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冶金科技大學

武漢冶金科技大學

武漢科技大學的前身,1995年4月5日,武漢鋼鐵學院與武漢建築高等專科學校、武漢冶金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合併組建為武漢冶金科技大學。

基本信息

1995年4月5日,經國家教委教計[199571號文及冶金工業部冶人[1995203號檔案批准,武漢鋼鐵學院與武漢建築高等專科學校武漢冶金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合併組建為武漢冶金科技大學,繼續實行冶金工業部和湖北省人民政府雙重領導,以冶金工業部管理為主的體制。1999年4月28日,根據教育部教發[1999]55號檔案,省人民政府鄂政發[1999]41號檔案批准,武漢冶金科技大學更名為武漢科技大學,成為中央與地方共建的省屬重點大學。
 

簡介 

武漢冶金科技大學武漢冶金科技大學
武漢科技大學位於有“九省通衢”之稱的湖北省武漢市,是一所教育部與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建,以理工科為主,醫學、經濟學、文學、管理學、法學、哲學等學科協調發展的綜合性重點大學。辦學歷史溯源於1898年清末湖廣總督張之洞創辦的湖北工藝學堂,歷經傳承演變,1958年,學校開始設定本科,定名為武漢鋼鐵學院,1995年武漢鋼鐵學院、武漢建築高等專科學校、武漢冶金醫學高等專科學校三校合併組建為武漢冶金科技大學,1999年1999年4月28日,經國家教育部同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學校更名為武漢科技大學。
學校現有青山黃家湖兩個主校區,占地面積萬180.39萬平方米(2,705畝);校舍建築面積103萬平方米;各類全日制在校學生2萬餘人。學校具有良好的辦學武漢科技大學圖書館條件,擁有一支結構合理、學術精湛、師德高尚的師資隊伍。現有教職工2,715人,專任教師1,510人;師資隊伍中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比例為78.6%,教授、副教授比例為41.13%。其中,有工程院院士(雙聘)3人,“楚天學者”特聘教授9人,國家及湖北省新世紀百千萬人才人選16人,全國優秀教師4人,湖北省教學名師1人,寶鋼教育基金優秀教師23人,湖北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5人,享受國務院和湖北省人民政府特殊津貼57人。學校有先進的教學、科研實驗設施。圖書館藏書200多萬冊;現代化校園信息網路系統覆蓋全校;教學設備精良,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超過2億元;建有30個研究所和1所三級甲等附屬醫院,為學校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武漢科技大學黃家湖新校區 學校學科門類齊全、特色鮮明,以工為主,理工結合,工學、理學、管理學、經濟學、文學、哲學、醫學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現設定有15個學院(部),49個本科專業。在2006年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發布的全國高校學科排名中,冶金工程、礦業工程2個一級學科躋身全國高校前10名,材料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控制科學與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力學、公共管理、機械工程、工商管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9個一級學科全國高校排名前50名。學校是博士學位授權單位,有材料學、鋼鐵冶金、機械設計及理論、化學工藝、機械電子工程、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等6個博士學位授權點,有冶金工程、機械工程2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52個碩士學位授權點、11個工程碩士授權領域,有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27個省部級重點學科。現已形成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等多層次的人才培養體系。
學校科學研究實力雄厚,優勢突出,特別是在鋼鐵、材料、控制、化工、機械等行業具有較為突出的學科優勢和特色,先後與武鋼、攀鋼、柳鋼、邯鋼、海鑫等大型企業集團建立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近三年,學校科研總經費達到3.56億元,其中2006年度為1.26億元,獲得省部級及以上科技成果獎43項。2007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承擔了“鄂西典型高磷赤鐵礦綜合開發利用技術及示範”等部省會商重大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等國家級重大、重點項目3項。學校擁有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2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及工程中心,6個省級重點實驗室及科研基地,與武鋼聯合建立了國家矽鋼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學校被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湖北高校為地方經濟服務先進單位”。
學校堅持教育創新,加強素質教育,倡導知行並重,注重個性發展,著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德才兼備的高素質創新人才。堅持教學中心校園一角地位,堅持育人為本,主動適應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需求,積極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實行了彈性學制、學分制、主輔修制、雙學位制等,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建有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國家第一類特色專業2個,國家級精品課程2門,建立了完整的課堂教學、科學試驗、學術活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的教學體系,教育質量得到社會廣泛認可。本科生一次性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2%以上。學生多次獲得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特等獎、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一等獎、全國大學生智慧型汽車競賽中獲一等獎、全國大學生嵌入式系統設計大賽一等獎、“挑戰杯”大學生創業計畫競賽金獎等獎勵。學校“攀登者”機器人足球代表隊先後榮獲世界冠軍2項、全國冠軍6項。學校女子籃球隊多次獲得CUBA以及全國大運會冠軍。
百餘年來,武漢科技大學秉承“厚德博學,崇實去浮”的優良傳統,形成了良好的校風和學風,為國家和社會培養了各類專門人才12萬餘人,他們已成為國家經濟、政治、科技、教育等領域裡的骨幹和棟樑,一大批傑出校友成長為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央委員、省市領導、國家大型鋼鐵企業的董事長或總經理,學校因此被譽為“冶金高層次人才的搖籃”。
武漢冶金科技大學武漢冶金科技大學
學校堅持面向世界,開放辦學。先後同美、日、德、法、加、澳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幾十所大學、科研院所建立學術交流關係。聘請國內外著名學者作學校的名譽教授和兼職教授,邀請一大批外籍專家來校任教、講學,選派教師出國進修和科研合作,在國際國內學術交流中不斷提升學校的核心競爭力。
百餘年的風雨與磨礪,百餘年的成就與輝煌,武漢科技大學始終與祖國的榮辱盛衰息息相關。在新的歷史時期,學校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貫徹黨新校區教三樓的教育方針,以人才培養為根本任務,以隊伍建設為核心,以學科專業建設為龍頭,堅持走內涵發展、協調發展的辦學道路,不斷增強辦學實力和核心競爭力,努力把學校建成為國內知名、國際上具有一定影響的教學研究型大學,為祖國的繁榮昌盛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