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與抗美援朝戰爭:正確而輝煌的運籌帷幄

毛澤東與抗美援朝戰爭:正確而輝煌的運籌帷幄

(一) (一) (一)

圖書信息

出版社:解放軍出版社; 第1版 (2003年1月1日)
平裝:391頁
正文語種:簡體中文
開本:16
ISBN:7506545578
條形碼:9787506545570

內容簡介

本書用豐富翔實的國內外歷史文獻資料,真實、全面地披露了毛澤東在抗美援朝期間運籌帷幄做出各項重大決策,領導全黨、全軍、全國人民奪取抗美援朝戰爭勝利的過程。書中引用了許多國內外最新披露和解密的文獻檔案材料,採用了歷史紀實與回顧思考、夾敘夾議等生動的筆法,是國內對抗美援朝戰爭的最新研究成果,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和很強的可讀性。

媒體推薦

書評
作者徐焰,國防大學軍史研究方面的專家。記得十多年前,第一次看到他寫的一本小冊子,名字是《軍事家毛澤東》,印象很深。後來在一些軍事專著中又多次看到他的名字。
印象深的原因是:他的文章行筆流暢,語意深刻,少有新八股氣。更為難得的是,他總能在平常中見不平常,總能從平凡中見其深厚的功力。他的文章透出文學的美,透出史學的謹,透出社會學的廣博,讀來總有多些的收穫。
這部書一見到,我立即感到了它的價值。
對抗美援朝這段歷史的研究,我的印象是近些年有不少新成果。比如:軍科院出版了一部大部頭,抗美援朝戰爭史;逄先之,李捷寫了一部毛澤東與抗美援朝
這部書是總結毛澤東在抗美援朝時期的另一部專著,更具有軍史專業的優勢,是國內重點以軍史角度寫毛澤東與抗美援朝的首部著作。

目錄

前言
(一) 正確的戰場選擇,英明的戰略決策
(二) 忘我工作成楷模,為國奉獻稱典範
(三) 毛澤東軍事思想增添了現代化戰爭內容
(四) 韓戰是平局,抗美援朝戰爭卻是勝利
一、 毛澤東對美十年警惕,最終在朝鮮較量
(一) 中美雙方由“戰友”變成仇敵
(二) 韓戰爆發的真實原因及其對新中國突如其來的衝擊
(三) 在友方順利南進時便未雨綢繆,組建東北邊防軍做好應變準備
二、 毛澤東平生最難確定的決策之一
(一) 朝鮮求援、蘇“半洗手”,毛澤東起草了出兵電報又未發出
(二) 毛澤東正式作出組建志願軍的決定
(三) 蘇聯不肯提供空中掩護,導致毛澤東一度下令“不要出動”
(四) 反覆研究幾經曲折,毛澤東最後作出入“渡江援朝不能再變”的決心
三、 在戰略反攻中解決“能不能打”的問題
(一) 志願軍入朝後迅速改變防禦計畫,決定打運動戰
(二) 第一次戰役——在不期遭遇中打響並以突然襲取勝
(三) 第二次戰役——大膽迂迴取得戰略意義最大的勝利
(四) 第三次戰役——乘勝打過三八線並推進達到頂點
(五) 第四次戰役——根據戰場困難轉入機動防禦爭取時間
(六) 第五次戰役——進行最大規模的反擊,結果卻形成僵局
(七) 毛澤東總結戰爭經驗提出新方針
四、 在戰略防禦中以陣地戰解決“能不能守”
(一) 取消第六次戰役計畫,以陣地防禦抗擊敵“秋季攻勢”
(二) 抗擊敵“秋季攻勢”解決,“能不能守”,軍隊精簡得以恢復
(三) 以“挖洞子”築成敵軍突不破的強固戰線
(四) 進行反登入作戰的準備並發起夏季攻勢
五、 打談結合,迫敵妥協
(一) 入朝參戰之初便展開外交斗爭,卻拒絕和美國接觸
(二) 中蘇朝對和談問題達成一致意見,開始進行停戰談判
(三) 談判交鋒的第一個回合——迫使美方放棄“海空補償”要求
(四) 解決監察和機場問題後,戰俘問題成為停戰的惟一障礙
(五) 打破戰俘問題這一最後障礙達成停戰
六、 鞏固戰爭後方,實行“邊打邊建”
(一) 在全國開展抗美援朝運雲動,實行“邊打邊建”
(二) 加強空防海防,完成剿匪、鎮反並進軍西藏,保證國內安寧
(三) 打破封鎖禁運,並從蘇聯引進武器裝備
(四) 推進後勤工作現代化和建設特種兵
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