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坪

基本概況

歧坪鎮地處蒼溪縣腹心地帶,距縣城42公里,幅員81.2平方公里。截至2013年,轄36個行政村、4個社區、248個村(居)民小組,1.14萬戶、4.3萬人。城鎮建成區面積2.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5萬人,是全縣規劃的副中心城鎮。歧坪歷史悠久,西周時曾為羌族侯國—“奉”國都城;西晉太康年間置歧愜縣,曾先後設建制為宋安縣、歧坪縣和南平州,又名鄧州城。1950年建歧坪鄉,1984年設建制鎮。自建鎮以來,場鎮建設全面加快,1996年被列為省級試點小城鎮,2011年6月被省委、省政府命名為省級環境優美示範鎮,2012年被列為省級鄉村旅遊示範鎮創建單位,2013年被批准為全省100個省級試點示範小城鎮,2014年被列為國家級重點鎮。
歧坪鎮地理坐標為31°53′16.76″N,106°8′47.62″E(北緯31°53′17″,東經106°8′48″),位於四川盆地北緣、秦巴山脈南麓,總面積81.2平方公里。東靠蒼溪縣月山鄉、白驛鎮;北抵岳東鎮、灕江鎮;西臨喚馬鎮、元壩鎮;南接閬中市方山鄉。歧坪城鎮距蒼溪縣城42公里,距廣元市區約120公里。
歧坪鎮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熱量豐富、雨水充沛、無霜期長、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常年平均氣溫16.9℃,一月份平均氣溫6℃,七月份平均氣溫27℃,極端最低氣溫約-4.6℃,最高氣溫約39.3℃,晝夜溫差3-7℃,年均日照1352.52h,年均無霜期288天,年均降雨量1100mm以上。

經濟發展

本屆全鎮工作的總體思路是:實現一個總目標,即經濟總量翻一番,建成川北經濟強鎮;推進兩個轉變,即由庭院經濟向農業產業化轉變,由農業立鎮向工業強鎮轉變;夯實三大基礎,即以交通、水利、能源為核心的基礎設施建設;做強四大產業,即獼猴桃、蠶桑、生豬、糧油產業;做好五篇文章,即項目投入、民營經濟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新農村建設和生態和諧歧坪建設。
歧坪鎮在推行農村經濟中,根據實際分類實施,在發展思路上不搞齊步走,模式上杜絕一刀切,因地制宜制定了以水果、蔬菜、糧食、勞務輸出為主的農民增收模式。對農業基礎設施條件較好的鹽井、三江、彭家梁村,在穩定紅陽獼猴桃種植面積的基礎上,繼續加大資金和技術扶持力度,擴大種植規模,提升種植質量,與公司有效對接,降低農民種植風險,形成優勢產業,全力打造農民增收的“綠色銀行”。確立養殖業初具規模的旭光村等七個村為養殖基地,不斷強化服務措施,配套激勵機制,完善幫扶政策,努力實現養殖擴模提質新突破,使其真正成為農民旱澇保收的“鐵桿莊稼”。對土地肥沃的銀龍等村,大力發展糧油產業,積極擴大良種良法。條件落後的譚家河村,主要以勞務為主,強化服務手段,幫助外出農戶妥善解決各種家庭困難,提高勞動技能,做大做強勞務經濟,確保農民持續穩定增收。
歧坪鎮為推動獼猴桃園區擴建,不斷探索新路子。一是採取土地流轉模式,村組幹部、能人、專合社當業主,實施集約經營。二是採取反租、倒包形式,推動大戶發展,克服有地無人種,有人無地種的矛盾。三是組建金元專合社,採用農戶自己投入,自己建園,專合社統一管理,統一技術服務,統一產品銷售,走產加銷一體化模式。截止目前,三江、鹽井已建成集中成片獼猴桃園區800畝。

社會事業

文化事業

截至2013年,歧坪鎮建有四川省級示範文化站一個,文化事業蓬勃發展。首先,大力發展旅遊文化,新建好日子演藝公司、天音樂隊等民間藝人組成的文化企業;依託天新現代農業園區基礎,以“幸福家園、感恩奮進”為主題,在旭光村打造建成感恩幸福農民公園[17];其次,將民間藝術山歌發揚光大,成立農民藝術團,經常到各村、學校巡迴演出,或與其它鄉鎮、縣區的民眾團體聯誼,豐富民眾的文化生活。

教育事業

截至2013年,歧坪鎮有廣元市示範高完中一所、完全國小三所(其中九年一貫制學校一所)、建制幼稚園5所。初等義務教育入學率、完成率、畢業率均達到100%,初級中等義務教育入學率、完成率、畢業率分別達到100%、99.8%和99.8%。

醫療衛生

歧坪鎮是蒼溪縣的第二個醫療服務中心,承擔了周邊鄉鎮30餘萬人口的醫療、預防、康復、保健以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緊急救治任務。截至2013年,全鎮有一所國家二級綜合醫院,三所鄉鎮衛生院,村村建有衛生室。

社會保障

2012年,歧坪鎮新型合作醫療參保率已達100%。南陽社區建有歧坪夕陽紅敬老院。

基礎設施

歧坪城鎮自來水、電力、燃氣、通訊、郵政、文體廣場等市政設施完善。2014年,建濱江河堤2.6公里,建南陽寺壩新區管網,對場鎮破損街道進行了修復,對場鎮綠化進行了完善,新安路燈300盞,建紅星示範大道1000米,建侯家溝文化廣場2000平方米,建污水收集處理站一座。

旅遊產品及鄉企

歧坪鎮絲毯廠生產的真絲掛地毯和漓山實業有限公司生產的“歧愜”牌漓山系列大米、“漓山靈芽“茶葉是歧坪三大知名旅遊產品。為進一步打造歧坪鎮的旅遊品牌,歧坪鎮在旅遊產品整體包裝和深度開發上做文章。一是做好宣傳促銷這篇文章,提升知名度和影響力。鎮上成立了專門的旅遊產品整體包裝和深度開發領導小組,為企業搞好綜合協調和服務工作。利用旅交會、電視、報刊、網站等形式向外推介掛地毯、漓山系列大米、茶葉,形成了強大的宣傳輿論氛圍,提升了知名度和影響力。二是做好深度開發這篇文章,打造旅遊精品。掛地毯少則幾千元,多則上萬元,歧坪鎮結合大眾在旅遊消費過程中的時代性審美體驗需求和不同層次消費人群的需要,打造出符合市場發展趨勢的掛地毯,新設計並生產出幾百元的掛毯飾品,讓一般收入人群能消費得起。三是做好整體包裝這篇文章,降低成本。包裝成本居高不下是制約旅遊產品取得經濟效益的瓶頸,歧坪鎮以市場和消費者為中心,不斷改進產品包裝,努力 降低三大旅遊產品的包裝成本,掛地毯、茶葉採用包裝低廉的紙盒包裝,大米採用編織袋包裝,由於降低了包裝成本,消費者購買踴躍,銷量大增,包裝的改革讓企業和消費者雙方受惠。掛地毯年產值848萬元,淨利潤32萬元;漓山米業和茶葉年產值8500萬元,淨利潤2550萬元。
歧坪掛地毯獲多屆省旅遊品博覽會金獎,其中500道熊貓掛地毯被省旅遊局評為特色旅遊產品;“歧愜”牌漓山系列大米、“漓山靈芽”茶葉被國家標準委員會評為“無公害食品”,漓山系列大米被中國評定為“全國放心米”,茶葉獲省名茶銀獎、首屆“廣茗杯”金獎、市知名品牌。

行政區劃

歧坪鎮轄鄧州、宋江、南陽、登高、宋安、土廟、太營、曙光、紅雨、銀龍、天星、騎龍、旭光、譚魯、寶寺、五一、彭家梁、楊家橋、寶山、譚家河、萬貫、三江、鹽井、四蠻寨、樊家山、繡峰、保全、六股樹、梁鳳、園坪、花碑、滑石、寨堡、樓坪、白石、楊牟、紅光、愛國、鞍山、宋水40個村(社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