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江南好風景

正是江南好風景

《正是江南好風景》是王統照創作的一首新詩,寫於1938年春末,收錄在人民文學出版社1958年版《王統照詩選》之中。全詩由四個詩節組成,詩的第一、二節主要寫日本軍國主義侵華戰爭給江南村鎮帶來的種種災難;詩的第三、四節,意念向新的思路開拓,從描述痛苦和災難,轉向抒寫民眾的覺醒和抗爭。全詩基調悲而不淒,哀而不傷,表現出詩人深摯的愛國意識和急切的內心期待。

基本信息

基本內容

原文

正是江南好風景正是江南好風景

正是江南好風景

正是江南好風景:

幾千里的綠蕪①鋪成血茵,

流火飛彈消毀了柔夢般村鎮,

恥恨印記烙在每個男女的面紋,

春風,吹散開多少流亡哀訊?//②

正是江南好風景:

桃花血湮沒了兒女的碎身,

江流中,腐屍飽漲著怨憤,

火光,遠方,近處高燒著紅雲,

春風,再不肯傳送燕雛清音。//

正是江南好風景:

到處都彌滿搏戰塵昏,

一線遊絲粘不到遊春人的足跟。

朋友,四月天長還覺春困?

你,臥在你的國土,

也有你的家鄉,你的知親?//

正是江南好風景:遍山野一片“秋燒”春痕,

誰的夢還牽含著水軟山溫?

祭鍾從高空撞動,滴血紅殷,

你聽清否?這鐘聲——

可還為舊江南的春日晨昏?

注釋

① 蕪(wú):雜草叢生的地方。

② 符號“//”代表詩歌分節。

詩歌注釋

① 詩題引自唐朝詩人杜甫之《江南逢李龜年》一詩。全詩如下: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② 蕪(wú):雜草叢生的地方。

③符號“//”代表詩歌分節。

詩歌鑑賞

正是江南好風景正是江南好風景

王統照抗戰時期的大部分詩歌風格濃烈而又明快,凝鍊而又生動。它們以熱烈雄壯的愛國激情,啟示、召喚著人世奮起抗戰。從《正是江南好風景》里大體能窺見作者這類詩歌的特色。

江南的春天應該是一片十分美好的景象:桃花盛開,綠草成茵……乍一看這首詩的標題,所喚起的想像也該是這種動人春色,人們所期望領受到的也應是這般盎然春意。然而,七七事變以後,美麗的江南卻相繼陷於日本侵略軍的鐵蹄之下。“生活於這樣苦難的時代,也就是使每個人受到嚴重考驗的時代里,無論在什麼地方,所見,聞,思,感的是何等對象,誰能漠然無動於衷?”(王統照《江南曲·自序》)《正是江南好風景》正是扣住了1938年春季的時代特點來展開構思和描寫的。

每一節詩首句都用“正是江南好風景”領起,並在詩句末尾加點冒號,以總提下文。同樣的句子反覆吟唱,分明是一種突出和強調。說的是“江南好風景”,所寫的卻是一幅幅悽慘可怖的景象。上下聯繫起來看,“正是江南好風景”這句話實乃一句悲憤已極的反語。沒有疑問,反問手法的運用,能夠格外喚起讀者的注意和深思。

詩人用簡潔的筆法,勾勒出幾幅令人痛心疾首的怪象,以此來控訴日本侵略者殺人放火的罪行,激發人民抗敵救國的鬥志。“到處都彌滿搏戰塵昏”,硝煙瀰漫,戰塵滾滾,表現中國人民已經從血泊和恥恨中警醒起來,展開反侵略的鬥爭。“祭鍾從高空撞動”,既寫出了生者對死者的祭祀和悼念,也寫出了生者誓為死者報仇雪恨的決心。這些描寫緊扣一個思想基點,即激勵和呼喚那些尚在沉睡仍未覺醒的人(“你”)振奮起來,投入保家衛國的鬥爭。四個詩節層層遞進,漸次高揚,詩人不僅著重描繪一幕幕現實慘劇來喚起國人的抗敵救國的危機感和緊迫感,還多處採用詰問句式,讓人們在親切誠摯的反問中深思,從而覺醒、感奮,投入抗日鬥爭的洪流。這種反詰句式的運用,既增大了詩歌的啟示、激勵作用,也豐富了它的審美力度。

作者簡介

王統照王統照

王統照(1897~1957)

,一名恂如,字劍三,山東諸城人。1918年就讀於北京中國大學。曾擔任《中國大學學報》《曙光》半月刊編輯。1921年初與沈雁冰等發起成立文學研究會,曾主編《文學旬刊》。1922年大學畢業後留校任教。1927年執教於青島市立中學,不久去日本遊學。1931年春去吉林四平街東北第一交通中學任教。1934年赴英、法、德等國考察西方文學和古代藝術。次年回國,在上海主編《文學》月刊。1939年後歷任暨南大學、山東大學教授。建國後歷任山東大學中文系主任、山東省文聯主席、山東省文化局局長等職。寫有《山雨》《春花》等多部小說。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