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貸款危機

次級貸款

次級貸款即次級抵押貸款,是指向低收入、少數族群、受教育水平低、金融知識匱乏的家庭和個人發放的住房抵押貸款。

次級貸款或次級按揭,是為信用評級較差、無法從正常渠道借貸的人所提供的貸款。由於信用不良或不足,這些人往往沒有資格獲得要求借款人有優良信用記錄的優惠貸款。

放貸機構之所以願意為這些人發放貸款,是因為次貸利率通常遠高於優惠貸款利率,回報較高。次級貸款的利率一般較正常貸款為高,而且常常是可以隨時間推移而大幅上調的浮動利率,因而對借款人有較大風險。由於次級貸款的違約率較高,對於貸款商也有較正常貸款更高的信用風險。

次級貸款,這種貸款通常不需要首付,只是利息會不斷提高。

次貸危機

次款貸危機(Subprime lending crisis)又稱次級房貸危機,也譯為次債危機。它是指一場發生在美國,因次級抵押貸款機構破產、投資基金被迫關閉、股市劇烈震盪引起的風暴。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場隱約出現流動性不足危機。美國“次貸危機”是從2006年春季開始逐步顯現的。2007年8月席捲美國、歐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場。

引起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市場風暴的直接原因是美國的利率上升和住房市場持續降溫。次級抵押貸款是指一些貸款機構向信用程度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貸款。

利息上升,導致還款壓力增大,很多本來信用不好的用戶感覺還款壓力大,出現違約的可能,對銀行貸款的收回造成影響的危機。

在美國,貸款是非常普遍的現象,從房子到汽車,從信用卡到電話賬單,貸款無處不在。當地人很少全款買房,通常都是長時間貸款。可是我們也知道,在這裡失業和再就業是很常見的現象。這些收入並不穩定甚至根本沒有收入的人,他們怎么買房呢?因為信用等級達不到標準,他們就被定義為次級信用貸款者,簡稱次級貸款者。

由於之前的房價很高,銀行認為儘管貸款給了次級信用貸款者,如果貸款者無法償還貸款,則可以利用抵押的房屋來還,拍賣或者出售後收回銀行貸款。但是由於房價突然走低,貸款者無力償還時,銀行把房屋出售,但卻發現得到的資金不能彌補當時的貸款+利息,甚至都無法彌補貸款額本身,這樣銀行就會在這個貸款上出現虧損。(其實銀行知道你還不了。房價降溫,另一方面升息都是他們一手掌控的)

一個兩個貸款者出現這樣的問題還好,但由於分期付款的利息上升,加上這些貸款者本身就是次級信用貸款者,這樣就導致了大量的無法還貸的貸款者。正如上面所說,銀行收回房屋,卻賣不到高價,大面積虧損,引發了次債危機。

對策分析

(一)金融體系改革

溫州市金融辦主任張震宇在接受《中國經濟周刊》採訪時認為,是利率雙軌制的存在和商業銀行本身對部分信貸資金流向上存在監管缺失,使一部分信貸資金沒有直接進入經濟實體,而是通過中介機構流入了民間借貸市場。他呼籲,要加快利率的市場化改革。現在雙軌制的利率已經形成級差,民間的利率很高,銀行的利率很低,差額太大了,肯定會存在這樣的問題。張震宇建議,民間借貸很活躍、中小企業比較多、有市場化基礎的溫州,適合作為利率改革的試點。今年6月,他告訴《中國經濟周刊》,他們已經將相關方案遞交給了中國人民銀行浙江省分行,但浙江省分行尚未將其上報總行。根據官方的公開報導,此次危機發生之後,浙江省政府正抓緊會同浙江銀監局、人民銀行在浙機構,研究完善溫州市政府遞交的《溫州金融改革綜合試驗區總體方案》,近期上報國家有關部門。

繼2002年成為中國惟一的金融改革綜合試驗區後,重提金融改革綜合試驗區。據悉,方案涉及11家股份制村鎮銀行,擴大小額貸款公司試點,將溫州市的小額貸款公司增加到100家,以吸納民間資金,出台《放貸人管理條例》以及成立金融資產場外交易市場等,著力將溫州打造成全國民間資本集散中心。溫州市委書記陳德榮認為,溫州金融和企業存在兩多兩難的特點:民資多(達1100億元)、投資難;中小企業多(達14萬家)、融資難。因此,溫州要推進地方金融體制改革與創新。他提出,要建立三個體系:為大批中小民企服務的金融機構體系;為民間資金和中小企業搭建資金交易的市場體系;為防範風險而建立地方金融監管體系,這是從根本上防範債務危機的主要出路。據悉,在溫家寶總理考察溫州期間,當地政府還專門向其提及了金融改革的方案。溫州人因此對成為國家的金融改革綜合試驗區抱有很大期待。當然,從此次爆發的溫州民間信貸危機看,金融體制問題僅是一方面的問題,另一方面則是產業空心化以及產業的轉型升級所帶來的優勝劣汰問題。

表面上看,溫州債務危機主要由溫州資本的過度性投機以及偶發性調控政策引起的。跳出溫州看溫州,人們會清晰地發現,對民營企業長期沒有得到矯正與根治的金融環境才是引發溫州企業逃債鬧劇與悲劇的真正根源。金融體系不完善所導致的信貸資源配置失衡是中小民營企業忍受的最大制度之痛。所謂“金融抑制”,是指一國金融體系不健全,金融市場的作用未能充分發揮,造成金融業的落後和缺乏效率,金融與經濟之間陷入一種非良性循環狀態。在我國,金融體系不完善主要表現在國有金融機構壟斷了大量的信貸資源,而且無論是信貸資源的使用,還是利率水平,大多是基於行政指令的配置,導致民營企業無法正常從主流金融機構獲得貸款。

(二)規範民間信貸

利率雙規制之下的國有企業可以從商業銀行以低成本獲取信貸資源,而由於民間金融的長期非法存在,民間借貸利率隨著巨觀政策的變化而飆升,高成本所引致的資金鍊斷裂危機從民企借貸之日起就已經埋下伏筆。與金融體系不完善緊密相連的還有投資模式的大企業化偏愛。依靠投資拉動特別是依靠中央政府投資拉動是中國經濟成長的最主要模式,這種模式造就了過去10年固定資產持續高速增長的奇蹟,並在2008年4萬億刺激經濟成長計畫出台後達到無以復加的地步。同時,民營企業身上的沉重稅負映襯著中國改革有待深化的尷尬結果。據北京大學林肯研究院的研究報告,我國巨觀稅負在2007年就已經達到27%的水平,今年將達到35%甚至40%。除了上繳繁重的稅收外,我國企業還必須接受巨量的行政事業性收費。企業稅費的膨脹折射出的是中國企業成長環境的不足。

需要指出的是,如果說國有企業在與權力資本的較量中具有一定博弈能力的話,那么面對著強大的尋租勢力,中小民營企業幾無還手之力,壞的結果不是無奈加大出租成本,就是淪為任人宰割的羔羊。通過銀行信貸獲得間接融資是目前中小企業的主要融資方式,在浙江中小企業中,以銀行貸款為主的間接融資占88%,直接融資只有12%,與已開發國家企業以直接融資為主的結構差距甚大。融資方式單一,不但加大融資難度,也增加了融資成本,很多小企業在銀行貸款無望的情況下,求助於高利率等民間借貸。

因此,規範民間借貸市場,一方面要積極疏導,包括推進利率市場化,完善管理制度,使規範的民間借貸“陽光化”;另一方面,對於違法犯罪金融活動,則要堅決打擊。這樣才能在有效防範民間借貸的潛在風險的前提下,發揮好民間借貸在服務中小企業發展中的積極作用。

(三)銀行配合支持

在政府的支持促導下,一系列銀行開始了一些救援措施,如10月9日,建行浙江省分行在溫州召開溫州中小企業解困工作動員會,該行劃分了3類解困對象:已暴露信貸風險的,資金鍊緊張影響正常生產經營的,經營正常、信貸餘額相對較高但信心受衝擊的,將選擇100家左右的中小企業進行重點解困。專家團隊須在一周內完成100餘家中小企業的診斷方案。根據方案,建行將多渠道解決企業資金問題,除了在信貸規模上向中小企業傾斜,還將通過發行理財產品、利用投行業務來解決融資需求。建行溫州分行有關負責人對新發放貸款實行利率優惠。“目前最關鍵的就是保持流動性。”光大銀行溫州分行行長邵敏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在保持銀行職業操守的前提下,光大銀行溫州分行不抽貸、不壓貸,儘量滿足正常生產的企業流動資金需求。光大銀行將從三方面來支持企業。首先是改變增貸的方式方法,譬如商票直貼等,做大票據業務等表外業務,解決企業的融資問題。

二是加快信貸審批速度,光大銀行溫州分行除了積極向上級行申請貸款許可權外,還開通遠程視頻審批。另外就是減負,給企業和銀行客戶經理減負。總行在寧波的寧波銀行,也伸出了援助之手。該行日前召開緊急會議,追加1億元以上專項資金支持溫州小企業。寧波銀行溫州分行行長王永良表示,在9月底參加溫州市銀行業相關會議後,寧波銀行即在行內召開緊急會議。寧波銀行溫州分行三季度初,即開始向總行申請專項額度扶助溫州經濟,至今已獲批7400萬元的信貸規模,投入實體經濟。四季度,該行除保證對溫州分行的常規信貸資源投放外,還將繼續追加1億元以上的專項信貸資金以支持溫州小企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