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中醫珍本集成

歷代中醫珍本集成

《歷代中醫珍本集成》是一九八九年十月上海三聯書店出版的圖書。本書主要收錄了輯刊自北齊以來歷代中醫古籍凡一百零三種。

簡介

《歷代中醫珍本集成》,較諸其他類似者有以下數方面獨到之處:

一、在選編工作中較好地把握和貫徹了既具有相當學術理論價值,而更注重臨床實用價值之選編方針。為使臨床治療立足於更廣闊之視野,本叢刊對眾所習知之《傷寒論》、《千金要方》等經典名 著未予收錄,而將一般醫家不甚稔熟、卻對臨證治療頗能啟迪思路者作一精審之篩選,並從專科專 著角度給予重點介紹。

二、在反映歷代名醫學術思想及其診治經驗方面,本叢刊不僅輯錄了孫思邈、龐安時、羅天益、許叔微、朱丹溪等名家之學術力作,而且還從實際出發,選編了秦昌遇、王士雄、陳蓮舫、金子久等江南名醫治驗,以體現“東南卑濕之地”中醫診療特色。這對於研究江南地區中醫學術之發展,尤 其是對台灣及大陸東南諸省同道頗有參考價值和實際意義。

三、本叢刊所輯錄之歷代古醫籍,均由上海中醫學院中醫文獻研究所及學院圖書館專業人員參酌館藏版本予以校正影刊,並採取了與一般古籍校勘有所不同的做法:凡有原刻本、稿本或其他善本可稽者,均據以校正,若無,則取後世通行本或精校本勘訛;凡無礙於理解,或去存皆可者,概存其原貌,不作校正論處; 本叢刊為便利閱讀,僅對明顯錯訛進行校正,如“鞕”之訛作“鞭”、“徹”之訛作“澈”等,並於原 文處逕改正之,不採取傍出註腳或附以“校勘表”的方式;凡具有版本價值者,原則上不作修正,採取傍貼小字方式正訛;如系脫訛,或採取在所脫訛處上下字之間補以傍出小字,或於上下行之間插入脫落字句以正之,等等。

本叢刊的付梓,對於普及和促進中醫學術的發展將會起到一定的作用,亦是一件值得慶欣的事情。然而,由於學術見識,礙難十全,混亂失誤亦在所難免,尚祈海內方家不吝賜教,以使更臻 備,何幸如之!

朱邦賢王若水 一九九0年十月

出版說明

在中華文化遺產中,中醫藥學以其獨特的理論、深邃的思想、卓絕的療效和浩瀚的文獻,繼續為人類的衛生保健事業作出積極的貢獻,受到海內外有識之士日益廣泛的囑目和重視。中醫藥學在數千年的發展歷史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醫療、養生等方面的實踐經驗,並隨著歷代醫家的著說而成為留傳後世的典籍。因此,整理與研究這些醫學文獻,不僅具有史學價值,而且更具有實際套用價值。這種整理與研究工作,成為當前繼 承和發揚中醫學術的基本途徑之一。

為了促進中醫學術的普及與提高,特約請上海中醫學院中醫文獻研究所主編《歷代中醫珍本集成》,以滿足廣大中醫工作者的需求。本叢刊由上海中醫學院中醫文獻研究 所朱邦賢副所長、中醫學院圖書館王若水副館長任總編審,並特聘著名中醫學家裘沛然 教授、上海中醫學院院長陸德銘教授、上海中醫學院副院長嚴世芸副教授任選編顧問,組織上海中醫學院專業人員承擔校勘工作。

中醫古籍僅現存者已逾萬種,本叢刊輯選具有相當學術價值和臨床實用價值的歷 代古醫籍,包括自北齊以來歷代中醫典籍之精粹百餘種,分為醫經、傷寒、本草、醫方、 診斷、通論、養生、內科、外科、兒科、婦科、針灸、眼科、醫案醫話等十四類,對其著者 生平、著述內容、學術特色等方面予以校正考定,分裝為四十冊。所有典籍經專業人員勘 正錯訛,採用影印方式出版,既保存和反映了中醫古籍的原貌,又能便利讀者正確閱讀 和理解古代醫籍的旨趣;各醫籍前載有“內容提要”,以梗概地介紹撰著者生平、著述情 況及內容要點,並客觀公允地評價其學術特色,對從事中醫工作者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我們期待本叢刊的出版,能夠對普及中醫和促進中醫學術的發展,起到推進作用。

上海三聯書店 一九八九年十月

目錄

歷代中醫珍本集成共分為十四大門類介紹:1.醫方類2.兒科類3.本草類4.內科類5.外科類6.養生類7.通論類8.醫案類9.婦科類10.眼科類11.針灸類12.傷寒類13.醫經類14.診斷類.

第1冊:醫津一筏/(清)江之蘭撰

醫經讀/(清)沈又彭撰

素問校義/(清)胡澍著

內經辨言/(清)俞樾著

第2冊:群經見智錄/惲樹珏著

內經講義/惲樹珏著

讀內經記/秦伯未著

第3冊:傷寒總病論/(宋)龐安時撰

傷寒微旨論(宋)/韓祗和撰

傷寒明理續論/(明)陶華撰

第4冊:傷寒補亡論/(宋)郭雍撰

第5冊:傷寒六經辨證治法/(清)沈明宗編注

傷寒論研究/惲樹珏撰

第6冊:本草衍義/(宋)寇宗奭撰

本草衍句/不著撰者

第7冊;用藥禁忌書/陸循一纂

第8冊:南陽藥證匯解/(清)吳槐綬著

論藥集/惲樹珏著

第9冊:博濟方/(宋)王袞撰

雜類名方/(元)杜思敬輯

第10冊:史載之方/(宋)史堪撰

全生指迷方/(宋)王貺撰

洪氏集驗方/(宋)洪遵撰

類證普濟本事方續集/(宋)許叔微撰

第11冊:局方發揮/(元)朱震亨撰

虺後方/(明)喻政輯

凌臨靈方/(清)凌奐撰

金匱翼方選按/惲樹珏輯

第12冊:䱐溪單方選/陸晉笙輯

䱐溪外治方選/陸晉笙輯

第13冊:察病指南/(宋)施發撰

脈訣指掌/(元)朱震亨撰

三指禪/(清)周學霆撰

第14冊:黃帝內經太素四診補證/(隋)楊上善撰注,(清)廖平補證

脈訣秘傳/(清)沈李龍撰

脈學發微/惲樹珏撰

第15冊:學醫隨筆/(宋)魏了翁撰

活法機要/(元)朱震亨撰

醫經溯洄集/(元)王履著

雲岐子保命集論類要/(金)張璧撰

第16冊:馬氏醫論/(清)馬文植著

知醫必辨/(清)李文榮著

醫易一理/(清)邵同珍著

和緩遺風/(清)金子久著

第17冊:臨證筆記/惲樹珏著

論醫集/惲樹珏著

第18冊:攝養枕中方/(唐)孫思邈撰

推篷寤語/(明)李豫亨著

病榻寤言/(明)陸樹聲著

醫先/(明)王文祿撰

老老恆言/(清)曹庭棟著

巢氏病源補養宜導法/(隋)巢元方原著,(清)廖平輯,(清)曹炳章補輯

第19冊:食醫心鑒/(唐)昝殷撰

飲食須知/(元)賈銘著

食鑒本草/(清)費伯雄撰

隨息居飲食譜/(清)王士雄撰

第20冊:陰證略例/(元)王好古著

溫證指歸/(清)周魁著

第21冊:證治心傳/(明)袁班輯

醫階辯證/(清)汪必昌著

醫學妙諦/(清)何其偉著

評琴書屋醫略/(清)潘名熊著

第22冊:素女方/不著撰者

病症辨異/陸成一編

第23冊:咳論經旨/(清)凌德輯

治蠱新方/(清)路順德纂

風勞鼓病論/惲樹珏著

第24冊:劉涓子鬼遺方/(南北朝)劉涓子撰,(南齊)龔慶宣編

外科精義/(元)齊德之著

第25冊:集驗背疽方/(宋)李迅撰

外科方外奇方/(清)凌奐撰

瘍科綱要/張壽頤撰

第26冊:錢氏兒科案疏/(宋)錢乙原著,張山雷疏注,何光華補註

保赤新書/惲樹珏著

第27冊:田氏保嬰集/不著撰者

幼科金針/(明)秦昌遇著

兒科醒/(清)芝嶼樵客撰

第28冊:慈幼新書/(明)程雲鵬輯

第29冊:產育寶慶集/(宋)郭稽中纂

衛生家寶產科備要/(宋)朱端章輯

女科折衷纂要/(清)凌德輯

第30冊:沈氏女科輯要箋疏/(清)沈又彭輯,張壽頤箋疏

第31冊:女科秘訣大全/(清)陳蓮舫編

第32冊:備急灸法/(宋)聞人耆年編

十二經穴病候撮要/惲樹珏輯

針灸醫案/李長泰著

第33冊:程松崖眼科/(明)程玠撰

一草亭目科全書/(明)鄧苑撰

異授眼科/不著撰者

眼科三字經/(清)胡巨瑗著

第34冊:羅謙甫治驗案/(元)羅天益著

怪疴單/(元)朱震亨著

仿寓意草/(清)李冠仙撰

第35冊:曹仁伯醫案論/(清)曹存心著

過庭錄存/(清)曹存心著

千里醫案/(清)張千里著

金氏門診方案/(清)金子久著

第36冊:惜分陰軒醫案/周鎮著

第37冊:醫案摘奇/(清)傅松元著

雪雅堂醫案/(清)張士驤著

第38冊:藥盦醫案全集/惲樹珏著

第39冊:䱐溪醫案選摘要/陸詠㛑輯

第40冊:清代名醫醫話精華/秦伯未編

(括喻嘉言醫話精華,魏玉璜醫話精華,張石頑醫話精華,徐靈胎醫話精華,何鴻舫醫話精華,林義桐醫話精華,王孟英醫話精華,李冠仙醫話精華,齊有堂醫話精華,許珊林醫話精華,徐玉台醫話精華,程觀泉醫話精華,許恩普醫話精華,余聽鴻醫話精華,吳東暘醫話精華,李修之醫話精華,張畹香醫話精華,姚龍光醫話精華,張希白醫話精華,魏筱泉醫話精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