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拉彗星

比拉彗星

比拉彗星 (3D/Biela) 是一顆已消失的短周期彗星,是第三顆有記錄的周期彗星。它以一位奧地利業餘天文學家比拉來命名。該彗星1772年首次被發現,1826年2月,彗星通過近日點時由奧地利人比拉 (Wilhelm von Biela) 再度發現,並且計算出軌道及其公轉周期6.6年。

基本信息

簡介

比拉彗星的分裂比拉彗星的分裂
比拉彗星(3D/Biela)是一顆已消失的短周期彗星,它以一位奧地利業餘天文學家 來命名。
1772年,法國天文學家梅西爾(CharlesMessier)首度發現該彗星,到1826年2月,彗星通過近日點,由奧地利比拉(WilhelmvonBiela)再度發現,並且計算出軌道及其公轉周期6.6年。這是第三顆有記錄的周期彗星。
1846年,該彗星被發現分裂為兩塊碎片,分別有各自的彗發和彗核。1852年雙雙返回,卻相差240萬千米,形狀和大小沒有太大變化,形成了兩顆彗星,之後則再也找不到其蹤影。1872年11月27日,在仙女座的位置上,出現了壯觀的流星雨,被認為是比拉彗星的殘骸。因仙女座流星雨與比拉彗星有關,故又稱比拉流星雨。仙女座流星雨在19世紀每年仍可見到,但現在已變得微弱,幾乎不可見。
民間有說法指比拉彗星的分裂是地球上數場大火的凶兆,但此說法被認為沒有直接科學根據。
一顆名為207P/NEAT的周期彗星擁有與比拉彗星相似的軌道,被認為有可能是比拉彗星的殘骸之一。

彗星信息

遠日點距離:6.190AU

近日點距離:0.8606AU

軌道半長徑:3.5253AU

離心率:0.7559

軌道周期:6.619a

軌道傾角:12.550°

最後近日點經過日期:1852年9月24日

發現歷史

初露面目

比拉彗星最早被發現是兩百多年前的1772年3月8日,當時沒有給它定名。過了33年,到1805年11月9日,它再次被人發現,當時,還是沒有給它定名。當然也不知道著顆彗星就是33年前出現過的那顆,更不知道它繼1772年以後,又在1778年,1785年,1792年,1798年出現過四次。

名正言順

1826年2月27日當它又出現在天空上的時候,被奧地利天文愛好者比拉發現了,於是給它起名叫比拉彗星,永久代號為1826Ⅱ。天文學家們認出它和1772年和1805年出現的彗星是同一顆彗星,並且算出它的軌道周期是6.6年。把地球木星土星的攝動計算進去以後,推算出比拉彗星應在1832年11月26日過近日點,結果它只比預測時間早了12小時。

一分為二

天文學家們推算,下次比拉彗星回來應在1839年,但是事不湊巧,因為出現的位置和太陽太接近而沒有被觀測到。再下次應在1846年2月11日過近日點。而在1845年11月份已經可以看到比拉彗星了,略使人覺得比拉彗星面目有變化的是:彗核上有個突出部分。而到了1846年1月13日,另地球上的天文愛好者大為驚奇的現象發生了,比拉彗星一分為二了!分出的部分最初又暗又小,不久就越來越亮了。這兩顆彗星,繼續在空中遨遊,每一顆都有各自的彗核和彗發。開頭距離很近,簡直象兩隻鳥,比翼雙飛;後來距離慢慢拉大,到2月10日已經有24萬公里的距離了。這種彗星分裂的現象當時是第一次觀測到,所以轟動了全世界。1852年9月這一對彗星又回來了,它們的距離已拉大到240萬公里了。

神出鬼沒

1859年,這一對比拉彗星又該回來了,但因為和1839年同樣的原因而沒有觀測到,天文學家們只好等1865年再觀測了。但天文學家們做夢也沒有想到,同比拉彗星1852年的分別竟然是“永別”。
1865年,雖然天文學家把它們的位置計算得精益求精,雖然許多天文台對它們的尋找也煞費苦心,可是全世界沒有一個人觀測到比拉彗星,而且從此以後在也沒有人找到它們了。
這顆一分為二的比拉彗星神秘地失蹤以後,並沒有就此銷聲匿跡,而是“陰魂不散”地常常“顯靈”:當地球1872年11月27日穿過原比拉彗星軌道時,這天夜晚天上下了一陣光彩奪目的“流星雨”,這並不是誇大其詞,“流星”真和下雨一樣地落下,到處都象在放節日焰火。流星雨從1872年11月27日的19時開始一直到28日凌晨1時才停止,極盛期在21時。有人估計,流星總數在16萬顆左右,這一陣流星雨是從那裡來的呢?這是由於地球碰上了沿比拉彗星軌道運行的無數碎粒而造成的。自1846年比拉彗星分裂以後,一部分碎粒物質沿著它的軌道分布在彗頭後面,無庸置疑,上述的那群流星正是比拉彗星分裂後的碎塊。1885年11月27日,地球再次經過比拉彗星軌道,流星雨又發生了,在5小時內總計有4萬多個流星出現。1885年以後沒有觀測到大的流星雨,但每年11月27日,總有一些流星從天而降,但一年比一年微弱。可見比拉彗星的物質是均勻地散布在它的軌道上的。

分裂記錄

1832年11月26日,比拉彗星過近日點,僅與預報的時間相差12個小時。1839年比拉彗星再次回歸時,好像有意要和焦急等待它的天文學家開個玩笑,走了一條不易觀測到的“小路”,使等待它的天文學家們撲了空。1845年闊別了13年的比拉彗星又登場亮相了。人們很快發現它此次回來似乎有些異樣,彗核上面有個突出的部分。1846年1月13日夜晚,比拉彗星在眾目睽睽之下慢慢分裂成兩部分。起初,分出的部分又暗又小,但不久就越來越亮了,並且長出了彗發和彗尾。兩顆彗星儼然像一對孿生兄弟在結伴而行,但是,它們之間的距離在不斷擴大。到了2月10日,彼此距離已有24萬千米之遙。這是人們第一次親眼目睹一個天體在這么短的時間裡發生如此大的變化,所以這一事件轟動了整個世界。1852年,這對彗星歸來時,它們之間的距離已增大到240萬千米,誰也分不出來哪個是“哥哥”,哪個是“弟弟”了。1859年,這一對比拉彗星又該回來了,可是由於與1839年同樣的原因而沒有觀測到,人們只好耐心地等到1865年。這次儘管天文學家把它的軌道算得非常精確,許多天文台進行了仔細的搜尋,卻始終沒有找到它們的蹤跡,並且從此杳無音信,給天文學家留下了遺憾和不解。1872年11月27日,當地球穿過原來比拉彗星軌道時,天上出現了燦爛的流星雨。這場流星雨整整下了6個小時,流星在天空川流不息,流星總數估計不下16萬顆,平均每小時2.5萬多顆,極盛期在27日晚9時。因為在目擊者看來流星雨是從仙女座中的一點散開的,所以稱為仙女座流星雨,為什麼會出現這場流星雨呢?原來比拉彗星因自身分裂而結束了自己的一生。剩下的碎塊留在軌道上,密集的部分形成流星群,當地球穿過比拉彗星的軌道與流星群相遇時就出現了令人眼花繚亂的流星雨。1885年11月27日,地球再次經過仙女座流星群的軌道時又重現了13年前的奇景。不過規模已不如從前。後來,天文學家回想起來仙女座流星雨在1798年、1830年、1838年就已出現過,這說明比拉彗星在它一分為二之前就已開始解體了。時至今日,每年11月27日,仍能看到仙女座流星雨,但一年比一年微弱。這說明比拉彗星的殘骸已經均勻地散布在它的整條軌道上了。

彗星列表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