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翼連枝

比翼連枝

比翼:鳥名。傳說此鳥一目一翼,須兩兩齊飛。比喻夫婦親密不離。

基本信息

成語資料

比翼連枝比翼連枝

比翼連枝 bǐ yì lián zhī

成語解釋 比翼:鳥名。傳說此鳥一目一翼,須兩兩齊飛。比喻夫婦親密不離。

成語出處 唐 白居易《長恨歌》詩:“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成語繁體 比翼連枝

成語簡拼 bylz

常用程度 常用成語

感情色彩 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 作賓語;用於夫妻或情侶

成語結構 聯合式成語

產生年代 古代成語

近義詞 比目連枝

成語例子 但願你百歲夫妻長好,比翼共連枝,無異般。(明 謝讜《四喜記 大宋畢姻》)

原型

比翼鳥

中國古代傳說中的鳥名。又名鶼鶼、蠻蠻。此鳥僅一目一翼,雌雄須並翼飛行,故常比喻恩愛夫妻,亦比喻情深誼厚、形影不離的朋友。《山海經.海南經》:“比翼鳥在(結匈國)其東,其為鳥青、赤,兩鳥比翼。一曰在南山東。”又《西山經》:“崇吾之山......有鳥焉,其狀如鳧,而一翼一目,相得乃飛,名曰蠻蠻,見則天下大水。”《爾雅.釋地》:“南方有比翼鳥焉,不比不飛,其名謂之鶼鶼。”郭璞註:“似鳧,青赤色。”三國魏曹植《送應氏詩》:“願為比翼鳥,施翮起高翔。”唐自居易《長恨歌》:“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魯迅《準風月談.談蝙蝠》:“有情的願作比翼鳥兒。”

連理枝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這是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所作《長恨歌》中的名句。
連理枝是指兩棵樹的枝幹合生在一起。北京故宮御花園裡欽安殿、浮碧亭的旁邊都有這樣合生的樹。
連理枝在自然界中是罕見的。相鄰的兩棵樹的枝幹為什麼可以長得相依在一起呢? 在樹皮和木質部之間,有一層細胞叫做形成層,這一層細胞有很強烈的向外和向內的分裂作用,細胞分裂,增生了許多新的細胞,就會使樹幹長粗。如果兩棵樹在有風的天氣里,樹幹互相磨擦,把樹皮磨光了,到無風的時候,兩條樹枝挨近,形成層就密接在一起,互相增生的新細胞,就會長在一起,越是靠得緊,就越容易長在一起。
古人從自然界裡看到了連理枝的形成,就創造了人工嫁接的方法。人工嫁接也無非是將一種植物的芽或枝割取下來(叫做接穗),同時將另一種植物的樹皮割一切口,露出形成層(叫做砧木)。這樣,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層密接,用麻綑紮起來,過些日子就長在一起了。
從古書上的記載來推斷,我國很早就用嫁接的方法來栽培果樹。例如唐代郭橐駝所著的《種樹書》中對於嫁接作了很多有意義的記述,書中說:“桃接李枝則紅而甘;梅樹接桃則脆;桃樹接杏則大;李樹接桃則為桃李。”

比翼連枝當日願

比翼連枝當日願比翼連枝當日願

納蘭性德詞全集(《飲水詞》
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零鈴終不怨。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解釋:
初相遇的時候,一切都是美好的,所有的時光,都是快樂的。即使偶有一些不如意的地方,也甘心消受,因為抱著憧憬,所以相信一切只會越來越好。所有的困難,都是微不足道,滿天的星辰,都在你面前失色,我的世界沒有我,全部是你。
我不懂世事的因循,一切美好的東西,為什麼到最後都會發生不可思議的轉變。我不懂浮生的如夢,糾結的愛情,我不懂懷念和遙望的分別,揮手決絕抑或萬水千山,反正絕望不起來也暴烈不起來。
深情的懷舊,原是美好的恍惚,記得的也是幸福,那一刻,仿佛時光倒流,繁花盛開。
溫柔與感動,渴盼與甜蜜,原來只是初初相見。潮生潮滅,滄海桑田,換了人間。

相關成語

比目連枝 連枝比翼 連枝共冢 比翼連枝
比翼齊飛 比翼雙飛 同氣連枝 連枝並頭
連枝帶葉 連枝分葉 連枝同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