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宮·塞鴻秋·代人作

正宮·塞鴻秋·代人作

《正宮·塞鴻秋·代人作》是元代的貫雲石創作的一首散曲·小令。

作品原文

戰西風幾點賓鴻至①,感起我南朝千古傷心事②。展花箋欲寫幾句知心事③,空教我停霜毫半晌無才思④。往常得興時,一掃無瑕疵⑤。今日個病厭厭⑥,剛寫下兩個相思字。

注釋譯文

詞語注釋

①戰西風:迎著西風。賓鴻:即鴻雁,大雁。大雁秋則南來,春則北往,過往如賓,故曰“賓鴻”。 《禮記·月令》:“(季秋之月),鴻雁來賓。”
②南朝:指我國歷史上宋、齊、梁、陳四朝,它們都是建都在南方的建康(今南京市)。吳激《人月圓》:“南朝千古傷心事,還唱後庭花。”
③花箋:精緻華美的紙,多供題詠書札之用。徐陵《玉台新詠序》:“五色花箋,河北膠東之紙。”
④霜毫:白兔毛做的、色白如霜的毛筆。
⑤一掃無瑕疵(xiá cī):一揮而就,沒有毛病。瑕疵:玉上的斑點。引申為缺點或毛病。
⑥病厭厭:病得精神萎靡不振的樣子。《世說新語·品藻》:“曹蜍、李志雖現在,厭厭如九泉下人。”

作品譯文

迎著西風疏疏落落飛來北雁幾隻,引起我回想起南朝興亡的千古傷心事。輔開華美的信紙,要寫幾句知心的話語,白白地讓我停住筆半天也沒有才思。往日興致高時,一揮而就毫無瑕疵,今天卻精神萎蘼不振,只寫下“相思”兩個字。

作品鑑賞

這是支傷物懷古的抒情小曲。鴻雁南飛與人流寓南方相似。“戰”字總領全篇,加強了感傷氛圍。傷心千古的南朝事,引起“寫幾句知心話”的欲望。秋風蕭瑟,鴻雁南飛,物候感人,詩人縱目於南朝傷心古事,而將焦點凝聚於元代現實社會,百感交集,終於只寫下“相思”二字。“相思”既是詩人情感高度凝聚的產物,又是對歷史對現實的感喟。

作者簡介

貫雲石(1286~1324),元代散曲作家。原名小雲石海涯,號酸齊,又號蘆花道人,維吾爾族人。出身將門。善騎射,後棄武學文,被楊維楨譽為“一代詞伯”,官至翰林侍讀學士,後歸隱江南,變名易姓,現存散曲有小令七十多首,套數八首,風格豪放中見清逸。後人把他和徐再思的散曲合編為《酸甜樂府》得其小令86首,套曲9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