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寒三友之竹

基本名詞解釋

歲寒三友

歲寒三友,指松、竹、梅三種植物。因這三種植物在寒冬時節仍可保持頑強的生命力而得名,是中國傳統文化中高尚人格的象徵,也藉以比喻忠貞的友誼。傳到日本後又加上長壽的意義。松竹梅合成的歲寒三友圖案是中國古代器物、衣物和建築上常用的裝飾題材。同時歲寒三友還是中國畫的常見題材,化作常以“三友圖”命名。此外,北京有三種小吃“半空兒”、凍柿子、海棠紅”被合稱為歲寒三友。

歲寒三友之 竹

竹為高大、生長迅速的禾草類植物,莖為木質。分布於熱帶、亞熱帶至暖溫帶地區,東亞、東南亞和印度洋及太平洋島嶼上分布最集中,種類也最多。竹枝桿挺拔,修長,四季青翠,凌霜傲雨,倍受中國人民喜愛,有“梅蘭竹菊”四君子之一,“梅松竹”歲寒三友之一等美稱。中國古今文人墨客,嗜竹詠竹者眾多。

竹之十德

竹身形挺直,寧折不彎,曰正直; 竹雖有竹節,卻不止步,曰奮進; 竹外直中通,襟懷若谷,曰虛懷; 竹有花深埋,素麵朝天,曰質樸; 竹一生一花,死亦無悔,曰奉獻; 竹玉竹臨風,頂天立地,曰卓爾; 竹雖曰卓爾,卻不似松,曰善群; 竹質地猶石,方可成器,曰性堅; 竹化作符節,蘇武秉持,曰操守; 竹載文傳世,任勞任怨,曰擔當;

相關詩句

墨竹圖題詩
(清)鄭燮
衙齋臥聽蕭蕭竹,
疑是民間疾苦聲。
些小吾曹州縣吏,
一枝一葉總關情。
墨竹圖題詩 
(現代)王心鑒
夜長風曾入夢,
月華流霜凝小徑。
前身許是王子猷,
袒臥幽篁守澄境。
墨竹圖題詩 
(現代)王心鑒
千年復始又東風,
古國新篁傲群雄。
縱使虛心逢盛世,
勿讓高節隱蠹蟲。
墨竹圖題詩 
(現代)王心鑒
夢醒無眠亂翻書,
三更興酣酒難沽。
誰搖清影掃落葉,
好竹只種兩三株。
蒼松怪石圖題詩
(清)李方膺
君不見,歲之寒,
何處求芳草。
又不見,松之喬,
青青復矯矯。
天地本無心,萬物貴其真。
直乾壯山嶽,秀色無等倫。
飽歷與冰霜,千年方未已。
擁護天闕高且堅,
迥乾春風碧雲里。
提及文化,人們會自然而然地想到文字、藝術、科學等等,但文化的產生和發展離不開定的自然生態環境,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地理氣候、動植物資源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其中對中國文化影響最深的植物資源中,雖竹莫屬。英國學者李約瑟說得好,東亞文明乃是“竹子文明”。
中國是竹的故鄉。全世界約有100屬1000多種竹子,而中國有37屬約500種,以四川地區為主。不僅竹類竹質資源豐富,而且養竹用竹的歷史。一首古老的民歌《彈歌》唱道:“斷竹、續竹、飛土、逐肉。”說明早在7000年前,我們的祖先已用竹子製作箭頭、弓弩等武器,用於娛樂、捕獵或戰爭了。竹與人類的文化生活結下不解之緣,自古以來,在中華民族的日常衣、食、住、行中,到處都有竹的倩影。宋代大文豪蘇東坡曾感嘆地說:“食者竹筍、庇者竹瓦、載者竹筏、炊者竹薪、衣者竹皮、書者竹紙、履者竹鞋,真可謂不可一日無此君也。”
竹:彰顯氣節,雖不粗壯,但卻正直,堅韌挺拔;不懼嚴寒酷暑,萬古長青。
竹是君子的化身,乃“四君子”中的一份子。
竹、梅花和松是“歲寒三友”,代表著堅持,讓不少古人敬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