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價復歸

比價復歸,具有比價關係的不同商品的價格先後發生同方向、同幅度的變化,使比價關係在一定程度上復原。

比價復歸

正文

具有比價關係的不同商品的價格先後發生同方向、同幅度的變化,使比價關係在一定程度上復原。這一概念是1988年前後中國經濟界針對當時國內比價變化情況提出的。
中國自1979年經濟體制改革以來,比價關係向合理方向發展,工農業產品價格剪刀差顯著縮小,農產品內部比價和工業品內部比價的變化也有利於國民經濟發展。但到80年代後半期,由於出現了日益嚴重的通貨膨脹,各種商品價格全面上漲,一些正在趨向合理的比價關係向著相反方向變化,出現了一定程度的比價復歸。例如工農業產品比價。為了改變農產品價格偏低、工業品價格偏高的狀況,在改革中農產品價格上升幅度應大於工業產品,即農副產品收購價格總指數上升幅度應大於農村工業品零售價格總指數的上升幅度。以農副產品收購價格總指數為100的工農業商品綜合比價指數,1978~1988年為56.6,即工業品換農產品數量降低了43.4%;而隨後兩年發生了逆轉,1988~1990年這一指數為110.9,即工業品換農產品數量增加了10.9%。說明這兩年工農產品價格剪刀差又有所擴大,工農產品比價出現復歸現象。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