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利齊奧·波里尼

毛利齊奧·波里尼是義大利鋼琴家。生於米蘭,在1960年獲得蕭邦國際鋼琴比賽第一名,成為第一位獲此殊榮的義大利人,波里尼為德意志留聲機公司 (DG公司)的第一個錄音,獲得過很多獎項和榮譽。

基本信息

毛利齊奧·波里尼 (義大利語:Maurizio Pollini,1942年1月5日-),義大利鋼琴家。

生平

波里尼生於米蘭,其父為理性主義建築學家基諾·波里尼 (Gino Pollini)毛利齊奧·波里尼13歲前師從卡洛·朗納提學琴(Carlo Lonati),此後跟隨卡洛·韋度索(Carlo Vidusso)學藝至18歲。其後獲米蘭音樂學院文憑,並在1960年獲得蕭邦國際鋼琴比賽第一名,成為第一位獲此殊榮的義大利人,因而聲名大噪,其後師從阿爾圖羅·米開蘭傑利,繼續學習。
自1960年代中期,波里尼便在各地舉辦獨奏會,並和歐洲各大樂團巡迴各地,足跡遍布歐美遠東——1968年首次訪美,1974年首次訪日。
1985年,藉巴哈300年生辰之際,表演了《平均律鍵盤曲集》的第一冊全套。1987年則和克勞迪奧·阿巴多指揮的維也納愛樂,在紐約上演全套貝多芬鋼琴協奏曲,因而獲得維也納愛樂的榮譽指環。1993/1994樂季,波里尼則在柏林、慕尼黑、紐約、米蘭、巴黎、倫敦和維也納上演貝多芬全部鋼琴奏鳴曲。1995年則在薩爾茨堡音樂節設計了“波里尼計畫 (Progetto Pollini”音樂會,混集不同時期的古典音樂。而在2000/2001樂季,則為卡耐基音樂廳,推出“透視波里尼 (Perspectives: Maurizio Pollini)”系列音樂會。

錄音

波里尼為德意志留聲機公司 (DG公司)的第一個錄音,是1971年的史特拉汶斯基的《彼特羅契卡三選段》和普羅哥菲夫的第七鋼琴奏鳴曲,被譽為20世紀鋼琴錄音的經典,自此波里尼被認為是DG公司旗下的首席鋼琴家藝人。波里尼在DG公司留下的蕭邦練習曲 (作品號第10和第25),也是在國際公認的名盤。DG公司更在波里尼六十大壽時,將他在DG的錄音,結集成13-CD的特別紀念版發行。

曲目和技巧

波里尼以演繹貝多芬、舒伯特、蕭邦、舒曼、布拉姆斯、勛伯格、韋伯恩的作品而著名,而對現代作曲家的作品,特別是對皮埃爾·布萊茲、路易吉·諾諾、卡爾海因茨·施托克豪森、曼左尼 (Giacomo Manzoni)、卡內瓦勒 (Roberto Carnevale)、西阿利諾 (Salvatore Sciarrino)、索利馬 (Giovanni Sollima)和馬代爾納(Bruno Maderna)等人作品的演繹,被譽為無與倫比,這些作曲家當中,更有人把作品題獻給波里尼。波里尼的技術超群,但也有人認為他音樂情緒處理相當保守。
波里尼1982年在佩薩羅首次作為指揮登台,指揮羅西尼歌劇《湖上女郎 (La donna del lago)》。自此波里尼定期指揮歌劇,尤其是羅西尼的歌劇,還有管弦樂作品,更會在鋼琴協奏曲,一邊彈鋼琴,一邊指揮。

獎項和榮譽

1996年,波里尼獲頒西門子音樂獎 (Ernst von Siemens Music Prize) 。而在2007年波里尼錄製的貝多芬《狄亞貝里》主題變奏曲,獲得了金音叉獎 (diapason d’or),還有他的蕭邦夜曲集,更獲得葛萊美獎的最佳樂器獨奏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