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時1830年革命

比利時1830年革命

比利時爭取民族獨立的資產階級革命。1815年維也納會議決定,比利時同荷蘭聯合組成尼德蘭王國,荷蘭奧倫治王室的威廉一世為國王,此舉激起了比利時人民的反抗。1828年比利時的兩個政黨自由黨和天主教黨組成“反對派聯盟”,共同反對荷蘭統治。

比利時1830年革命

正文

比利時人民反抗西班牙奧地利法國的統治,爭取民族獨立的資產階級革命。1815年維也納會議決定,比利時同荷蘭一起聯合成尼德蘭王國荷蘭奧倫治王室的威廉一世為國王,此舉激起了比利時人民的反抗。1828年比利時的兩個政黨──自由黨和天主教黨組成“反對派聯盟”,共同反對荷蘭統治。
1830年 8月布魯塞爾民眾發動了反對荷蘭統治者的起義。荷蘭國王威廉一世派長子奧倫治親王到布魯塞爾與起義者談判未獲結果。遂派次子弗里德里希親王率領軍隊鎮壓起義者。經過激烈巷戰,荷蘭軍隊敗退。9月25日,自由資產階級和自由貴族組成了臨時政府。11月18日,國民大會的 200名代表在布魯塞爾集會,宣布比利時獨立。在此期間,起義擴展到全國,荷蘭軍隊被迫撤離比利時。1831年2月7日,國民會議頒布比利時憲法,規定比利時為世襲的君主立憲國。
1831年6月4日,比利時國民會議選舉薩克森-科堡的利奧波德親王為國王,1831年 7月21日在布魯塞爾宣誓就職,稱利奧波德一世(1831~1865年在位)。即位不久荷蘭軍隊入侵比利時。利奧波德請求法國保護,法國軍隊開進比利時,荷蘭軍隊撤出。1839年比利時與荷蘭簽訂和約,把林堡省與盧森堡省大部劃歸荷蘭。荷蘭承認比利時為獨立國家,並由英、法、普、俄等國保證其永久中立的地位。

配圖

比利時1830年革命比利時1830年革命

相關連線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