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能自主性

機能自主性(functionally autonomous),心理學專業術語,美國人格心理學家奧爾波特提出。 機能自主性是指一個成人現在進行某一活動的原因不是他原來要求行動的那些原因。換言之,過去的動機與現在的動機並沒有機能性的聯繫,過去的已經過去,一個人今天的動機是機能自主的。當動機變成統我的一部分時,動機就為本身而自行其是,而再也不是為著外在的鼓勵或獎賞。

比如說,一個學生在剛開始學習一門課程的時候,可能是因為這門課程是必修課而不得不學,學習的動機是為了參加考試;後來學生從這門課程考試結業之後,按之前的動機是不用繼續學習了,但這位學生仍然繼續學習,因為之前的學習過程使之產生了興趣。同樣地,新雇員為了維持生計免招解僱會努力工作,但後來工作穩定了薪水滿意了還會努力工作,這種現象就不能用最初的動機來解釋了。

機能自主的分類:(1)持續的機能自主。它是指個人盲目從事的重複性活動,並且這些活動曾一度為實現某個目的起過作用,但已不再發生作用了。這種活動的發生獨立於獎賞和過境經驗之外,是一些沒有太大意義的低水準的活動。例如一個人在退休後仍然每天早晨七時起床就是一個例子。(2)自我統一的機能自主。它包括個人的興趣、價值觀、目標、態度和情操等引起,但認為由機能自主的動機控制的行為,才是人類行為的特徵。因此機能自主的動機應該是人格心理學家研究的中心問題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