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工程大學碧源環境保護協會

武漢工程大學碧源環境保護協會

2004年5 2004年5 2005年3

一、協會簡介

會徽會徽

協會名稱:
武漢工程大學碧源環境保護協會
協會生日:
2001 年 3 月 15 日
掛靠單位:武漢工程大學環境與城市建設學院
協會口號:
行動起來,保護碧水藍天,共建綠色家園!
協會理念:普及環保知識,宣傳環保思想,增強環保意識,倡導環保行為
協會性質:
碧源環境保護協會是由環境與城市建設學院師生倡議和發起的以保護環境為目的的學生環保志願者團體。

二、協會組織機構

現設有會長 1 名,副會長 2 名,下設辦公室、宣傳部、外聯部、實踐部和信息部;各部門分工協作,團結互助。

1.指導老師

總體指導本協會的工作。

2.會長
總體協調協會各部門的工作,對協會進行全面的管理並接受組織機構成員監督;

確保項目的發展與協會理念保持一致,掌握並協調協會整體發展狀態;

協調和幫助協會項目的順利實施和不斷改進;

拓展協會的多渠道合作關係,對外代表協會的形象及立場;

召集組織機構成員制定各階段工作計畫或方案。

我們在行動我們在行動

3.副會長
全力支持會長的工作,協助會長對協會進行日常工作管理;

準備協會開展的活動的具體事宜和設備安排,協助做好策劃工作;

召集並主持全體會員會議及核心會員會議;

與外界保持良好的聯繫;

監督協會的帳務和財務;

監督各部門的工作,保證協會的日常工作正常運行。

4.辦公室

召集項目成員共同制定項目計畫;

負責項目的策劃、評估和改進並及時對項目的經驗和教訓進行總結。

管理協會的帳務和財務並定期提交協會經費使用報告及建議。

管理協會內部資料,包括會員檔案、會議記錄、各階段計畫書、活動策劃、活動總結等資料;

定期向校內外投稿;

5.外聯部
與校內後勤及行政管理部門取得並保持聯繫;

與學生會及其他社團保持聯繫和溝通以便共同組織活動;

與新聞媒體、政府機構、相關的民間的社會團體及其他高校環保協會取得並保持聯繫;

向社會上的企業、單位宣傳,並為協會活動籌集贊助資金或物品。

6.宣傳部
負責宣傳協會開展的活動,包括宣傳板的設計與製作及通知的書寫和網路宣傳;

積極向學生及外界宣傳環保知識,制定各階段的宣傳計畫。

7.實踐部
積極開展環境調查、採訪活動,採集會員意見或建議,通過調查,為項目組提供項目信息及建議;

準備協會開展的活動的具體事項,包括成員組織、物資準備等。

8.信息部
管理本協會網頁,包括網頁的設計,建設,維護和管理;

及時將協會的活動對外宣傳;

與其他高校進行網上交流,為項目組提供項目信息;

為本協會會員籌建一個網上交流的平台。

三、協會歷史

武漢工程大學碧源環境保護協會前身為“武漢化工學院環境保護協會”,創立於2001 年3 月15 日2003 年10 月13 日正式成立了流芳校區環境保護協會。2005 年11 月1 日因社團發展需要,經院團委批准更名為“碧源環境保護協會”。

四、協會榮譽

我們分別於 2004 、 2005 年度連續兩次被評為校優秀學生社團
2005年協會和武大、武科大組成濕地競標隊伍在“還長江生命之網 ----2005 年濕地使者行動”競標中獲全國第四,湖北省賽區第一的好成績。
我們的團隊獲“還長江生命之網 ----2005 年濕地使者行動”三等獎及“十佳團隊”的榮譽稱號,我們的活動報告獲“最佳報告獎”。
2008年
2008 年 9 月年因向受災地區捐贈舊衣物獲得了由湖北省民政廳救災辦頒發的“捐贈榮譽證書”。

五、我們的朋友

我們與校內的 26 個學生社團有著良好的關係,與其中愛心社、攝影協會多次合作。我們與校內的媒體也緊密接觸,如校報、大學生宣傳中心、院刊《一滴水》、校園網、廣播台等。
我們與武漢各高校的 20 余個環保社團有著廣泛的交流與合作,並與其中的 6 個協會合辦過大型活動。
我們與許多環保非政府組織( NGO )有著密切的聯繫,聯繫較多的有世界自然基金會( WWF ),中國環境文化促進會、環境與發展研究所、自然之友、綠色漢江、綠色江河、綠眼睛、武漢綠色基金、瀚海沙等。
我們與政府也保持著聯繫,如湖北省環保局宣教中心、武漢市洪山區環保局、團省委(雛鷹線上)等。
我們還有很多的校外媒體朋友,《武漢晨報》、《楚天都市報》、《楚天金報》、《長江日報》、湖北電視台。

六、我們的足跡

專注專注

五年來,我們共舉辦環保宣教及實踐活動 200 多次,包括一些傳統節日的大型環保圖片展示及宣傳教育,植樹節期間組織志願者到郊區進行植樹活動,一年一度的環保知識競賽,在附近國小進行環保教育宣傳,校內廢紙回收並用活動中積累的經費資助貧困地區等活動等等。
我們部分活動按時間順序贅述如下:
2001年3 月22 日
2004年5 月31 日 ,應湖北電視台的邀請,協會代表參與了該台“幸運地球村”環保知識節目的錄製。
2004年3 月,競標世界自然基金會主辦的 2004 年度“濕地使者”行動,雖然以競標失敗告終,但我們仍繼續努力。
2004年3 月14 日,在院領導的支持下,協會流芳校區會員 110 餘人前往龍泉山參加植樹活動,並被《楚天都市報》報導。
2004年3 月29 日-30日,與我校愛心社聯合舉辦了以“戰爭、貧困、環境”為主題的“拿什麼拯救你…”警示圖片展。
2004年5 月 1 日,與本校攝影協會、武大環協一道赴黃石作實地環保考察。
2004年5 月 31 日,協會代表隨同環城院領導和老師參加了湖北電視台的“綠色荊楚”環保月晚會
2004年5 月—6 月,協會通過競標從《中國青年報》等環保組織獲得 20 部以“關注西南生物多樣性”為主題的影片,並進行一個月的電影放映活動,在學校掀起環保高潮。
2004年6 月1 日—17日,開展武漢工程大學首屆綠色環保 Flash 大賽。
2004年暑假,受中國環境文化促進會(民間 NGO )的邀請,環協 2 名代表赴秦皇島參加志願者培訓交流活動。同時,在院領導的帶領下,環協代表赴荊州進行了為期 3 天的環保宣傳活動。
2004年9 月— 10 月,聯合武漢大學、武漢理工大學、華中農業大學的環保社團發起成立了“武漢綠色基金”。
2005年3 月19 日,組織環保志願者前往龍泉山開展植樹造林活動。
2005年5 月1 日— 6 日,本協會組織武漢科技大學綠聯社、我校攝影協會以及我校環保指導老師和攝影指導老師一行 23 人前往大別山進行了為期 5 天的環保攝影考察和環保宣傳。
2005年5 月24 日,本協會聯合其他高校環保協會及“雛鷹線上”在南望山國小和江南外國語學校開展“雛鷹自律”活動。
2005年6 月,由本協會和武漢大學綠舟環保協會、武漢科技大學綠聯社組成濕地競標隊伍在“還長江生命之網——2005 年濕地使者行動”競標中獲全國第四,湖北省賽區第一的好成績。
2005年7 月,由本協會以及武漢大學,武漢科技大學環保協會組成的濕地使者隊伍,連同中國青年志願者協會葉欖先生赴武漢東湖進行濕地使者考察及環保宣傳活動。
2008年5 月19 日—5月30日,第一屆環保攝影作品徵集大賽在學校展開。
2008年6 月3 日,應湖北省環保局邀請,參加 “紀念 6.5 世界環境日暨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從我做起”大型活動啟動儀式。

七、我們的心聲

做了這么多的活動,我們深知協會與其他社團不同之處就在於我們是一個志願者的組織,相互平等不為“錢權名”,僅僅用奉獻的精神,不言得失,執著的實現人生價值。
地球上因為有了我們而多了一個綠色的陣營,我們心情澎湃聚集在一起為了一個共同的願望和理想:為了明天的水更潔,樹更多,天更藍。我們願意做一顆綠色的種子——孕育出更多的種子。因為我們都有一個綠色的信仰,他是我們碧源協會的靈魂所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