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大學遙感信息工程學院

武漢大學遙感信息工程學院

武漢大學學院位於我國武漢大學,是一個主要關於遙感信息工程的學院。該學校設施齊備,環境宜人,學風濃厚,是一個廣大學子理想的求學場所。

學院簡介

遙感科學與技術是在空間科學、電子科學、地球科學、計算機科學以及其他學科交叉滲透、相互融合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門新興邊緣學科,它利用非接觸感測器來獲取有關目標的時空信息。它不僅著眼於解決傳統目標的幾何定位,更為重要的是對利用外層空間感測器獲取的影像和非影像信息進行語義和非語義解譯,提取客觀世界中各種目標對象的幾何與物理特徵信息,從而為人們認識自然和改造自然提供科學的技術和方法;為國家和部門的重大決策和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科學依據和決策保障;為國防建設和國家安全提供可視化的軍事情報服務。由於它的科學性、技術性、套用性、服務性涉及廣泛的科學技術領域,因此,它的套用已深入到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國家安全和人民生活等各方面。

詳情

武漢大學遙感信息工程學院是集遙感、測繪、空間信息工程技術於一體的信息和工程類學院。學院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職工80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歐亞科學院院士3人,兼職教授4人,特聘教授2人,教授22人,副教授21人,博士生導師18人。近些年來,在國家和多方大力支持下,學院擁有世界先進水平的科研、教學設備和設施。建立了:(1)MODIS遙感衛星接收站;(2)全數字攝影測量實驗室;(3)地理信息系統(GIS)實驗室;(4)遙感(RS)數據綜合處理實驗室;(5)數字流域研究中心;(6)碩士生博士生專用實驗室。設立有:(1)國家遙感中心武漢培訓部;(2)亞太經合理事會遙感培訓部;(3)國家空間數據基礎設施(NSDI)培訓中心;(4)中國測繪學會攝影測量與遙感專業委員會。
學院設有遙感科學與技術專業,其中開設的專業方向有:(1)遙感信息工程;(2)攝影測量;(3)地理信息工程。設有攝影測量與遙感系和空間信息工程系,擁有碩士、博士學位授予權。其中攝影測量與遙感是國家教育部審定的首批全國重點學科、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隨著國家經濟建設的戰略調整及數字地球、數字城市建設的需要,本專業畢業生社會需求量逐年增大,畢業生就業前景廣闊。2001年至2004年我院共培養攝影測量與遙感方向、地理信息系統方向本科畢業生1278人,碩士研究生102人,博士研究生58人。其中本科畢業生考研錄取率平均達25%,出國深造比例達5%。四年來,畢業生一次性就業落實率平均為96.4%。據統計,該專業畢業生數與用人單位對畢業生需求數年平均比例達1:6,並有逐步增長的趨勢。
學院注重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已經與世界20多個國家和機構以及國外許多著名學者、專家建立了緊密聯繫,聘請國外名譽教授11人,並進行了富有成效的合作。培養外國留學生40餘人,贏得了良好的國際聲譽,國際影響與日俱增。
歷史沿革
遙感信息工程學院是集遙感、測繪、空間信息與數字工程技術為一體,立足於培養面向現代化,從事遙感、測繪、空間信息技術高級專門人才的信息和工程類學院。它的前身是1956年由同濟大學、天津大學、南京工學院、清華大學、華南工學院及青島工學院等有關專業調整,成立的武漢測量製圖學院。設有航測與製圖系,包括航空攝影測量與製圖兩個專業。1957年8月獨立成立航空攝影測量系。隨著遙感技術的發展,1984年航空攝影測量專業更名為攝影測量與遙感專業,1985年航空攝影測量系更名為航測與遙感系。1995年成立遙感與信息工程學院,1996年4月與計算機系合併成立信息工程學院。2000年8月新的武漢大學組建後,與計算機系分離成立遙感信息工程學院。
經過長期的努力,學院現擁有的攝影測量與遙感學科是國家教育部審定的首批全國重點學科以及“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該學科點有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歐亞科學院院士3人、珞珈特聘教授1人、兼職教授14人。學院目前在編教職員工77人,教師45人,其中教授17人(含博士生導師15人),副教授20人,講師、助教8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