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8Ⅱ系列戰機

殲-8Ⅱ系列戰機

為了適應這一潮流,部隊裝備新需要,沈飛公司在殲-8的基礎上研製了殲-8Ⅱ飛機。1984年6月12日,原型機首飛成功。88年3月18日,殲8Ⅱ設計定型,在瀋陽召開隆重慶功大會。

簡介

殲-8Ⅱ系列戰機殲-8Ⅱ系列戰機
七十年代後,世界各國戰鬥機設計思想出現轉變,不再追求“更高、更快”,而是著眼改進飛機的中低空機動性能,完善機載電子設備、武器和火控系統。這是因為,十幾年來局部戰爭實踐表明,超音速殲擊機的空戰大多在中、低空和接近音速的速度進行,空戰要求飛機具有良好的機動性,即轉彎(即盤旋速率)、加速、減速和爬升性能。為了適應這一潮流,部隊裝備新需要,沈飛公司在殲-8的基礎上研製了殲-8Ⅱ飛機。1984年6月12日,原型機首飛成功。88年3月18日,殲8Ⅱ設計定型,在瀋陽召開隆重慶功大會。當時的中央軍委副秘書長劉華清和國防科工委,空、海軍領導參加了大會,可見軍方希望之高。同年10月15日,軍工產品定型委員會正式批准殲8Ⅱ飛機設計定型。
殲-8Ⅱ換裝了兩台渦噴-13A雙轉子發動機,單台推力6600千克。發動機推力的提高,可提高飛機的中低空機動性,也使起飛著陸性能得到改善;外掛增加至七個,可懸掛多種武器或副油箱,使飛機具有全天候攔射能力併兼有對地攻擊能力,並裝備了雷達制導的中程攔射飛彈。前起落架後裝一門23mm雙管炮。機尾下部安裝可摺疊腹鰭,結構與米格-23相當類似。殲-8Ⅱ單價約3500萬人民幣。殲-8Ⅱ最初的研製目的就是執行空中截擊任務,當時針對的對象都是蘇聯高速的“圖”系列轟炸機和各種戰鬥機,為此殲-8Ⅱ優先配裝北方的空軍部隊。

重點型號

重點型號:
殲-8ⅡM:近年瀋陽飛機公司為了更有效的發掘殲-8Ⅱ的潛力,打開外銷渠道,獨自出資研製了殲-8ⅡM。對比原型,殲-8ⅡM的技術水平有了大幅度的飛躍,其突出的標誌是:先進的火力控制系統:殲-8ⅡM使用了俄羅斯ZHUK(即“甲蟲”)火控雷達,還採用了GPS導航系統、新型任務計算機、雷達告警裝置等。據稱ZHUK雷達的搜尋距離為80千米,跟蹤距離50千米,具有多種工作模式和下視能力,可同時跟蹤10個目標,攻擊其中2個目標。火控系統採用1553B匯流排連線。該機可使用俄羅斯R-27半主動雷達制導飛彈,這是公開展示的第一種具有中距作戰能力的殲-8Ⅱ系列殲擊機。到了2004年珠海航展,沈飛表示殲-8ⅡM已經改裝國產某型號脈衝都卜勒火控雷達,可使用SD10等國產武器。該新型國產雷達比起以往的國產雷達,性能有大幅提高:對RCS為3平方米的目標,上視大於75km,下視大於45km。下視能力和對地能力比台灣IDF的APG-67F“金龍”要強,海I方式大於100km(50平方目標),海II大於80km,而且該雷達能同時探測跟蹤10個目標。目前兩台殲-8ⅡM採用兩台渦噴-13B發動機,加力推力68.670千牛(7007千克),使全機推重比達到0.981。
殲-8Ⅲ:從現有公開資料來看,殲-8Ⅲ即以往傳說中的殲-8C,最初計畫是通過大幅的改進,裝備部隊使用,從而顯著提高戰鬥力。這裡還應指出,後來部隊中真正裝備的殲-8C,已經不再是這裡所說的殲-8Ⅲ了。
殲-8D:殲-8D是99年閱兵的重頭戲之一。D型機是殲-8Ⅱ系列的空中加油型,加裝固定空中加油管。首次公開亮相是在建國50周年閱兵上,當時兩架D型機跟隨在轟油-6型加油機後方越過天安門廣場上空。在今年的國慶閱兵中加受油機編隊格外引人注目,其中的受油機就是剛剛為人所知的殲-8D。殲-8D飛機是在殲-8Ⅱ基礎上進行改進設計的一種具有空中受油功能的高空高速殲擊機。該型機的機載設備有了一定的改進:加裝了563B慣導,JD-3II塔康,改善了導航性能;換裝J8IIHK-13E平顯,並與慣導、塔康、定向儀等交聯,實現了綜合顯示;加裝了RKL800A組合電子對抗系統;換裝了YX5飛行員供氧系統;換裝了HTY-4A救生系統,可實現零高度,0-1100千米/小時速度的安全救生。但是,最為關鍵的超視距空戰能力,仍沒有本質的改善,很多方面也不如原本的殲-8Ⅲ。殲-8D可通過空中加油增加航程和續航時間,可執行遠距離或留空時間長的作戰任務。

殲-8Ⅱ基本技術數據

殲-8Ⅱ基本技術數據:
長 21.59m
高 5.41m
翼展 9.344m
機翼面積 42.2平方米
空重 9820kg
正常起飛重量 14300kg
最大起飛重量 17800kg
速度 2.2馬赫(1300km/h)
航程 2200km
作戰半徑 800km
起飛距離 670m
著陸距離 1000m
實用升限 20000m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