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口布依族苗族鄉

毛口布依族苗族鄉

毛口布依族苗族鄉位於貴州省六盤水市六枝特區西南部,全鄉轄6個行政村,總人口2420餘戶9750餘人。主體民族以布依族、苗族為主,占全鄉總人口的85%以上。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六枝特區毛口鄉全稱毛口布依族苗族鄉。毛口原名為茅口,古時毛口河沿岸茅草叢生,有一渡口,故名茅口,後

毛口布依族苗族鄉毛口布依族苗族鄉
因習慣寫成了毛口。毛口傳說是古夜郎國都城所在地。1953年成立毛口鄉人民政府。1957年毛口、板亭兩鄉合併為魯戛鄉;1959年毛口分出,成立毛口管理區,隸屬巴賴公社。1960年成立毛口公社。現毛口民族鄉成立於1991年12月。

地理位置

毛口鄉位於六枝特區西南部,鄉政府駐地毛口距六枝特區中心區約80公里,距市中心區156多公里。地處東經10

毛口布依族苗族鄉毛口布依族苗族鄉
5°12′—105°17′,北緯25°59′—26°27′之間。南北長18.9公里,東西寬約10公里,總面積105多平方公里。東與郎岱鎮灑志鄉接壤,南與關嶺縣相鄰,西與晴隆縣花貢鎮隔江相望,北與中寨鄉相連。毛口鄉海拔581米—2126.9米,平均海拔高度為625米。境內地形地貌複雜多樣,有多處景色迷人的人文景觀。最南端與晴隆縣交界的北盤江,河面高度僅為581米,不僅是六枝特區,也是六盤水市的最低點。北面老王山海拔2126.9米,是六枝特區的最高峰。

畜牧業

全鄉轄6個行政村,總人口2420餘戶9750餘人。主體民族以布依族、苗族為主,占全鄉總人口的85%以上。現有耕地面積603多公頃,其中旱地180多公頃,水田423多公頃。宜林荒山荒地2.34萬畝,有林地5850餘畝,天然草場面積7130餘畝,裸岩及灌木林地4.33萬畝。2001年九層山飛播造林面積1.35萬畝。廣闊的草山草場生長著茂盛的牧草,適宜發展畜牧養殖。

礦業

毛口鄉處於六枝、關嶺、晴隆三縣交界處,是六枝特區通往晴隆、普安的南大門。鄉境內有晴新公路穿鄉而過,鄉政府駐地距離水黃公路僅32公里。境內毛口河(北盤江)水上交通運輸線全長約約15公里,可達水城縣境內。北盤江上游兔場、松林坡、藍田等地具有豐富的煤炭資源,初步探明儲量在千萬噸以上。這些煤炭大部分用船運到毛口碼頭,再由汽車通過郎毛公路銷往外地。每年從毛口運出的煤焦在5萬噸以上。

農業

毛口鄉地處北盤江河谷,屬南亞熱帶氣候,年平均氣溫18.5℃,日照時數1227小時,年活動積溫6700℃,雨量為1476.4毫米,無霜期長達350多天。氣候溫和,雨熱同季,有利於發展早熟蔬菜和熱帶水果種植。素有“天然溫室”之稱,具有潛在的熱量、土地、勞力及生物資源優勢。主要種植水稻、玉米、甘蔗、花生等農作物和經濟作物。年產甘蔗5萬噸以上,產紅糖500多噸,銷往納雍、威寧、四川等地。得天獨厚的自然氣候條件可發展一年三熟農作物種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