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谷村六助

毛谷村六助

毛谷村六助是日本古代武士,其父為日本流浪武士,沒有固定住所。

基本信息

簡介

英彥山是日本國九州福岡縣東南、和大分縣交界的一座萬仞高山,山上古木森森,溪谷幽幽,飛瀑流泉,冷水清冽、溫泉熱氣裊裊,住很遠的人都願到那裡汲水飲用或泡澡療養。英彥山中巉岩、怪石、洞窟密布,引多少人去探險尋幽。從英彥山高住神社去向東,在野嶺的大分縣一側四千米遠的山下,有一個種植著槻木的村莊.村裡有雕刻「木田孫兵衛墓」的石塔,一般認為是毛谷村六助的墳。著名的歌舞伎劇目<彥山權現誓助劍>,描述了毛谷村六助早年的生活經歷。據說六助的父親是廣島人佐竹勘兵衛,為了討伐九州的緒方氏,從京都郡今井一路尾追而來,在那裡相識了園部與兵衛的女兒的間,生下六助。佐竹勘兵衛這是是個四處流浪的的武士,沒有固定的房子住,夫妻二人於是登上犬岳,夜晚住在光葉櫸樹下的山洞中,後來在山下現在毛谷村的位置開闢了村舍。一般認為毛谷村之名就是來源於光葉櫸樹。六助是個老實正直、孝敬父母的人,曾做樵夫,背柴火到小倉町(彥山町)去賣。據說他力氣很大,能用雙手握住馬的四蹄然後舉起。一般認為他那神力是因對彥山權現的虔誠祈禱而被授予的,天狗則在彥山豐前坊的山洞授予他劍術。那時候,廣島藩的劍術師範有個人是微塵流的京極內匠,愛戀著同藩的師範八重垣流的高手吉岡一味齋的女兒園。然而,因為園和一味齋都表示不能接受他,內匠遂懷恨在心,乘夜襲擊了一味齋,之後便向豐前逃跑。內匠為了出仕小倉藩,在藩主面前比試武藝。六助恰巧也提前來訪。內匠於是向六助懇求說:“請您為了讓我完成對家中老母的孝養,而讓我勝出吧。”。六助對他孝順父母的心情所感動,於是在比武中故意讓著對方而失敗。事後六助才知道那完全是謊言,內心怒火衝天。恰好此時,園與母親來到彥山敬神,寄宿在六助的家,於是懇求六助幫助自己報仇雪恨,六助一口答應。不久在小倉城下對手內匠,順利地將其殺死。六助與園因此結婚了。<彥山權現誓助劍>的故事也至此告一段落。此後的六助因為勇名傳揚而成為武士。根據《豐臣鎮西軍記》記載,六助首先出仕了立花家,並接受了立花統虎的一字偏諱,正式更名為統治,自稱孫兵衛。姓則寫作貴田、木田或喜田。豐臣秀吉這時駕臨九州,在肥前名護屋得知了他的勇名。秀吉遂從各大名家揀選當時天下有名的勇士三十六人,與之比試相撲,聲言哪家能打敗孫兵衛,孫兵衛就做誰的家臣。孫兵衛連勝了三十五人,但卻在第三十六場中敗給加藤清正的家臣木村又藏,這就是著名的佳話“三十六人拔”。孫兵衛於是就成為了加藤清正的家臣,號稱清正十將之一。《清正代侍略記》里記載他有九百多石知行。《清正行狀·高麗國出陣武者分備定》記載他帶領鐵炮眾人四十名。孫兵衛侍奉加藤家不久,立即參加了徵發朝鮮的文祿之役,多次獲得一番槍的榮譽。據說因為腳力過人,行走神速,被派為向秀吉報告漢城陷落之戰況的使者,僅僅用了二周就到達了名護屋本陣。他隨清正一直北上進攻至オランカイ(夷狄之意,大約在今中朝邊境),並最終戰死於該地。這一記錄最早見於《清正記》,並被後來的書籍紛紛採用。但是實際上在進攻オランカイ二個月後的清正的書信中,仍然出現了貴田孫兵衛的名字,確切地證明了陣亡說的錯誤性。文祿之役休戰期間,孫兵衛還隨清正圍攻慶尚南道的晉州城,於是就引出了一個朝鮮的著名愛國故事。加藤清正諸將結集十萬大軍圍攻晉州,歷時11天,死傷數萬人,終於破城,慶尚道兵馬節度使崔慶會兵敗自殺。崔慶會的妻子朱論介是一位剛烈的女中豪傑,當時正在城裡做著後勤,當聽到城池淪陷崔慶會殉國的訊息後,她下定了置生死於度外的決心。另一面,日軍因為苦戰取勝,也決定於7月7日在矗石樓擺慶功宴犒勞將士。屆時會有了很多州府的官妓出場,論介認為這是混入宴會場的絕好機會。為此,她打聽了進矗石樓的時間、路線等詳細情況。她把身上的金飾品變賣掉,用這些錢買了一套夏天的服裝和戒指等必需品。到了慶功宴的日子,論介打扮成一個官妓找準時間站在路口,跟著官妓隊伍混進了矗石樓,後來就轉身走到矗石樓下南江邊岩石上隱蔽起來,等待時機。宴會進行了很久了,日本將官一個個酩酊大醉,突然看見象仙女一樣美麗的論介向他們眉目傳情。諸將雖然想馬上走過去,但因為不知道她的身份,猶豫不決。這時候有個身長六尺的武將走上前來,沖論介大聲吆喝著打招呼。他就是以豪勇著稱的孫兵衛。論介一看此人中計,就笑著誘引他到自己身旁。孫兵衛已經被論介深深吸引,不知不覺就到了論介的身旁。論介這時笑了起來,她突然用力抱住孫兵衛,縱身跳入南江殉節。朱論介投江殉節的故事廣為流傳,朝鮮人民深信不疑。他們修建了祭奠論介的廟宇,每到藝伎的節日(六月三十)就組織大型的紀念活動。但是,這個故事也是靠不住的,很明顯是民間藝人的加工。孫兵衛文祿之役休戰期間,曾經回國駐守海汀倉城,度過了短暫的和平時光。1597年,秀吉再次征朝,慶長之役爆發。有小說描述他這次是跟隨清正參加了蔚山保衛戰,由於豪勇過人,明軍非常忌憚,於是用計謀引誘他出戰,然後以毒箭殺死。大概人們認為,勇將最好的歸宿,就是陣亡於沙場吧。至於孫兵衛的同鄉門則相信他平安返回了日本,以六十二歲高齡逝世。孫兵衛是戰國末年至江戶初期的傳奇人物。他被追認為是相撲達人,掌握神傳無雙流的蓋世劍豪,以及四國神傳流游泳法的開祖。在民間戲曲中,他是忠誠孝順的百姓的典範。明治時期,孫兵衛被看成征伐朝鮮的英雄,大加歌頌。他現在則作為地方上的保護神,供奉於名護屋貴田神社。而在朝鮮,則作為醜陋愚蠢、驕橫荒淫的侵略者,愛國英雄朱論介的對立面,而受到批判與唾棄。關於孫兵衛的真實身份,對他的褒貶評價爭論,仍將繼續延續下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