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渠學派

橫渠學派,學排名,是由北宋張載所創學派。

概述

〖橫渠學派〗北宋張載所創學派。載為北宋風翔□縣(今陝西眉縣)橫渠鎮人,人稱“橫渠先生”,因稱所創學派為“橫渠學派”。張載長期在陝西關中講學,故又稱其學派為“關學”。載少孤自立,志氣不群,無所不學,尤喜談兵。後范仲淹勸他學習儒家經典,授以《中庸》,遂決心入儒求道。後又曾研讀佛、老。反求於《六經》。在京師遇見表侄二程,共語道學之要,多有啟發。於是盡棄異學,潛心研究儒家經典,又不為經典傳注所感,敢於衝破傳統觀點束縛,經過二十餘年“苦心力索”,終於以《易》為宗,以《中庸》為體,以孔孟為法,獨辟溪徑,創建了自己的學術思想體系。在關中等地廣招門徒,宣傳自己的學術主張。形成了橫渠學派。關於橫渠學派學術淵源,據二程弟子楊時所說,“源出程氏,而關中諸生尊其書,欲自為一家”(《楊龜山集》卷五),認為橫渠學源導源於洛學。也有人認為橫渠學派的部分學說和觀點為洛學所吸收和讚賞。實為兩派互有吸收、影響和辯正,才形成具有自己特點的學術派別。此派代表人物及其弟子雖算不上眾多,確也有一定規模。其中,著名弟子有,呂大忠、呂大鈞、呂大臨、范育、晁說之、蔡發等。此派政治思想,崇尚三代之治,主張恢復並田、宗法和分封制度,主張“均平”、限制“兼併”,尤重氣節。學術思想,反對佛道兩家關於“空”、“無”的觀點,把傳統的“元氣”說和《周易》陰陽學說相結合,形成了以“氣”為世界本體的宇宙觀,提出“太虛即氣”的命題。認為“太虛不能無氣”,太虛不是虛無靜寂的真空,而是充塞著“氣”這種極為細微、為肉眼所不能覺察的物質實體。認為“氣不能不聚而為萬物,萬物不能不散而為太虛。”“氣聚,則離明得施而有形”,形成萬事萬物。“氣不聚,則離明不得施而無形”,這種物質實體則散為太虛。人也是氣聚而生,氣散則死。肯定了“太虛”、“氣”、“萬物”乃是同一物質實體的不同狀態。反對“有生於無”以及“虛能生氣”的觀點。首創理學“理一分殊”的理論。在方法論上,提出“一物兩體”的樸素辯證法思想,認為“凡物皆有對”,叫“兩端”或“兩體”,他們認為“兩”是宇宙萬物存在的基本形式,合兩而為一,無兩則一不存,猜測到事物對立面統一的某些原理。還提出“動非自外”的觀點,認為事物發展變化的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由事物內部陰陽兩個對立面的矛盾運動引起了發展變化。還指出事物發展變化要經過“漸化”和“著變”兩個階段,“變言其著,化言其漸”,把顯著的變化叫做“變”,把逐漸變化叫做“化”,認為“漸化”過程到了一定階段,就要引起“著變”。在倫理觀上提出“民吾同胞,物吾與也”的命題,提倡追求天地同流、物我同性的最高精神境界。重視“禮教”,宣傳“仁愛”學說。在人性論方面,認為人由氣聚而成,而先則有清濁,聖人得氣最清者,一般人得氣之濁者,惡人得氣之最濁者。還把人性分為“天地之性”和“氣質之性”,認為“天地之性”是善的來源,“氣質之性”則是惡的根源,認為人在生下來之前就存在一個“天地之性”,要人們通過內省體驗的修養功夫,克服惡的“氣質之性”,存養“天地之性”。在教育思想上強調“學以變化氣質”,提倡“管攝天下人心,收宗族,厚風俗,使人不忘本。”重視教育的作用。在認識論上,承認“聞見之知”的作用,但稱之為“聞見小知”。提倡“大其心”,“不以見聞桎梏其心”,方能獲得“天得良知”,認為只有“德性之知”才能認識“天下之物”。(《宋元學案,橫渠學案》)主要著作有張載的《正蒙》、《橫渠易說》、《經學理窟》、《西銘》等(1978年中華書局出版有《張載集》。)橫渠學源(關學)為宋明理學四大學派之一,素有“濂、洛、關、閩”之稱。此派對王安石“新學”取消極態度,與洛學來往甚密,部分觀點為洛學所吸收和讚賞。盛時“不下洛學”。張載死後,學派分化,三呂等歸入洛學,种師道等投筆從戎,唯李復、張舜民等仍續其傳。後來宗派雖日見衰敗,但學說影響很大,其學說中的唯心主義部分為南宋朱熹所推崇,唯物主義部分為明清之際大思想家王夫之所繼承和發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