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岸英墓

毛岸英墓

毛岸英之墓位於朝鮮檜倉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陵園內,蒼松翠柏環繞,墓碑的正面鐫刻著“毛岸英同志之墓”7個大字;背面刻有碑文:毛岸英同志原籍湖南省湘潭縣韶山沖,是中國人民領袖毛澤東同志的長子。一九五○年他堅決請求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於一九五○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在抗美援朝戰爭中英勇犧牲。毛岸英同志的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的精神將永遠教育和鼓舞著青年一代。毛岸英烈士永垂不朽!中國人民抗美援朝總會公曆一九五五年四月”。

簡介

毛岸英之墓位於朝鮮檜倉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陵園內,蒼松翠柏環繞,墓碑的正面鐫刻著“毛岸英同志之墓”7個大字;背面刻有碑文:毛岸英同志原籍湖南省湘潭縣韶山沖,是中國人民領袖毛澤東同志的長子。一九五○年他堅決請求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於一九五○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在抗美援朝戰爭中英勇犧牲。毛岸英同志的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的精神將永遠教育和鼓舞著青年一代。毛岸英烈士永垂不朽!中國人民抗美援朝總會公曆一九五五年四月”。

毛岸英同志墓毛岸英同志墓

人物

毛岸英(1922年10月24日-1950年11月25日),本名遠仁,字岸英,初名永福湖南湘潭人,是毛澤東與其妻子楊開慧的長子,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犧牲。安葬於朝鮮平安南道檜倉郡的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陵園
11月25日第二次戰役開始,因“志願軍司令部”所在的大榆洞發報甚多而被美軍測出,認定有重要機關並派飛機前來轟炸。當時,毛岸英等四人在木板房中。燃燒彈落下瞬間,形成上千度高溫。有兩人先後跳出後,木板房便化成灰燼。事後,在兩具遺體中,依據一塊蘇聯手錶的殘殼,才辨認出毛岸英的遺體。 毛岸英犧牲當天,有人便提出要把遺體運回國內。彭德懷雖然難過得一天沒吃飯,還是決定就地安葬。後來,彭德懷又提出為他立碑,說明他自願參加志願軍的經過,“不愧為毛澤東的兒子”。毛澤東在與彭德懷見面時也強調“岸英是志願軍的一名普通戰士”,並說“你們做得對”。 毛澤東得知毛岸英犧牲的訊息後,強忍喪子之痛,緩緩地說:“打仗總是要死人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已經獻出了那么多指戰員的生命,他們的犧牲是光榮的。岸英是一個普通戰士,不要因為是我的兒子,就當成一件大事。”這是毛澤東一家為了中國人民的革命事業獻出的第六位親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