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鼠子

毒鼠子

為小喬木、灌木或藤本;單葉互生,有托葉早落;花小,花瓣2;果實為核果。

基本信息

毒鼠子毒鼠子

種中文名:

毒鼠子

種拉丁名:

Dichapetalum gelonioides (Roxb.) Engl.

科中文名:

毒鼠子科
科拉丁名:Dichapetalaceae
屬中文名:毒鼠子屬
屬拉丁名:Dichapetalum
國內分布:產廣東海南和雲南。
國外分布:分布於印度、斯里蘭卡、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
海 拔:1500
【藥 名】:毒鼠子
【拼 音】:DUSHUZI
【來 源】:為雙子葉植物藥瑞香科植物毒鼠子的果實。
【功 效】:殺蟲滅鼠。
【主 治】:用於滅鼠、除四害。
【性味歸經】:苦、辛,溫。有劇毒。入心、肝二經。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殺蟲。
【動植物資源分布】:分布雲南東南部和廣東海南島
【拉丁名】:Dichapetalum gelonioides (Roxb. ) Engl.
【考 證】:始載於《海南植物志》。
【中藥化學成分】:在同屬的 Dichapetalum toxi-carum 中分離出16一氟化棕櫚酸(16一fluvro palmiticacid)。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