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1+8城市圈

武漢1+8城市圈

12月 11月 12月

簡介

武漢1+8城市圈(簡稱武漢城市圈)是指以武漢為圓心,包括黃石鄂州黃岡、孝感、鹹寧、仙桃、

天門潛江周邊8個城市所組成的城市圈。城市圈的建設,涉及工業、交通、教育、金融、旅遊等諸多領域。

成員

正式成員

共有副省級城市1個、地級市5個、省直轄縣級市3個、地級市代管的縣級市7個、市轄縣15個

武漢1+8城市圈鐵路網武漢1+8城市圈鐵路網

武漢
黃石市(包括大冶市 陽新縣)
鹹寧市(包括赤壁市 嘉魚縣 通城縣 崇陽縣 通山縣)
黃岡市(包括麻城市 武穴市 團風縣 紅安縣 羅田縣 英山縣 浠水縣 蘄春縣 黃梅縣)
孝感市(包括應城市 安陸市 漢川市 孝昌縣 大悟縣 雲夢縣)
鄂州市
仙桃
天門市
潛江市觀察員

地級市代管的縣級市2個、市轄縣1個。
洪湖
京山
廣水

總體規劃

“十一五”至2020年期間,武漢城市圈發展的戰略定位是以長江經濟帶為主軸的東西部互動發展的關鍵接力點和加速器,內陸地區的先進制造業高地和現代服務業中心,促進中部崛起的重要戰略支點;重點是實現“五個一體化”,即基礎設施建設一體化、產業發展與布局一體化、城鄉建設一體化、區域市場一體化、環境保護與生態建設一體化。

作用

武漢1+8城市圈是全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綜合改革配套實驗區(即“兩型社會”),以湖北省省會武漢市為城市圈中心城市,湖北省第二大城市黃石市為城市圈副中心城市,湖北9市(武漢、黃石、鹹寧、黃岡、孝感、鄂州、仙桃、天門、潛江)政府部門主動拆除市場壁壘,搭建合作平台。工商、人事、教育等部門承諾在市場準入、人才流動、子女入學、居民就業等方面,建立一體化的政策框架,提高城市圈的整體競爭力。 洪湖市、京山縣、廣水市作為觀察員先後加入武漢城市圈,三縣市將比照城市圈成員單位享受相關政策待遇,參加省推進武漢城市圈綜合配套改革試驗領導小組會議,及武漢城市圈有關協作互動等活動。

產業分工

武漢市:作為城市圈的龍頭,發揮其區位、交通、科教、人才及產業基礎等方面比較優勢,建成為中部崛起的先進制造業基地,高技術產業的研究及產業化基地,以金融、物流、現代商貿、信息、科教、旅遊為主的現代服務業基地。
黃石、鄂州:依託鄰近武漢、沿長江和高速公路與鐵路的區位及交通優勢,重點建成以冶金(鋼鐵、有色金屬)、能源、建材為主的原材料生產基地,與武漢東湖開發區高新產業對接、互補,積極發展生物醫藥、金屬深加工、汽車零部件、專用機械及港口物流業。
孝感及仙桃、潛江、天門:發揮連線武漢、宜昌、襄樊“金三角”的區位交通優勢,重點建成為優勢糧、棉、油、畜牧、水產品生產及加工基地,紡織服裝工業、以鹽化工和石油化工為主的化學工業、汽車零部件、醫藥、專用機械和生活用紙生產基地。
鹹寧、黃岡:發揮區域比較優勢,建立綠色農、林、水產品及特色農副產品生產加工基地,和輕紡、機電、中醫藥等生產基地,以及面向武漢市及城市圈生態旅遊、休閒度假基地。

大事記

2001年

1月
因為武漢經濟地位下滑、聚集能力也有所下降,武漢市領導提出“大武漢集團城市”。

2002年

2002年初,《發展“大武漢”集團城市的構想》和《“大武漢”集團城市發展方略》兩篇論文發表,兩篇論文被公認為是武漢城市圈理論的奠基之作。
5月25日
武漢和周邊8市聯合在漢召開了“武漢及周邊城市經濟協作、聯合座談會”,形成了《會議紀要》。
6月10日
俞正聲 在中國共產黨湖北省第八次代表大會上的報告:“武漢市要著眼於提高綜合競爭力,構築在國際競爭中有比較優勢的產業體系和現代化基礎設施框架,拓展和完善城市空間布局和功能分區,形成武漢經濟圈,更好地發揮對全省的輻射帶動作用。”

2003年

湖北省先後組織召開了加快推進武漢城市圈建設研討會和專家座談會,形成了《關於加快推進武漢城市圈建設的若干意見》。
11月8日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丁石孫出席了湖北《推進武漢城市圈建設的理論研討會》會議。會後,武漢城市圈正式進入了中央高層的視野。

2004年

4月7日,省政府下發《關於武漢城市經濟圈建設的若干問題的意見》,明確提出了武漢城市圈建設實施,基礎設施建設一體化、產業布局一體化、區域市場一體化、城市建設一體化的“四個一體化”基本思路。
省政府下發檔案,明確了“武漢城市圈”的叫法。

2005年

“中部崛起”10號檔案,“武漢城市圈”被列為中部四大城市圈之首,上升到了國家層面。
省政府明確提出武漢城市圈建設“四個一體化”基本思路。2005年完善為“五個一體化”。
11月25日 武漢城市圈農業經濟協作第一次會議在漢召開。圈內9城市達成共識,將依託武漢,積極參與推進城市圈的農業發展。

2006年

6月
6月12日舉行的省政府第七次新聞發布會透露,近期武漢城市圈建設將重點推進11項工作。這些工作重點的主題詞是:對接、共享、集聚和一體化。
6月30日武漢城市圈聯席會議在漢召開。會上,各城市還就建立武漢城市圈建委主任聯席會機制和聯絡員制度、建立城市建設、規劃和房地產互訪機制、開通武漢城市圈電子信息平台、建立建築業市場合作、建立建築業科技合作機制和城建人才培訓機制等問題聯合簽署了《武漢城市圈建委主任聯席會合作協定》。
12月
國家發改委把武漢城市圈列為了重點跟蹤考察點。

2007年

1月
由武漢城市圈9市工商局、武煙集團聯合主辦的“武漢城市圈首屆商標品牌戰略促進黃鶴樓論壇”在漢舉行。
武漢圖書館承辦全省市州圖書館長會,武漢城市圈內所有城市圖書館長參加會議,交流討論辦館經驗。
4月
下旬,武漢市科技局、武漢科技成果轉化服務中心和孝感市科技局共同舉辦“武漢城市圈技術難題洽談會”。
4月30日,武漢市政協主席葉金生率市有關部門赴英山縣考察,與黃岡市、英山縣領導進行了座談。
5月
組織蔬菜集團、飄飄食品等企業到孝感市考察,與孝感市相關單位簽訂了3.9億元的合作項目。
武漢市委顧問殷增濤,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袁善臘和部分企業負責人考察了鹹寧的赤壁市,就鹹寧明清一條街、生物發電、茶場開發達成了投資意向。
7月
我市邀請國家發改委領導來漢調研武漢城市圈綜合配套改革試點申報工作,在國家發改委的具體指導和幫助下,確立並上報了《武漢城市圈綜合配套改革試點框架方案》。經過多方努力,
9月
市政協召開十一屆四次常委會,專題協商討論加快武漢城市圈建設。省委常委、市委書記苗圩,市政協主席葉金生出席會議並講話。
由武漢市人民政府主辦,武漢市經協辦、武漢市科協和華中師範大學聯合承辦的2007中國科協年會系列論壇活動之一“中部地區崛起和城市群發展論壇”在漢舉行,與會專家學者圍繞“加快中部地區城市群建設和區域協調發展”等問題開展研討和交流。
“武漢—孝感科技合作項目簽約暨科技成果交易網路視頻系統開通儀式”在孝感舉行,武漢市科技局和孝感市科技局簽訂了“漢孝科技合作協定”。
10月
武昌區21家企業組團赴鹹寧鹹安區“相親”,與當地企業尋求合作,實現產品對接或規模擴張。這是繼今年8月雙方簽署《全面合作框架協定》以來,雙方企業間最大規模的對口交流。
11月
市政府向省政府上報了《關於推動武漢城市圈通信市場一體化武漢鄂州或孝感等市試點工作請示》,現已在鄂州開始試點。
在武漢市政府國際諮詢顧問團第五次會議期間舉辦了“武漢城市圈專題互動座談會”,與會國際顧問和友城代表針對武漢城市圈建設中的難題,積極建言獻策。
11月23—24日,由中國體改研究會與市政府聯合主辦的“第五屆中國改革論壇暨中國體改研究會年會”在漢舉辦,與會代表積極為武漢城市圈綜合配套改革出謀劃策。
12月
省委常委、市委書記苗圩率武漢市黨政代表團赴鹹寧市考察,兩市領導共商推進武漢城市圈建設、加強兩地合作大計,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東湖開發區與鹹寧經濟開發區簽訂合作框架協定,兩市企業簽訂了9個投資合作項目。
12月12日,省工商局同意《武漢市工商局、鄂州市工商局關於武漢東湖開發區與湖北葛店開發區市場主體準入一體化的意見和建議》。
12月14日,國家發改委下發通知,報請國務院同意,批准武漢城市圈為全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
12月12—16日在漢召開的第十六屆“食博會”,設立了武漢城市圈名優工農業產品展示專區,邀請8城市的130家企業參展,宣傳推介了圈內城市的企業和產品。組織武商量販、中商平價、中百倉儲等13家連鎖超市在漢南區軍山果菜批發市場聯合舉辦了招商洽談暨農超對接活動,加大了對圈內城市名優農副土特產品的採購力度。
12月17日上午,湖北省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正式公布國家關於批准武漢城市圈為全國“兩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通知。

2008年

8月
湖北省推進武漢城市圈綜合配套改革試驗領導小組正式發文,批准洪湖成為武漢城市圈觀察員。
9月
湖北省推進武漢城市圈綜合配套改革試驗領導小組正式發文,批准京山縣成為武漢城市圈觀察員。

2009年

2月
湖北省推進武漢城市圈綜合配套改革試驗領導小組正式發文,批准廣水市為武漢城市圈觀察員。這是繼洪湖、京山之後,武漢城市圈的第三個觀察員。

2010年

1月
繼北京中關村之後,國務院批准東湖高新區為第二個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武漢城市圈的科技知識能力得到肯定。
3月
武漢城市圈被列為國家“十二五”重點發展區域,武漢被國務院批准成為中部地區的中心城市,為中部城市群起到積極的領頭作用。國務院批准黃石經濟技術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是繼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後湖北省的第二家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4月
武漢城市圈今年將著力推動8項重點工作。著力建設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東西湖區綜合性示範區、青山—陽邏—鄂州大循環示範區、大東湖“兩型”社會示範區、梁子湖生態旅遊示範區等五大國家級或省級示範區;加快推進圈域產業最佳化整合、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化、城鄉市場繁榮和公共服務均等化5項工作重點。
6月
黃石、黃岡、鄂州、孝感鄂東四市統一通信區號工作啟動(已獲國家批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