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會

清同治年間梨園於農曆五月二十三日,例有各戲園全體武行演員主持之“武昌會”,會期一天。 考武昌者,一說為武猖神,系天神中之兵馬大元帥,武行演員專奉之,必能佑助其技藝精進。 一說武昌乃五猖之誤,武行演員敬重之,可免於演劇時道致禍殃傷身喪命。

梨園中習俗。清同治年間梨園於農曆五月二十三日,例有各戲園全體武行演員主持之“武昌會”,會期一天。海上漱石生《上海戲園變遷志》云:“昔時每於夜戲演畢之後,在戲台上設立神堂,焚香祭把,桌面用牲禮,送神散會後,各武行皆歡呼飲福,亦有至翌日聚飲者”。概述了武昌會形式和全過程。
考武昌者,一說為武猖神,系天神中之兵馬大元帥,武行演員專奉之,必能佑助其技藝精進。一說武昌乃五猖之誤,武行演員敬重之,可免於演劇時道致禍殃傷身喪命。清光緒年間,位於南市九畝地之梨園公所正殿有五猖神塑像,其形態可怖,此間每年例有武昌會,各戲園武行中人屆期前往拈香祝禱者甚眾。清末民初,滬上演劇場所由舊式茶園發展為新式舞台後,此習猶存。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後,逐漸消除。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