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曲鄉

在明代,全鄉僅有梅洋村一個甲。 梅洋村的林棟,清光緒年間(1875~1908)進士,任禮部郎中、福建省閩海道複選區國會議員。 大韓村是紅色少年張高謙的故鄉,建有張高謙烈士陵園,供人們瞻仰。

武曲鄉在壽寧南部。鄉人民政府駐地武曲村,位於東經119°34′、北緯27°13′的交點上,海拔63米。因地處低谷,南山似虎,故名虎壑,雅稱為武曲。方言為福安腔,婚喪喜慶風俗亦同福安。
在明代,全鄉僅有梅洋村一個甲。由於地理氣候條件優越,商品經濟較為發達,近年成為全縣最富裕的鄉。全鄉年產蘑菇232噸,產值50.4萬元(現行價格),占全縣產值的14.1%。境內長嶺岔村27戶農民,有7戶茶葉收入在萬元以上,最高的一戶1988年茶葉收入達1.8萬元。清同治四年(1865),白岩村就已能生產爆竹,由於發爆率高,暢銷浙江省泰順縣和福安、周寧、柘榮等地。“白岩爆竹”用料配方得當,生產過程安全有保障,120多年來,傳統工藝經久不衰。
梅洋村的林棟,清光緒年間(1875~1908)進士,任禮部郎中、福建省閩海道複選區國會議員。著有《梅湖吟稿》傳世。
大韓村是紅色少年張高謙的故鄉,建有張高謙烈士陵園,供人們瞻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