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市蔡甸區漢陽第一中學

武漢市蔡甸區漢陽第一中學

武漢市蔡甸區漢陽一中,簡稱“漢陽一中”,湖北省重點高中。漢陽一中新校位於蔡甸大街西端。占地208畝按照36個教學班、2000名學生進行規劃設計。並於1999年3月破土動工。今天,一座造型新穎、設施完善、功能齊全、環境優雅的現代化的新校園已拔地而起,她以驕人的英姿雄居於漢水之濱,雄踞於科教興區、尊師重教的蔡甸大地。

基本信息

基本介紹

(圖)武漢市蔡甸區漢陽第一中學武漢市蔡甸區漢陽第一中學

漢陽一中是湖北省首批確定的重點中學之一。武漢市綜合辦學水平示範學校。她巍然聳立在武漢市西大門的蔡甸區城關,北臨漢水,南望長江;滬蓉、京珠高速公路擦肩而過。她相依蓮花湖畔,稻浪滾滾,荷花飄香;她地處知音故里,鍾靈毓秀、英才輩出。

簡介

(圖)武漢市蔡甸區漢陽第一中學武漢市蔡甸區漢陽第一中學

武漢市蔡甸區漢陽一中北臨漢水,南望長江。現單設高中部,有30個教學班,在校學生1830餘人,在崗教職工169人,其中高級教師65人,中級教師42人,各級各類學術研究會會員40餘人。漢陽一中是武漢市教育科研實驗基地之一,是全國重點中學學生軍訓首批試點學校之一,也是“全國知名中學科研聯合體”成員學校。近幾年來學生參加全國、省、市各學科競賽,每年均有百餘人次獲獎。聯考上省線人數及比例是一步一個大台階,一年一個新紀錄,1993年聯考上省線84人。上省線率18.7%,到1996年聯考上省線212人,上省線率46.1%,1999年聯考上省線391人,上省線率75.2%,進入武漢市重點中學前列。2000年聯考上省線438人,上省線率87%。整體升學率達97.8%。學校多次被評為區“文明單位”、“先進單位”、“武漢市勤工儉學先進學校’、“武漢市師德建設先進學校”、“武漢市中學生示範業餘黨校”,“湖北省校園管理先進學校”等等。學校檔案管理達省一級標準,許多教師被授予多種榮譽稱號,其中有全國優秀教師3人,省教育系統勞動模範2人,市管專家2人,市師德十佳教師l人,市勞動模範l人。

漢陽一中新校位於蔡甸大街西端。占地208畝按照36個教學班、2000名學生進行規劃設計。並於1999年3月破土動工。今天,一座造型新穎、設施完善、功能齊全、環境優雅的現代化的新校園已拔地而起,她以驕人的英姿雄居於漢水之濱,雄踞於科教興區、尊師重教的蔡甸大地。

發展歷程

漢陽一中始創於1939年,其前身是漢陽日語專科學校私立三育中學。漢陽日語專科學校創辦於1939年,後改名為漢陽職業學校,校址在漢陽縣城關顯正街天恩堂(今漢陽區),1943年改稱漢陽縣立初級中學並遷至蓮花村處。私立三育中學也創辦於1939年,校址在漢口瑞祥路,抗日戰爭期間遷至漢陽縣蔡甸鎮正街,1947年9月,中共地下黨員蔡甸鎮長吳明勛同志接管此校,改名為私立漢南中學。1950年2月,漢陽縣初級中學(附設簡師班)隨縣政府一道由武漢市漢陽區遷至漢陽縣蔡甸鎮,與漢南中學合併,命名為湖北省漢陽縣立中學。1951年3月,改名為湖北省漢陽縣中學,1952年9月,在黃陵、侏儒、新民設立分部。1953年9月,改名為湖北省漢陽縣第一初級中學。1956年9月,改名為湖北省漢陽縣第一中學。1992年9月,隨著漢陽縣撤縣改區,更名為武漢市蔡甸區漢陽一中。由於領導重視、人民支持,於2000年8月,學校由蔡甸正街32號整體搬遷至蔡甸大街,從而擴大了辦學規模,提高了辦學效益,滿足了人民要求,也為漢陽一中繼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新校用地208畝,教育教學及生活用房建築面積5萬多平方米,投資6000萬元,可容42個教學班。

校園文化

(圖)2008年秋季運動會2008年秋季運動會

漢陽一中首屆“五四”文化藝術節在同學們的翹首期待中拉開帷幕。今年“五四”青年節,團中央首次宣布14歲至28歲的青年放假半天。為了弘揚“五四”愛國精神,讓青年教師和學生過上一個特別的、有意義的青年節,我校舉辦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和體育活動,如播放電影《東京審判》、辯論賽,歌詠比賽、猜燈謎、藝術家現場書畫表演、迎奧運大型簽名題詞、各類師生球賽等。

文化活動多姿多彩,體育活動更是精彩紛呈。此次體育競技活動包括教職工與女學生排球聯賽、高二年級籃球聯誼賽和學生足球友誼賽。籃球場上,老師和同學們團結合作,齊心協力,玩轉球技,充分展現出籃球比賽的力與美,賽出了風格,賽出了水平;桌球場上,選手們的精彩球技令觀眾們眼花繚亂,應接不暇,小小的桌球在選手們的球拍下變幻、鏇轉、舞動,展現出選手們的嫻熟技藝;排球場上的玫瑰們也不甘示弱,她們團結拼搏,積極奮進,展現我們漢陽一中“鏗鏘玫瑰”的風采;綠茵場上的足球小將們雄姿英發,朝氣蓬勃,為我們獻上了一場趣味橫生的足球比賽。

美好時光總是來去匆匆,“五四”青年文化藝術節還是在餘暉中徐徐落下了帷幕,取得了圓滿成功。此次難忘的歡聚,將為我們如夢的青春留下生動的一筆。時間飛逝,記憶永存,這次盛會將永遠存封在我們心間,青春無憾

辦學成就

學校現單設高中部,有38個班,學生2300餘人;在崗教職工174人,其中高級教師68人,各類研究會員40餘人。從1939年迄今,漢陽一中已走過了六十三年風風雨雨的路程,先後造就了兩萬多名優秀畢業生,他們在各條戰線上脫穎而出,佼佼於世。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改革的春風給學校注入了新的生機,特別是近十年來,全校教職員工的目標意識、整體觀念不斷增強,良好的校風聞名遐邇,團結務實、求是進取的精神感人至深。學校全面貫徹教育方針,積極推進素質教育,努力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已初步構建“自主發展教育”模式,促進學生自主發展,做到教育理念育人為本,教育內容與時俱進,教育方法推陳出新,教育質量和辦學效益全面提高。在全國、省、市各學科競賽中,每年均有百餘人次獲獎。2003年,三(8)班方可同學獲全國第二屆青少年書畫作品大獎賽一等獎,因書法特長被華中師範大學免試提前錄取。有4人達二級運動員標準等,在武漢市中學生田徑運動會上有5人次獲第一名;在全國第14屆“希望杯”數學邀請賽中,我校學生獲國家級二等獎2人、三等獎16人、省級一等獎7人,在2003年全國高中生化學競賽湖北賽區高三(1)班汪力因成績優秀,進入全國化學冬令營湖北集訓隊。聯考上省線人數及比例是一步一個大台階,一年一個新紀錄,1993年聯考上省線84人,上省線率19.7%;到1996年聯考上省線212人,上省線率46.1%;1999年聯考上省線391人,上省線率75.2%,進入重點中學前列;2002年聯考上省線515人,上省線率98%,其中上重點線212人,劉念同學以682分升入武漢大學,這也是武漢大學在湖北地區錄取的最高分;2003年,聯考省線率98%。因此,學校多次被評為“先進單位”,並榮獲“武漢市師德建設先進學校”、“武漢市中學生示範業餘黨校”、“武漢市教育科研50強學校”、“武漢市教育科學研究實驗基地”、“武漢市綠化先進單位”、“武漢市文明單位”、“武漢市綜合辦學水平示範學校”、“湖北省安全文明校園”、“湖北省優秀考點”、“湖北省校園管理先進學校”等稱號。學校還是全國重點中學學生軍訓首批試點學校和全國知名中學科研聯合體成員校。學校重視隊伍建設,走教科研興校之路。全校教職工愛崗敬業、勤練“內功”,他們中湧現出了許多“學高身正”的良師益友、蜚聲教壇的專家學者。有全國優秀教師3人、省優秀教師2人、省教育系統勞模1人、市勞模1人、市師德十佳教師1人、市“十佳”班主任1人、市管專家2人。每年,教師在各級刊物上發表論文多篇。在讀研究生16人。

領導關懷

(圖)領導關懷領導關懷

2000年,在漢陽一中搬入新校之際,許多領導、專家先後為學校題詞誌慶。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李鐵映的題詞是:“萬眾奮發興邦,百年辛勞育人”。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民進中央主席許嘉璐的題詞是:“漢水之陽兮蔡甸中,青衿楚子兮勤而恭,龍既騰空兮群星曜,頂禮引亢兮謝園丁”。國家政協副主席、原國防科工委主任朱光亞的題詞是:“尊師重道,教學相長;嚴謹治學,育李培桃”。原國家汽車總公司總經理陳祖濤的題詞是:“發展教育事業,培養一代新人”。今日漢陽一中在“三個面向”的指引下,堅持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推行素質教育,朝著“有特色、高質量、創千強”的目標奮進。將為國家培養更多高素質人才,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更大貢獻。

社會責任

(圖)武漢市蔡甸區漢陽第一中學武漢市蔡甸區漢陽第一中學

2008年的中國,可以用“三困”、“三喜”來概括。年初,南方的一場大雪和冰凍災害,使許多回家過年的人們被困在路上;5月12日,發生在四川汶川地區的地震,使無數鮮活的生命被困在房屋下;仍在持續的金融危機,使許多企業、個人被困在股市、房地產市場裡。一喜就是我國成功舉辦了奧運會殘奧會;二喜就是神舟七號飛船成功發射;三喜就是海峽兩岸正式實現了“三通”。

2008年的漢陽一中,也可以用“三喜”、“三憂”來描述。一喜就是2008年的聯考一類上線人數取得歷史性突破,達236人;二喜就是學校被中國教育學會和中央教科所評為全國勞動技術教育先進學校;三喜就是學校被武漢市教育局評為學校文化建設特色校。一憂是近五年來聯考第一次沒有學生上清華、北大;二憂是由於2006年“共建生”的問題使學校失信於部分家長與學生;三憂是由於資金的短缺和金融危機的影響引發的體育館停建、教師津補貼的緩發、教職工對集資房價格的質疑等一系列不穩定事件的發生。

蔡甸作為知音故里,蓮花水鄉,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2008年的稅收是14.08億元,對教育的投入是1.96億元,2009年的稅收要達到16.33億元。隨著經濟的發展,政府對教育的投入會逐年增長,作為蔡甸首府學校的漢陽一中,應該大力弘揚蔡甸知音文化、革命傳統文化和山水文化,為建設富裕、秀美、和諧的新蔡甸作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相關評論

(圖)英國曼徹斯特城青年大使團一行來我校參觀英國曼徹斯特城青年大使團一行來我校參觀

武漢市教育局外事處的組織安排下,英國曼徹斯特城青年大使團一行來我校參觀訪問,與我校師生近距離交流。時隔一年,我們驚喜地收到一份來自這群英國年青朋友們的珍貴禮物——一本記錄曼城青年大使團訪問中國,與中國年青人融洽、交流、相親相愛的書籍《東遊記》。這本書由曼城青年大使團成員根據中國行經歷進行創作,著作權為曼城華人之家,出版編號是1114121,全書251頁,文字為英文,封面為青年大使團成員在北京長城的合影照,而我們驚喜地發現這本書籍的封底照竟是青年大使團成員和我校學生在知音廣場上互動遊戲的照片。翻閱全書,我們更是在書中找到20餘張關於我校的圖片!方勇軍校長親自從全書中挑選出記載青年大使團在武漢學校遊歷包括來我校訪問的四個章節,由英語組文雪飛老師幫助譯成中文。從這些文章中,我們感受到在中西不同文化的薰陶下,來自不同國度的青年人通過短暫的接觸而締結的深厚情誼。我們也很奇妙地發現,原來我們學習、生活的漢陽一中校園在英國朋友的眼中是如此的美麗、壯觀、嶄新,我們熟悉、親切的漢陽一中的師生們在英國朋友的眼中是如此的熱情、善良、優秀!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