聊生,義軍四起,天下大亂。1840年,英法聯軍用洋槍洋炮轟開中國大門,由於大清王朝對內一律鎮壓,對外一味求和,一場瓜分中國領土、割讓通商口岸的醜劇開始了。從此,揭開了中國近代史上最黑暗的一頁,外國資本主義勢力開始侵入中國,中國從一個獨立的封建國家,逐步地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
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中國人民在社學的組織和領導之下,掀起了一系列的反侵略鬥爭,其中規模最大的是反對英國侵略者進入廣州城的鬥爭,它也波及到海南文昌城。
那時,阿虎的爺爺韓錦彝是文昌城的教書先生,在當地有一定影響,在社學中大小是個頭目。
阿虎1歲生日那天,全家異常熱鬧,一家六口人圍在圓桌旁,邊吃團圓飯邊逗孫子樂。阿虎一會兒喊爺爺,一會兒喊奶奶,樂得爺爺抱起阿虎,直在屁股上親痒痒。阿虎美得咯咯地笑,爺爺樂得把阿虎放在掌心上托得老高。
正在全家盡享天倫之樂的時候,猛地闖進一個人,口喘粗氣地向爺爺報告說:“韓大人,不好了,英軍要進文昌城了!”
“從哪兒聽說的?”爺爺放下手中的阿虎問。
“剛才我從海灣回來,看到很多艦隊在海灣編組。一個英軍士兵端著槍衝著我吼:‘你們不投降,就叫你們滅亡!”’
“此話當真?”
“沒有半點假話。”
“不對啊?”爺爺搖搖頭,“早上知縣劉淇還通知我,他們不聽知府的命令,拒絕英軍進城。看來劉淇是不是又耍什麼新花招?”
“情況緊急,那我們該怎么辦?”來人道。
爺爺韓錦彝下了命令:“你快通知社學人員到學校集合。我到劉淇那裡走一趟,然後在學校匯集。”
“好!”
兩人一前一後地出了家門。
爺爺來到知縣衙門,撲了個空。原來,劉淇情知不妙,鞋底子抹油――溜了。爺爺怒氣沖沖地來到學校後,社學人員已經到齊。他一個箭步跳到講壇上,像打機關槍似的講道:
“英軍要進城,劉淇這個時候跑了。我不多說,你們也能猜出其中之謎。”
在爺爺講話的當兒,一個叫韓風的男青年嚷道:“剛才,我還見劉淇在文昌酒店打牌。娘的,他跑了和尚跑不了廟。我把他擒來就是!”說完,便三步並作兩步離開了會場。
“事情很急,容不得與大家商量了。”爺爺掃了會場一周,望了大家一眼又道:“我現在分一下工,兵分三路,一路到海港堵海口,一路到城東堵進城道,這兩路有傢伙的帶上傢伙,以防瘋狗咬人;另一路,敲鑼打鼓上街,搞好宣傳,動員民眾,務必齊心殺絕,不準入城一步。”
接著,爺爺清點了一下人頭,分了工。
“大哥,我把他擒來了!”大家正要動身之際,韓風便把一個核桃臉的老頭拖進了會場,他就是知縣劉淇。會場一陣騷動。
 “劉淇賣國投敵,把他廢了!”
  “劉淇出賣我們文昌,應千刀萬剮!”
 “拉出去!拉出去!”
  劉淇渾身顫如篩糠,拱手撲倒在地,抱著爺爺的腿,像抓了根救命稻草一樣,磕頭求饒道:“老爺饒命!老爺饒命!我該死,我該死,請你饒我一命。我家裡有80歲的老母,還有妻兒掛腸,求求你們放過我吧!”
“不行,說什麼也不能放過他。”眾人高呼道。
“不能寬容他,不能憐憫豺狼的眼淚!”有人道。
“不要殺我,不要殺我!我改,我改。”劉淇一個勁地像雞啄米似的把頭磕得嘭嘭響,腦袋上滲出血來。
“你怎么個改法?”爺爺厲聲道。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