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榔河鄉村文化旅遊區

檳榔河鄉村文化旅遊區

檳榔河鄉村文化旅遊區位於三亞市鳳凰路以北一公里處,南抵西線鐵路,北達水源池水庫,地處水源池水庫下游,檳榔河兩岸。該地分布有15個純黎族自然聚落,人口達5000餘人,屬海南黎族五大方言中哈方言一支。檳榔是該地的主要象徵,也是主要的經濟來源。

基本信息

過往歷史

檳榔河鄉村文化旅遊區檳榔河鄉村文化旅遊區
昔日的檳榔河由於長期的閉塞,黎族村民還是保持傳統的刀耕火種的農業生產方式,經濟極為落後。村莊中的房屋建築多以船型屋風格,多為亂搭亂建,且破舊不堪,每逢颱風季節,遇強風暴雨,便出現嚴重毀損。雨季里村莊道路泥濘,過往難行,且檳榔河時常泛濫,河堤潰塌,淹沒周圍農田,致使莊稼及農作物欠收,使村民們生活貧苦。

發展

檳榔河簡介檳榔河鄉村文化旅遊區
2008年11月12日,三亞八大重點項目工程之一的檳榔河國際鄉村文化旅遊區總體規劃修編匯報會在三亞山海天酒店舉行。與會代表認為,檳榔河地區擁有豐富的自然生態資源、黎族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規劃應該從建設國際旅遊島的視角出發,將檳榔河建設成集設施農業、黎族風情、旅遊觀光、休閒娛樂、會議商務為一體的5A級國際鄉村文化旅遊區。
今年6月20日,三亞市政府與三亞檳榔河旅業有限公司簽約,合作開發檳榔河鄉村文化旅遊區項目。該項目位於三亞鳳凰鎮,距市中心15分鐘車程,計畫總投資額為15億元,建設期限為6年。按照總規藍本,檳榔河國際鄉村文化旅遊區將按照“一廊六區”布局分期開發建設,主要包括農業設施觀光區、農家樂體驗區、檳榔河親水休閒走廊、黎族文化體驗區、國際鄉村養生度假區、檳榔河登山樂園、綜合服務中心等區域。與會代表表示,檳榔河鄉村文化旅遊區建成後將填補三亞文化旅遊建設的一大空缺,為國內外遊客提供一個感受黎鄉文化、體驗夜間特色旅遊精品項目的重要場所。檳榔河國際鄉村文化旅遊區項目總規將於近期完成規劃文本編制,並在年內舉行專家評審論證會。
2009年由三亞檳榔河旅業有限公司承辦並於檳榔河廣場舉行的“三亞黎族苗族三月三主題晚會”,吸引了數萬名觀眾前來,節目精彩紛呈,場面異常火爆,得到了三亞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
時隔一年,三亞市委市政府決定將2010年三亞傳統黎族苗族三月三主題晚會再次定於三亞檳榔河鄉村旅遊區檳榔河廣場舉行,為了給三亞市黎族苗族及三亞市民們打造一場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的文藝盛宴,作為承辦單位之一的三亞檳榔河旅業有限公司於三月初專門成立了“三月三活動”籌備組,開始對會場布置、交通疏導、後勤保障等方面進行詳細的策劃,一場民族文藝大餐正在醞釀當中。
三亞檳榔河鄉村文化旅遊區內分布著15個黎族村莊,近6000餘名黎族村民,該地在進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以及旅遊開發的同時依然延續著自己特有的民族文化情結,對自己民族傳統佳節三月三非常重視,自行編排節目參與演出,因此2010年4月16日(農曆三月三)這場黎族苗族三月三主題晚會將備受期待。社會主義新農村檳榔村片區開通公車線在三亞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鳳凰鎮檳榔村片區經過近幾年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如今已走向了一條高效、綠色的生態農業經濟及旅遊經濟發展道路,村內檳榔成林,草木芬芳,優美的熱帶自然鄉村風光及“夢裡黎鄉”農家樂獨特的風味吸引著大量的遊客及考察團體前來。但由於缺乏公車線,給村民出行市區及遊客進入檳榔村來帶極大的不便。
2010年3月26日,三亞市交通局正式開通了鹿回頭至檳榔片區的22路公交線,終點站設在檳榔片區的檳榔河文化旅遊區停車場,該線路的開通擴大了城鄉公交一體化,便利檳榔片區15個自然村近6000居民出行,是三亞市委市政府關注民生、民心的一項重要舉措,同時也為三亞檳榔河鄉村文化旅遊區的開發建設起到極大助推作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