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文化史

出版社: 開本: 重量: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第1版 (2004年1月1日)
平裝: 642頁
開本: 16開
ISBN: 7806813543
條形碼: 9787806813546
尺寸: 22 x 17.2 x 4.2 cm
重量: 1.1 Kg

作者簡介

作者:(荷蘭)彼得·李伯庚 譯者:趙復三

內容簡介

作者從文學、雕塑、繪畫、音樂及科技等各個角度來審視歐洲文化,以突出歷史的互動性,將豐富多彩的歐洲文化史呈現給讀者。本書主題著重“延續與演變”,通過分析歷史而更深刻地認識今日歐洲的結構及各方面的表現,說明歷史在變化中的延續性。對當代中國人來說,最重要的一點便是:從文化發展的具體歷史中把握文化的特性。
本書破除了歷來這類書的“歐洲中心論”框架,把歐洲文化的發展放到歐洲和其他地區文化的相互關係中去考察。著力把握了歐洲文化歷史中“—”和“多”的關係。歐洲歷史在古希臘、羅馬、神聖羅馬帝國之後,就再沒有一個中心王朝或民族,比中國要複雜得多。而在這種複雜多樣性中,又有同一性,也就是拼音文字書寫體系和基督教會。本書把大眾文化如社會各階層的不同生活方式,怎樣支配閒暇時間等也囊括進來,體現了作者對文化的更廣闊的視野和更深刻的理解。

媒體評論

譯序
從大西洋岸、西北歐的布拉班古城來到東南歐地中海的克里特島,離上次訪問雅典登上奧林匹斯山,在阿克波里斯神殿的殘柱中間徘徊,已經55年了。只是希臘的天空和與它相輝映的地中海,仍舊那樣蔚藍;滔滔海浪仍舊永不止息地唱著歷史之歌。一部歐洲文化的4000年歷史從這裡開始,是有充分原因的。這是歐洲東南隅的海上邊界,4000年前(相當於中國夏朝),島上的希臘居民在和埃及與中東各民族的海上經濟文化交往中發展了歐洲最早的米諾阿文明.由海島傳入希臘本土。至於米諾阿文明和公元前4世紀亞歷山大大帝及他建立的希臘帝國、公元6世紀查士丁尼和東羅馬帝國的“盛世”,一直延續到15世紀中葉的拜占庭帝國,都早巳沒落,化為歷史的陳跡,任人憑弔。報上現在還經常出現的惟有亞歷山大皇帝的故鄉馬其頓,也只是因為那裡的民族衝突發展為戰爭,不知如何結束。面對歐洲各國的興衰,像眺望海水的漲潮和退潮,一個中國人想些什麼呢?當然人各不同,而且有不同的想法,多總比少好。重要的是對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歷史道路和經驗去認真思索,是不是這樣呢?
* * * *
不久前,詩人懷宗提出一個問題:中國人到海外,不論多久,怎么心裡也放不下中國?當時我回答不出,就像問我為什麼愛母親我回答不出一樣。於是,這也成了我的問題,時刻糾纏在腦際,要求回答。
對現代中國人來說,愛國就像呼吸空氣一樣自然。20世紀30年代,德國作家托馬斯·曼因被納粹迫害而流亡海外。有人問他:“你想念德國嗎?”他回答:“我在哪兒,德國就在哪兒。”中國人大概不會這樣回答,想到中國時,總和那片土地的山川平原,那千千萬萬和自己一樣的人連在一起,或許就因為中國幅員面積太大,中華民族人口太多,因而產生一種“萬有引力”?
1822年,黑格爾在柏林大學講《從哲學角度看世界歷史》(《歷史哲學》是後來英譯本給它另起的書名)時,指出在有悠久文明的古代各民族中,中國人的特點是具有一種深刻的歷史意識。可以就黑格爾的觀察接下去說,歷史意識並不僅僅是尊重歷史,把歷史事實認真紀錄下來,而是樹立一個衡量判斷歷史的標準。從歷代統治集團來說,這種深刻的歷史意識表現為對自身統治意志的“深刻意識”:一切,包括修史,都要為鞏固自己的統治服務。而在人民大眾中間,則另有一種對歷史的深刻意識,表現為另一種衡量判斷歷史的標準,一切事情要看它對人民大眾的態度。這是2000多年中國人民思想的傳統,是中國文化的傳統。愛國不只是眷戀桂林山水、德州燒雞……從根本說是愛中國的廣大人民,愛中國文化的精髓。這是中國人無論走到世界的天涯海角也放不下的。在歷史中真正能夠長存的,乃是一個民族的精神實踐所結晶成的文化。
國家、朝代有它的興衰,文化也同樣有它的興衰。西方人讀西方文化史,總要從埃及古代文化說起。但是埃及帝國的古代文化早巳沒落了,皇帝和美女都早己成為骷髏,化為塵土,只剩下少數考古學家、數學家還在研究:當初建造金字塔時,天文學和數學上的測算何以那樣精確。巴比倫帝國的古代文化也早已沒落了,亞述帝國的文化也早已沒落了。文化悠久、民族強大,並不能保證“源遠”就必定“流長”。阿諾德·湯因比研究了人類有史以來有影響的21種文化,到今天在世界範圍內還繼續發揮廣泛影響的只有5種,其他文化都已沒落了。湯因比以西歐的基督教文化圈、東歐的東正教文化圈、從北非到東南亞的伊斯蘭文化圈、南亞印度文化圈和東亞文化圈來概括今日世界文化的不同類型,這是否最科學合理,也許還有可以斟酌的餘地(克立佛·吉爾茨在《對伊斯蘭的觀察》一書中便指出了摩洛哥和印尼的伊斯蘭實踐多么不同),但重要的一點是它指出了文化有興也有衰。
文化的興衰以什麼來衡量?主要看兩方面:首先是看它對這個文化圈內部人民大眾發揮的凝聚力和推動社會前進的作用;二是看它對世界人類社會前進作出的貢獻。離開這兩條來談文化興衰,,恐未免表面化。如果以這兩條來衡量中國文化,怎樣合乎實際地評估今日中國的文化狀況?
……

目錄

譯序 面對大海的斷想
導論 在歷史中的今日歐洲
第一部 生存的新方式
第一章 歐洲還未命名的時期——朝農業和定居社會的發展
第一節 源自非洲和東地中海地區的歐洲文化
第二節 農業、神殿和國家的興起
第三節 侵入、征服和變化:第一波
第四節 公元前17世紀的巴比倫:漢謨拉比法典
第五節 末次冰川時期後的歐洲
第六節 侵入、征服和變化:第二波
第七節 一種邊緣文化?以色列宗教和國家的形成
第八節 另一種“邊緣”文化?腓尼基的交通和貿易活動
第九節 又一種“邊緣”文化?希臘的民主政制和它的局限性
第十節 又一種“邊緣”文化?歐洲克爾特人的部落社會
第十一節 “歐洲的誕生”和“希臘人的世界觀”;或,如何為自己的文化不定義
第十二節 亞歷山大大帝的世界
第二章 羅馬和它的帝國——文化融合的作用及其局限性
第一節 早期羅馬人的擴張
第二節 由非正式帝國到正式帝國
第三節 公元2世紀的羅馬帝國:一種法律制度和法制社會——羅馬的貢獻
第四節 羅馬文化
第五節 羅馬帝國和它以外的世界
第三章 羅馬帝國的淪亡和另一個王國的勝利? ——基督教和羅馬帝國
第一節 在猶太人世界裡的演化發展:基督教的誕生
第二節 從猶太人——到外邦人——到基督徒:拿撒勒人耶穌及其追隨者的功績
第三節 羅馬帝國的各種宗教
第四節 下層賤民的一個教派
第五節 公元180年在迦太基就基督教進行辯論的情況
第六節 一個既是羅馬又是基督教的帝國之形成
第七節 公元4、5世紀的羅馬及其鄰近地區:政治帝國的瓦解和文化帝國的殘留
第八節 帝國和語言
第二部 信仰的新形式
第四章 走向一種普世性新宗教
第五章 地中海周圍的三個世界——西方、東方基督教國和伊斯蘭
第六章 一體世界和多種傳統——上層文化與大眾文化
間奏曲 公元約1400—1800年的歐洲
第三部 對人與世界的新看法
第七章 一個新社會——歐洲出現各種對人的新觀點
第八章 一個新社會——歐洲成為一個更廣闊的世界
第九章 一個新社會——由15世紀開始的歐洲與廣大的世界
第十章 一個新社會——移民、旅行以及在歐洲的文化擴散與整合
第十一章 一個新社會—— 文壇謀求正義的世界,反對分裂的現實世界
第十二章 一個新社會——由人文主義到啟蒙運動
第四部 消費和交流的各種新形式
第十三章 歐洲的幾次革命——是面向大眾的自由和提高消費嗎?
第十四章 進步和相隨的不滿——民族主義、經濟成長和文化自信的問題
第十五章 歐洲與其他各個世界
第十六章 西方的沒落——幻夢的失落?由19世紀到20世紀
第十七章 走向一個新歐洲?
尾聲 今日歐洲:面向未來
附錄:譯名中外文對照表
圖片索引
地圖索引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