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科技大學醫學院

武漢科技大學醫學院

武漢科技大學醫學院創辦於1958年,歷經武鋼醫學院、武漢冶金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等多次更名,1995年我院與冶金工業部在漢的武漢鋼鐵學院和武漢冶金建築高等專科學校三校合併組建了武漢冶金科技大學,1999年定名為武漢科技大學醫學院。武漢科技大學醫學院是一所以本科教學為主,輔以研究生教育和高職教育的醫學院校。目前有臨床醫學、預防醫學、護理學、藥學和衛生檢驗5個本科專業。共有在院學生2190人,其中研究生55人,本科生1839人,專科生296人。

基本信息

簡介

武漢科技大學醫學院武漢科技大學醫學院
目前有臨床醫學、預防醫學、護理學、藥學和衛生檢驗5個本科專業,另外有6個碩士點和3個專科專業,共有在院學生2190人,其中研究生55人,本科生1839人,專科生296人。
學院教學機構有基礎醫學部、預防醫學系、護理學系藥學系和5個臨床學院,有教務管理辦公室、實踐教學管理辦公室和臨床教學管理辦公室。學院擁有四個實驗教學中心(基礎、預防、護理、藥學)、1個臨床技能培訓中心和1個實驗動物中心,其中,基礎醫學實驗教學中心為省級示範中心。實驗中心共有26個專業實驗室,114間實驗教室,實驗儀器設備2700餘件,總價值1600餘萬元。學院擁有5所附屬醫院,其中,4所綜合性醫院、1所專科醫院、均為三級醫院,總床位達3200餘張。此外,學院擁有實習基地35家,其中醫院25家,疾病控制中心8家,醫藥公司(製藥企業)2家。

師資力量

學院擁有一支結構合理、學術精湛、師德高尚的師資隊伍。目前有專任教師150人(不含各臨床學院教師),其中正高職稱18人,副高職稱52人;具有博士學位29人,碩士學位72人,碩士研究生導師34人。此外,學院有中國工程院院士(雙聘)2人,湖北省“楚天學者”特聘教授3名,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3人,“湖北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2人,“湖北省跨世紀學術骨幹”1人。
學院現有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省級教學團隊1個,省級精品課程1門(生理學),省級優質課程3門(內科學、生物化學、預防醫學),校級精品課程7門(組織胚胎學、生物化學、預防醫學、系統解剖學、病理學、藥理學),校級優質課程9門。近年來,學院榮獲國家教學成果獎1項,湖北省教學成果獎3項,校級教學成果獎6項,目前,在研省級教學研究項目5項,編寫各類教材、著作共42部,發表教學研究論文120餘篇。
學院不斷加大學科建設力度,科學研究和科研團隊建設得到長足發展。目前學院有校級重點研究基地兩個:“細胞與分子生物學研究所”和“職業病防治研究所”。有碩士學位授予點6個(生理學、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藥理學、勞動衛生與環境衛生學、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毒理學)。在心臟電生理、心腦血管藥理、基因轉錄與調節、職業與環境衛生、分子生物學等領域都取得了重要成果。其中,我校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專業在2009年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發布《學科評估高校排名結果》中,位列全國同類專業第十八名。近年來,先後有80餘項國家、省部和市級科研立項,其中,863科技攻關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7項,973子項目1項,近來年發表科研論文300餘篇,被SCI和Medline收錄50餘篇。

學院發展

通過嚴格校規校紀,嚴肅考風考紀,學院形成了良好的學風,學生培養質量逐年提高,2008年本科畢業生英語四級通過率達98%,研究生錄取率達36.8%。,就業率亦達到90%以上,深受用人單位的好評。
學院秉承“厚德博學,崇實去浮”的校訓,貫徹以服務社會為宗旨、以人才質量為核心、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辦學理念,堅持以本科教學為中心,以教育質量為生命線,培養能夠適應現代醫學發展需要的套用型醫學專業人才。打造教學型學院,並積極向教學研究型學院目標發展。

專業設定

臨床醫學(五年制)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紮實的醫學專業知識,掌握現代醫學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並能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防治多發病、常見病、掌握疑難重症的診斷治療原則。具有相關自然科學知識、較強的醫學實踐和人際交流能力,良好的職業道德和人文素質,具有創新、創業精神,德、智、體全面發展的通用型臨床醫學人才。
主要課程:人體解剖學、組織胚胎學、生理學、生物化學及分子生物學、病原學、免疫學、病理解剖學、病理生理學、藥理學、診斷學、手術學、傳染病學、內科學、外科學、婦產科學、兒科學。
預防醫學(五年制)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適應現代醫療衛生事業發展需要,德、智、體全面發展,具備基礎醫學、臨床醫學、預防醫學基本理論和具有一定的公共衛生管理、疾病識別評價、疾病預防控制、衛生檢驗檢疫、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基本技能,能在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衛生監督部門和醫學科研院所等機構,從事預防醫學與公共衛生實際工作的實用型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生理學、生物化學、醫學免疫學、醫學微生物、病理學、診斷學、內科學、傳染病學、衛生化學、衛生統計學、衛生毒理學、流行病學、衛生事業管理、環境衛生學、職業衛生與職業醫學、營養與食品衛生學、衛生檢驗學、衛生法學。
護理學(四年制)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護理學的基本理論知識、操作技能以及醫學、預防保健和相關人文社會科學的基礎知識,具有一定的外語、計算機水平和實際套用能力,能在大中型醫療衛生機構從事臨床護理、護理管理、護理教育和社區服務工作的高級實用型護理專業人才。
主要課程:基礎醫學課程、護理學基礎、健康評估、內科護理學、外科護理學及急救護理、兒科護理學、婦產科護理學、護理心理學、護理管理學、護理教育等。
藥學(四年制)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適應醫藥衛生事業的發展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紮實的專業基礎知識,能在藥物生產、檢測、流通、使用和管理領域從事藥物製劑、劑型設計、藥物分析檢測、質量鑑定、藥房調製劑及臨床合理用藥等方面的基礎套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有機化學、分析化學、生物化學、藥理學、臨床藥理學、藥劑學、藥物化學、藥物分析、天然產物化學、藥用植物與生藥學等。
衛生檢驗(四年制)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學生具有從事衛生檢驗、檢疫、環境監測、臨床醫學檢驗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技能。畢業後能在醫療機構、衛生防疫、海關檢疫、衛生監督、環境檢測、技術監督局、衛生管理部門、大專院校、科研機構從事醫學檢驗、檢疫、衛生監督工作或科學研究。
主要課程:分析化學、分子生物學檢驗、臨床基礎檢驗學、生物化學與臨床生化檢驗、免疫學與臨床免疫檢驗、臨床血液與檢驗技術、衛生微生物及檢驗、寄生蟲學、儀器分析與衛生化學、衛生學、衛生統計學、衛生法規、空氣衛生理化檢驗、水質衛生理化檢驗、食品衛生理化檢驗、生物材料檢驗等必修課。

精品課程

生物化學

生化教研室為武科大醫學院基礎醫學部的重要組成部分,已被武科大醫學院確立為重點發展學科,並於2002年被評為省級優質課程。
教職工情況:現有在職教學、科研人員總計8人,包括教授1人,副教授1人,講師3人,助教1人,高級實驗師1人,助理實驗師1人。國外訪問學者3人(1人已經返校,另2人仍在國外),在讀博士學位1人,碩士畢業2人,在讀碩士研究生1人。(見教職工基本情況一覽表)。
本教研室擁有一支知識、職稱、學歷、年齡等結構均較為合理,各層次人員配備齊全,且團結協作、樂於奉獻、學術思想端正和學術氛圍活躍的學術梯隊......

組胚學

組織學與胚胎學(thehistologyandembryology)是指組織學(histology)與胚胎學(embryology)兩門相互關聯的學科。我國醫學教育習慣地將它列為一門基礎課程。
組織學(histology)是研究機體微細結構及其相關功能的科學,它是經顯微鏡觀察組織切片為基本方法,故又稱為顯微解剖學(microanatomy)。從細胞的發現和細胞學說的建立起始,組織學發展迄今已有300餘年歷史。英國人Hooke用放大鏡觀察軟木塞薄片,首次描述了細胞壁所成的小室,稱之為“cell”,荷蘭人LeeuwenhoekMalpighi用較高的放大鏡觀察了精子、紅細胞、肌細胞、神經細胞等,法國人Bichat用放大鏡觀察肉眼解剖的組織,並於1801年發表了“膜的研究”論文,首次提出了組織一詞。後來德國學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指出細胞是一切植物和動物的結構、功能和發生的基本單位,創立了細胞學說,成為組織學、胚胎學、生理學、病理學等生命科學發展的重要里程碑,被稱為19世紀自然科學的三大發現之一。......

預防醫學

課程名稱:(中文)預防醫學(英文)preventivemedicine
授課對象:醫學類·非預防醫學專業本科生
課程簡介:《預防醫學》是非預防醫學專業(臨床醫學、護理醫學、檢驗醫學、影像醫學等專業)的主要課程之一。
預防醫學以環境—人群—健康為模式,以人群為主要研究對象,用預防醫學為主的思想,針對人群中疾病發生髮展規律,運用基礎科學、臨床醫學和環境衛生科學的理論和方法,探討自然和社會環境因素對人群健康和疾病作用的規律;套用醫學統計學和流行病學等原理和方法,分析環境中主要致病因素對人群健康的影響,以制定防制對策;並通過公共衛生措施,以達到預防疾病,促進健康,提高生命質量的目的......

病理學

1958年建校後就成立的病理學教研室,至今已有48年歷史,先後經歷了38年的專科教育,10年的本科教育,2005年在學校領導的關懷下,申報病理與病理生理碩士點立項已經獲得湖北省教育廳批准。
如今,病理學教研室師資力量較雄厚,學科梯隊合理。現有在編教授1人,副教授及副主任技師2人,講師及實驗師7人,初級人員2人。博士3人(含在讀博士2人)、碩士6人。高級專業技術人員中年齡最大者52歲,50歲以下的9人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學歷。1人任湖北省病理學會常務委員、1人任湖北省病理學會、2人任湖北省抗癌協會腫瘤病理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1人任湖北省病理生理學會常務委員、1人任武漢市病理學會委員
現有4個科研方向:(1)肺癌的分子生物學研究;(2)胃癌的研究;(3)乳腺癌的研究;(3)PBL教學研究。本學科目前承擔的科研項目4項。共發表論文50多篇,被CA收錄的論文1篇。......

生理學

本課程教學人員8人:45歲以上教師3人,35-45歲1人,35歲以下4人。
學位結構:碩士學位5人(其中博士在讀2人),學士學位3人,35歲以下的青年教師碩士學位達100%。
職稱:教授2人,副教授1人,講師4人,實驗師1人。
在教學人員中,1人為湖北上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人獲得寶鋼教育獎,1人為校十佳青年教師。90%教師常年在教學第一線從事理論和實驗教學,實驗室建設和教學改革......

藥理學

藥理教研室承擔臨床、護理、預防、藥學專業本科生的《藥理學》、《臨床藥理學》、《醫學拉丁語與處方學》、《麻醉藥理學》和《藥物治療學》的課程教學。

學院領導

孔波書記:主持醫學院黨委工作。
吳清明院長:主持醫學院全面工作。
王永輝副書記:分管醫學院學生管理及思想政治工作,對外宣傳和網路建設工作。
曲玉琴副院長:協助院長分管行政、資產設備管理工作。
朱長才副院長:協助院長分管研究生教育、科研和學科建設工作。
陳勇副院長:協助院長分管本科教學工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