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曉峰[中國科學院北京電子顯微鏡實驗室副主任]

段曉峰[中國科學院北京電子顯微鏡實驗室副主任]

段曉峰,男,1948年9月出生。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基本信息

人物經歷

1982年畢業於北京鋼鐵學院(北京科技大學)金屬物理專業;

1985年獲得北京鋼鐵學院(北京科技大學)金屬物理專業碩士學位;

’現任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電子顯微鏡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北京電子顯微鏡實驗室)副主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研究方向

利用電子顯微學對先進功能材料進行顯微結構分析研究。

主要貢獻

科研項目: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項目《在外電場作用下新型電磁薄膜材料的電子顯微學原位觀察和研究》,開展鐵電薄膜和鐵電體/高溫超導體薄膜異質結材料的顯微結構研究,研究異質結薄膜中鐵電疇的分布和疇界面結構,及鐵電疇的形核,長大,分布,鐵電薄膜的電極化行為和顯微結構的關係,探尋鐵電體的電學和力學極化疲勞的機制;結合電子全息技術觀察鐵電,高溫超導薄膜的異質界面的場效應特性,如載流子分布等,對材料的巨觀物理性能和顯微結構進行更直接的關聯分析和研究,並探討其中的物理意義。

1.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項目《在外電場作用下新型電磁薄膜材料的電子顯微學原位觀察和研究》,開展鐵電薄膜和鐵電體/高溫超導體薄膜異質結材料的顯微結構研究,研究異質結薄膜中鐵電疇的分布和疇界面結構,及鐵電疇的形核,長大,分布,鐵電薄膜的電極化行為和顯微結構的關係,探尋鐵電體的電學和力學極化疲勞的機制;結合電子全息技術觀察鐵電,高溫超導薄膜的異質界面的場效應特性,如載流子分布等,對材料的巨觀物理性能和顯微結構進行更直接的關聯分析和研究,並探討其中的物理意義。

2.國家863研究項目《新型相敏、脅敏高有序磁性合金的研究與設計》。

曾主持完成了4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研究項目。

論文著作:

利用電子顯微學在材料科學的顯微結構研究中取得了一些新的研究成果,近年來在國際著名物理學雜誌上發表學術論文70餘篇。

獲獎記錄

獲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二等獎、科技進步三等獎各一項,中國分析測試協會CICA二等獎一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