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之竹

東方之竹

東方之竹東方之竹
材質:和田玉
產地:新疆
類別:明代玉器
簡介:
東方美的象徵
竹是東方美的象徵。對竹的觀賞和品味並使之成為一門藝術,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特徵之一。傳世的竹筒形玉杯有多件,而這件是公認的代表之作。
慧眼神奇
玉杯系選用上等青玉琢制,玉材局部有隱隱約約的褐斑,這本是瑕疵,但其在器外壁自然舒展的延伸,猶如有意剔留的竹青,匠師慧眼獨識,化瑕斑為神奇,弄拙成巧,使之變得更加珍貴。
竹節生機
玉杯為扁圓的三節竹筒形,竹節中間掏膛為杯,體向一側微微弧彎,線條流暢,富有美感,杯底一節作閉口狀,並琢有竹根部的圓圈紋,極有情趣。竹節間的圓圈凸弦紋和生機蓬勃和竹枝和竹葉,更是一著神筆,將整個玉杯刻活。
螭虎梅花
竹葉下一隻頑皮的螭虎(似龍如虎)正沿著杯壁向上匍爬,從它上探的頭顱,脹緊的四肢骨肉和傾力捲曲的尾巴來看,似乎已使盡全身氣力,表現出一副想趁主人離開之時,偷品杯中佳茗的憨態。杯把的處理,匠師也費了一番心機,被毛竹緊緊掩住的梅花,好像經不起春天的誘惑,破竹而出,緊緊依附在竹筒上,與竹筒珠聯璧合,融為一體。
高貴純潔的化身
竹與中國人的生活結下了不解之緣,中國文人之所以愛竹,愛竹形藝術,是因為人們把竹子一塵不染,不畏嚴寒,高雅素潔的品性作為自己品行的準則,在竹子身上寄託著文人們清高的生活情趣。所以,竹被列為松竹梅“歲寒三友”之一和梅蘭竹菊“四君子”之一,成為文人生活的影子,賦詩作畫的題材。
晉代王獻之有“何可一日無此君”的感慨;宋代蘇東坡有“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使人瘦,無竹使人俗”的心聲;明代于謙作詩云“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以竹堅貞不撥的性格明志;清代鄭板撟更是到了“無竹不入居”和作畫“胸中成竹”的地步。
從這件竹筒形玉杯中,我們確能感受到中國人愛竹的情懷。

相關條目

褐鱗木屬

酸腳桿屬

谷木屬

耳藥花屬

尖子木屬

異藥花屬

偏瓣花屬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