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榔嶼島

檳榔嶼島

檳榔嶼島是一個龜形小島,南北長24公里,東西寬15公里,面積285平方公里,與馬來半島有海峽相隔,海峽寬僅3公里。島上建有許多花園,而且處處綠草如茵,繁花似錦,再加上具有東西方風格的廟宇、教堂和別墅交相映襯,體現出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氛圍。

檳榔嶼島

檳榔嶼島是一個龜形小島,南北長24公里,東西寬15公里,面積285平方公里,與馬來半島海峽相隔,海峽寬僅3公里。全島綠意盎然,植被蒼翠,森林覆蓋率達30%。這裡最高的西山海拔830米,山色秀麗,山間澗溪和瀑布隨處可見。島上建有許多花園,而且處處綠草如茵,繁花似錦,再加上具有東西方風格的廟宇、教堂和別墅交相映襯,體現出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氛圍。檳榔嶼的海岸線頗長,達74公里。島的四周多金色海灘,特別是北部海岸,從海珠嶼、舟戎武雄、巴都費冷宜到直落巴巷一帶,海灘長達11公里,海面平靜如鏡,椰林鬱郁翠綠,石岬錯落排列,一切都令遊客有一種清幽絕俗的超凡感受。其中巴都費冷宜更是東南亞久負盛名之地,以兼有山海之勝而著稱,既有連綿的黃金海灘,浩渺的大海,又有秀麗清幽的山巒,依山而建的各式別墅掩映在郁翠的棕櫚叢中,景色宜人。在不遠的淺海中,還有一小島,島名"愛情島"。全島都由大小嶙峋的山石堆成,石縫間挺生著一些小樹,獨具特色。退潮時,遊人可 水而過。在海濱,遊客還可見到一種稱"Malay Kampong"的高腳屋,保存了一百多年前馬來人的傳統居住格調:房屋高架起來可以保持涼爽乾燥,潔淨的院子裡種有各種熱帶花果,一般在房前放一盆水供上樓進屋之前脫鞋浣足使用,室內窗明几淨,整齊舒適。檳榔嶼全島可見檳榔樹,因而得名。它的首府檳城建於1786年。當時有個英國人名叫法蘭西斯?萊特(Francis Light),原是海軍軍官,1763年退伍後轉到印度馬德拉斯貿易公司任職,當時他只有23歲。一次他乘船經印度洋外出經商,意外地發現了這個島嶼。他覺得這兒有天然良港,又地處馬六甲海峽北口,交通位置十分重要,適宜作貿易中心,因此他立即寫信給英國東印度公司提出建議。可他的建議並未得到公司的重視,被擱置了十年後才予以採納。1786年英國正式占據此島,萊特被封為總督。他上任後把首府命名為喬治市,藉以向當時的英國王儲(即後來的英王喬治四世)表示敬意。當時島上的居民還很少,主要是馬來漁民,還有少數做檳榔生意的中國人和南印度的泰米爾人。因為在叢林地區伐木闢地十分辛苦,所以萊特命人在大炮內填裝銀幣,對著叢林深處發射,以誘使工人前往開發。經過這些人多年含辛茹苦的辛勤勞動,檳城逐漸繁榮起來,成為東西貿易的要衝。19世紀之後,它的地位逐漸被新加坡取代,但仍不失為重要商港。直到現在,馬來半島生產的橡膠、錫和椰子大都由這裡出口。80年代以來,檳城的電子工業發展迅速,被喻為亞洲新倔起的"矽島"。1985年,全長達13.5公里、跨越海峽的檳威大橋建成通車。它是連線檳城和本島的主要運輸通道,也是亞洲最長的橋樑之一。
古老而有名的渡輪依然可以搭乘,且24小時為乘客服務。渡輪由北海出發,船票可在北海購買,成人收馬幣4角,兒童3角。凡由本島駛來的車輛,均在檳威大橋收費,通行費為馬幣7元。
 
檳城除了美不勝收的自然風光以外,另一個吸引人的突出之處就是市內多種民族文化融合的特色。各種文化都以其代表性建築呈現在遊客面前。檳城內中國式建築各式各樣。在華蓋路和北方路上,中國人於19世紀建造了許多樓宇,將中國的古建築風格巧妙地和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的哥德式建築風格融合在一起。這裡有許多中國人成立的從事公益活動的宗親會館。建築物畫棟雕梁,美輪美奐。

康華利斯堡

康華利斯堡(Kubu Cornwallis/Fort Cornwallis)的所在地是公元1786年法蘭西斯?萊特船長登入上岸的地方。這古堡原是木結構建築,於1804年由當時的罪犯改建成水泥建築,今天已成為一個露天表演場、歷史博物館、藝術品陳列館及手工藝品和紀念品的展銷中心。在堡內有著名的荷蘭古炮,當地人叫它"Seri Rambai",是荷蘭人贈給柔佛蘇丹的。這些古炮曾被葡萄牙人掠奪至爪哇,之後被海盜棄置海底,7年後被人打撈上來,最終被安置在檳城。據稱這口古炮被神賦予了一種神奇的力量,渴求子女的婦女們只要把花朵放在炮管上許個願,就能如願以償。
蛇廟
蛇廟(Kuil Vlar/Snake Temple)是檳城的一座中國式廟宇,原名"清水廟",位於檳城以南14公里處,距機場不遠。這座廟宇與普通寺廟無甚區別,並無特異之處,規模也不宏偉,類似於一個村鎮的祠堂,中有大殿,旁有翼屋,左有涼房,右有亭舍。然而就是這一座很普通的廟宇,卻是一個世上罕有的寺廟,因而世界聞名。
原來,令人嘖嘖稱奇的是,無論是在廟內神龕上、燭台上、樑柱上、花瓶上,還是廟外的樹杈間,幾乎到處都可見到淺綠色的蛇,有的盤繞蜷伏著,有的吐著血紅的長信子,有的互相纏繞在一起,長的達一米左右,小的如同蚯蚓一般。虞誠的信徒們把這些蛇尊稱為"青龍"。可是,到這裡觀光的遊客,大多數還是免不了感到毛骨悚然,恐怖萬狀。其實,這些蝮蛇多年來盤踞寺廟內,從來沒有出現過傷人事件。據說這些蛇長年盤繞在神壇上,被廟字的香火薰陶而具有了神性,白天安然不動,夜間才下來吃香客們供奉的食品。蛇廟是供遊客免費參觀的。
關於蛇廟的由來,還有一個傳說。相傳清水廟是為了紀念一位名叫周樹鋼的佛教徒在1850年左右興建的。據說此人猶如華佗再生,醫術非凡,醫德高尚,因此他死後,當地人為了感激他而造了這座廟。但廟宇建成後,不知什麼原因,也不知從何時起,這些名叫"Wagler's Pitvipev"的蛇便爬出叢林,聚集在廟內不走。當地上了年紀的老人說,這是因為當年周醫生救過這些蛇的蛇王,蛇王心存感激,於是令其徒子徒孫們護衛廟宇。現在在蛇廟有蛇洞,群蛇就聚集在那裡。
極樂寺
 
極樂寺(Kek Loksi/Temple of Paradise)是南洋著名的佛寺,也是東南亞最大且最富麗堂皇的佛寺,也是東南亞最大且最富麗堂皇的佛寺,融合了中國、泰國、緬甸三種不同的建築風格,占地30多畝。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該寺由福建鼓山寺方丈妙蓮禪師開山興建,總計建築費179萬兩黃金。馬來人叫該寺為"亞逸依儂寺"。但它的正式名稱是"Kek Loksi",漢名為"極樂寺"。極樂寺碑里有這樣的記載:"檳榔嶼之西,有白鶴山焉,吐瀑含雲,憑霄列峰。而惟名惟勝,皆以極樂寺而與首,以土俗?蠐梗?山靈隱芪隸英……"寺建成後,方丈妙蓮禪師晉京朝見光緒帝。光緒帝賜給他法衣等物,並題寫了"大雄寶殿"四字。
極樂寺坐落在檳榔山上,左右有樂龍、白象兩個山頭拱衛。全寺建築依山布局,氣勢雄偉,重樓疊閣,是馬來西亞最大的華人廟宇,也是東南亞最雄偉和最精緻的佛寺。遊人必須經過長長的花崗岩石級進入寺門。大雄寶殿兩側放生池中金魚戲水,花圃飄香,院額大匾有慈禧太后"海天佛地"的御筆。石刻有許多題詠,琳琅滿目。一處花塢蓮池中央大石塊上刻著"勿忘故國"四字,系1900年6月康有為手書。藏經樓里有萬部經書。寺內最引人注目的是30米高的7層浮屠萬佛塔,始建於1915年,1930年完工。塔身素白,融中、暹、緬建築風格於一體。塔頂是緬甸式的,中層是暹羅式的,下層是中國式的,莊嚴瑰麗,舉世無雙。塔內有許多佛像,姿態各異,有坐,有立,有臥,全都飾以金箔。規模之大,造化之奇,實屬稀有。有人說,沒有到過萬佛塔就等於沒有到過檳榔嶼。
泰禪寺
泰禪寺(Wat Chaya Mang Kalaram/Thai Temple)是馬來西亞著名的佛教寺院。在檳城市中心西北的緬甸路上,有一座金碧輝煌的寺院,這就是泰禪寺,又稱臥佛寺或涅??寺。相傳泰禪寺是一位匿名的泰族婦女捐資建造的。1845年7月,馬來西亞泰、緬兩族的僧侶接受了英國女王賜給的約2公頃土地,開始建造此寺。寺院建成後,燒香禮佛者絡繹不絕。1930年寺院重新整修、擴建成今日的規模。整座寺院的布局輕快明了,主建築線條簡捷,屬南傳佛教建築風格。寺院的建築藝術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中國佛教的影響,山門外塑造了幾條中國臥龍,殿內牆壁上繪著中國畫,臥佛寺的壁龕里安置了殉道者的骨灰?Y,在供養人的碑文中也有中國人的漢語拼音姓名。
泰禪寺塔是一座多層圓錐形塔,塔內佛像大多是頭戴王冠、手持定印的轉輪王的聖像。而且寺內供奉著9塊聖石,吸引著全國各地的佛教徒來此參拜。泰禪寺在1930年擴建時,從曼谷迎回一尊大銅佛,後來又傳泰國雕刻工匠來此就地雕塑立祈銅佛,其中最珍貴的要算寺內供奉的一尊臥佛。這尊臥佛身長約33米,據說在世界大臥佛中,僅次於緬甸和泰國的大臥佛,居世界第三位。佛像通體潔白如玉,外表施以金箔,佛座裝飾華麗,有大量浮雕畫面,座前陳列鳥獸塑像。而且寺內還有若真人大小的十八羅漢立像和荼毗的舍利塔。院子裡有巨大的猿神像和色彩鮮艷的龍神像,據說他們是釋迦牟尼的守護之神。由於殿內禁止攝影,遊人們多喜歡在院子裡攝影留念。泰祥寺自建立以後,一直都由泰族僧人住持管理。如今該寺已成為馬來西亞泰族佛教徒的聖地。每逢泰歷新年、雨安居和佛誕日等節日,寺院裡人山人海,慶賀節日和舉行備種佛教儀式。
植物園
 
植物園(Kebun Bangn/Betanic Gardens)坐落於檳榔山的北側,距檳城市區約8公里。在植物園內有許多著名的馬來西亞熱帶植物。置身於植物園內,可以充分享受綠色植物所散發出的寧靜、平和的氣氛。植物園占地30公頃,內有瀑布,公元1884年由英國人建造,是送給Charles Curtis的獻禮。每年3-5月,安沙娜樹盛開小黃花。小花飄落在地上,積成厚厚的一層,好似輕柔的黃色地毯。園中的胡姬花更是嬌媚動人。成群結隊的猴子,有的在草地上嬉戲,有的攀援於林間,有的守候在路邊等待遊人賜食。它們從不傷人,而且樂於與小朋友一起玩耍。植物園裡還有該國第一位主管從鄰近的山林里收集來的各類植物的標本,如今已成為草木植物標本的範例。植物園供遊人免費參觀。開放時間是上午7點到晚上7點。
檳榔嶼還有其他旅遊景點,如升旗山、大山腳公園、蝴蝶園、龍山堂等等。檳榔嶼也曾是孫中山先生生活和工作過的地方,華僑抗戰紀念碑也是檳榔嶼的歷史名勝。另外這兒還新建了一個文化村,展示馬來民間豐富的文化傳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